热疮医案
1  /  1
蛇串疮医案
胡xx,男,45岁,于1976年11月1日初诊。主症:带状疱疹五天之久,疼痛较甚,口苦,大便干。舌苔白黄而腻,脉象沉弦。证属湿热内蕴。治则:清热、解毒、利湿,兼通大便。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30克板蓝根30克紫花地丁15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白茅根30克赤芍9克滑石12克赤茯苓15克瓜蒌30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一日二次。二诊:疼痛减轻,大便干已愈。舌苔由黄腻转薄白。此湿去热减,...
李某,男,55岁,工人。初诊:2004年5月11日。主诉:右腰腹部红斑水疱伴疼痛6天。现病史:患者诉6天前无明显诱因,右腰及右腹部出现大片红斑,上有成群簇状小水疱,伴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未做任何处理。现症见:神疲乏力,不欲饮食,食后腹胀,夜寐欠安,大便时溏,小便清长。查体:右侧腰部及腹部皮肤有大小不等的5处红斑,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上有集簇性小水疱,疱壁较松弛,部分水疱以破,渗液较多,糜烂面淡...
女,45岁,右腰胁突发集聚性小水泡,红肿,疼痛,疼痛以夜间为甚,遇冷风吹则好转。诊为带状疱疹。处方:大黄9克,芒硝5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冬瓜仁30克,瓜蒌30克,红花6克,蜈蚣3条(研冲),3剂后症状好转,继上方加以调治,6剂痊愈,3个月随诊未复发。按:大黄牡丹汤方中大黄苦寒荡涤通下,泻火凉血,逐瘀通经,为各种急难重症之主药。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便。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泻热导滞,祛瘀...
吕××,男,60岁,初诊日期1971年9月23日。主诉:左侧胸壁疼痛四个多月。现病史:今年5月份左侧胸部起红色水疱,疼痛明显,经某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治疱疹消退,但该处疼痛仍不减轻,触之如针刺样疼痛,有时不动也痛。持续服用中、西药疼痛仍不减。检査:左侧胸部未见疱疹,仅有少数色素沉着斑,不能触摸,触摸后明显刺痛。脉象:沉弦。舌象:舌苔薄白。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毒热未清...
崔××,男,43岁,初诊日期1971年11月16日。主诉:右侧胸部起疱剧烈疼痛十余天。现病史:十余天前,右侧胸部及背部起红色水疱,逐渐增多,排列成条状,疼痛难忍,不发烧,诊为“带状疱疹”。服用西药、打针及外用药后,水疱渐干,但疼痛仍不减退,坐卧不安。夜不能眠,遂来我院门诊。检査:右侧前胸、后肩部及颈部集簇状暗红色疱疹,周围有暗红色浸润。脉象:弦滑。舌象:苔薄白腻,舌质江。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1  /  3
疣医案
男,16岁,鼻翼疣状物三年。身高170cm,体重70kg,毛发浓密,壮实貌。因鼻翼疣状物3年,曾用多种方法使其脱落而再长,这是笫三次再长就诊。左侧鼻翼见1个疣状物,约绿豆大,无自觉不适,口中和,二便调,平时睡眠偶尔差,食欲旺,舌淡苔润,脉浮滑,腹肌充实。诊断:寻常疣处方:麻黄10g 杏仁10g 苡仁60g 甘草5g,七剂,每天1剂,水煎服。复诊:药后无明显反应,嘱咐继续服7剂,并告之如果服药...
患者,男,34岁。患者双手背原有数个黄豆大小灰褐色、表面粗糙圆形丘疹,无自觉症状。既往曾用刮除法治疗,治后复发。初诊:2005年3月10日,患者自述月前因不慎划破皮疹引起出血后双手背密布米粒至黄豆大小灰褐色表面粗糙圆形丘疹,触之有刺扎感。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证属风热互结,气滞血瘀,治宜清热疏风解毒,行气活血化瘀,以治疣汤加减:熟地黄20g,白术10g,杜仲9g,赤芍12g,红花10g,牡...
张某,男,38岁,初诊日期1990年10月7日。患者2年前额面起暗褐色扁平丘疹,稍痒,渐增多,在当地诊为扁平疣,曾多次用多种中西药物及激光治疗未愈。检查发现患者颜面散在多数暗褐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双颊部皮损密集成片,几乎见不到正常皮肤。舌质暗,苔白,脉弦缓。服上方14剂,皮疹变淡,稍痒。去夏枯草加三棱10g。继服14剂,皮疹开始脱落,露出正常皮肤。【方源】石雷经验方。【组成】木贼草、板蓝根...
潘某,男,55岁。自述足部患寻常疣已2余年。首发部位在右足跟部,继之足心及二、三趾骨跟部均相继出现。近几年来明显增大,多个皮损直径达1.0~1.5cm,表面呈胼胝样角质斑片状损害,经水浸泡后可出现类似菜花样乳头状突起,行走时疼痛加重,两足背散在分布数十个隆起皮面的圆形结节,小似粟米,大如黄豆,稍呈灰色,蓬松枯槁,挤压时有疼痛感,碰撞磨擦时极易出血。曾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反见两踝部相继出现数十...
游某,女,54岁,湖南省浏阳市 荷花乡翟水村,村民。2018年4月14日初诊。主诉:右上睑长肿块5个月。病史:右上睑长肿块2年余,曾在当地诊断为麦粒肿,曾5次手术,术后不久即复发。最后一次是2017年12月5日手术,术后10天即复发,伴有头身困重,食纳不佳。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1。0;近视力右眼0。3,左眼0。3。...
1  /  1
黄水疮医案
  侯××,女,17岁,简易病历,主诉:面部起脓疱流脓水已十多天。  现病史:面部生脓疱,抓后出脓水,经xx医院诊为“传染性脓疱病”,曾服“牛黄清热散”等药不效,遂来我院门诊。   检査:上额、耳下、背部均有如黄豆大样脓疱,边缘潮红,皮损有糜烂、渗出,部分已结黄色痂皮。尤以上额部皮损较多。   脉象:弦数。  舌象:舌苔薄白,舌质江。   西医诊断:传染性脓疱病。   中医辨证:肺胃蕴热,外...
霍某,男,40岁。2014年2月27日初诊:皮肤疹点密布,上下肢如红豆大,头皮有脓疱多个,流淌黄水,双手掌燥裂,发痒病已20年,加重4~5年,春天加重。大便溏时多,足凉,早泄,口渴喜热饮,纳、眠尚可,无汗。舌胖润,脉沉滑寸弱。父母亦有此病,用过激素,屡服中药不效。病系寒湿为患,有便溏、足凉、舌苔脉象为证,皮肤斑疹乃虚阳外越所致,属于阴斑但湿气偏重,当温里开表祛湿为法,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麻黄...
梁某,男,10岁,郑州人。在2年前耳廓出现红斑及水疱,后变为脓疱,经检查诊断为寻常性脓疱疮,先口服阿莫西林,后肌内注射头孢霉素Ⅵ等,症状表现基本解除,可2个月后症状又复发,再用原方药治疗,可效果不明显,病情反复发作,近因脓疱疮复发前来诊治。刻诊:耳廓红斑灼热,水疱,时瘙痒,口渴欲饮热水,手足不温,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弱略数。辨为热毒阳虚证,治当清热解毒,益气温阳,给予白虎加桂枝汤与附子泻心...
董女,四十有五。患脓疱疮10余载。证见手足红紫起赤小豆大脓疱,疼痛难忍,双手足几无完肤,红紫处似冻疮硬肿。大便素结,须5-6日一排,状如羊屎,粒粒坚硬。舌淡苔白薄,脉软关有力,右寸不足。此风热郁湿于表里,久不通泻,致成此疾。当通达表里,宣肺和腑,兼益气排脓。防风通圣散(原方碾成散煮)50克 连翘15克 白芷10克 忍冬藤40克 黄芪25克 大黄10克(后下) 芒硝10克(冲化)三剂痛即大减,...
胡某,男,4岁,1996年5月27日初诊。患儿头部长脓疱疮10余天,经静脉滴注、搽药,均不见好转。检查:患儿面颊部及头部发际间散在黄豆大小脓疱,小块融合成片,结痂与脓疱相夹杂,有少许渗出物。拟解毒祛湿之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用:黄连10g,黄柏10g,黄芩5g,栀子10g,蒲公英10g,苍术10g,冰片5g,甘草6g3剂,水煎,每剂浓缩成500ml,每次取100ml先洗患处,后用纱布浸药渣湿敷,...
1  /  2
癣医案
伤寒论之乌梅丸,仲景明言治蛔厥又主久利,今人用治胆道蛔虫症及慢性肠炎,呕吐诸病属寒热错杂者,每收良效。用之治顽癣,未之闻也!今阅陈潮祖先生大作,竟发现其用之治顽癣医案一则,疗效之佳,令人称奇,姑且录之于下,与同道共享。文曰:1974年带学生至宜宾实习,遇煤建公司李某,女,患癣疾,求治于余,时值盛夏,患者仅着短袖背心及及一条短裤,见其全身皮损一圈连着一圈,已无一点空隙,颇似九纹龙史进,似此体...
盖某,男,55岁。两手角质化手癣半年,经多方医治无效,找余试治。见两手手背、手掌皮肤增厚变硬,奇痒,有时疼痛,影响工作及睡眠,烦躁不安,苦不堪言。查前医用药总不过利湿解毒。辨证:脾阳不振,脾气虚弱,则阳气不能达于四肢,失于濡养。处方:东垣补中益气汤。人参10g,黄芪20g,柴胡10g,升麻10g,白术10g,当归12g,桂枝10g,芍药10g,甘草6g5剂后两手角质层开始变软,10剂后手背部...
侯某,男,36岁,初诊日期1970年7月13日。患者间歇性双脚糜烂4~5年之久。每至春、夏季节双足起水疱,肿胀、糜烂、作痒。流水不止,发热,不能走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患者架拐来诊,检查发现双足肿胀,按之凹陷,达Ⅱ~Ⅲ度浮肿,两足趾间及足底部糜烂,流水不止,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表面有红线向足部延伸。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数。服上方同时,外用苍耳子30g,蛇床子30g,苦参30g,白...
张某,男,38岁。2002年6月28日就诊。因双手掌奇痒,皮肤粗糙来诊。查体:双手鱼际处各有5cmx8cm不规则形皮损, 皮肤粗糙、脱屑、湿烂。刮取皮屑经实验室涂片镜检找到真菌存在。诊断:鹅掌风(手癣)。给予苦槿醋液外用浸泡24小时,隔日再行第二剂,连续4剂。8日后双手掌创面皮肤弹性正常。刮取创面皮屑检查无真菌生长。【按语】鹅掌风之名出自《外科正宗》。其发病原因多属风湿聚滞,复受风毒;或血虚...
王某,女,50岁。2004年10月12日初诊,双手掌及足跖部出现红色水疱及脓疱1年余,加重1个月,足趾缝间潮湿、糜烂、起白皮。诊断:手足癣。证属:湿毒壅阻型。治疗予以复方苦参酊,每日2次外涂,用药1周后,皮损好转。2年后随访无复发。【方源】邱桂仙。复方苦参酊治疗手足癣50例。四川中医,2008,26(3):94。【组成】苦参15g,芫花15g,水杨酸3g,苯甲酸6g,95%乙醇100ml。【...
1  /  4
麻风医案
1  /  1
疥疮医案
万某,男,32岁,工人。1989年5月因在大池洗澡染上疥疮,先见手指缝,生殖器周围,股内侧起丘疹及水泡,抓破后流水,3天后前胸部、颈部、耳后、臂部、腕肘部、小腹部等处相继出现丘疹,奇痒难忍,退热尤甚,夜间难眠,先后诊治多次,服中西药月余均未见效,遂来我处就诊。处方: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蝉蜕各10g,生地24g、蒲公英、苡米仁各30g,乌蛸蛇15g,大黄6g,百部9g,共服18剂痊愈...
陈某某,女,58岁,1988年10月12日初诊。自觉皮下虫爬,瘙痒逾半年。患者半年前全家患疥疮,经外用疥灵霜治愈,但近半年来又因旁人云:"皮肤发痒",以及搔痒动作即自觉全身不适作痒,有皮下虫爬之感。曾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止痒药、疥灵霜其痒不止,遂致出现头晕心烦,急躁易怒,咽干口燥,夜寐不安,始求医于俞老查:全身散在的搔痕、血痂及色素沉着。患者面色白,神疲唇淡,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血...
邹某,男,15岁,学生。自诉双手指缝剧痒,夜寐尤甚,手指缝、前臂屈侧、肘窝、下腹部、臀部、股部等处有丘疹、水疱,呈泛发性和对称分布,舌尖红、苔微黄,脉浮滑数。询病史,25天前曾与来访客人同宿,现家中诸人均觉皮肤瘙痒。以针头刺破水疱刮取内容物,行显微镜观察发现有疥虫。结合病史、症状、镜检确诊为疥疮。方用疥灵丹合导赤散加减。处方:栀子、当归、生地黄、苦参、木通、甘草各10g,枳壳、连翘、荆芥、羌...
徐某,女,66岁,江西丰城新城区人。2020年4月7日初诊。患全身剧烈瘙痒三月余,尤晚上睡眠为甚。自行到社区门诊当皮肤过敏,点滴一周,当时好转而过二天又反复,严重影响生活而痛苦不已,经友介绍来诊所用中药求治。该诊见全身有丘疹样皮疹,有小米粒大,以下腹及双股内,后屁背部严重,晚上异常痒而发作为甚,失眠,舌质红,脉弦数。一诊疏方5剂,处方如下,苦参 40g 黄柏40g 硫磺30g二仙丹粉2g...
1  /  1
虫咬皮炎医案
1  /  1
接触性皮炎医案
杨某,女,56岁,郑州人。有多年慢性接触性皮炎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皮损斑色黯红,苔藓样变,瘙痒,不思饮食,口腻不渴,大便溏泄,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辨为脾胃寒湿证,治当温阳散寒,燥湿止痒,给予苓桂术甘汤与平胃散合方加味,茯苓12g,桂枝10g,白术6g,炙甘草6g,陈皮15g,苍术12g,厚朴10g,砂仁6g,荆芥15g,防风15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分3...
刘某某,女,29岁。2020年4月13日初诊。面部红斑瘙痒1天来诊。发病前因试用一种面膜,敷后第二天,出现面部起红斑,瘙痒,自擦皮炎平未改善。现见面部红斑,灼热,稍肿胀,干燥无渗液,自觉有热气上冲面部,心烦,口稍干,不苦,舌边稍红,苔薄微黄,脉滑。四诊合参,此阳明热郁于胸膈,并上扰头面,故发面部红肿,灼热,热气上冲。治宜:宣透阳明郁热,予栀子豉汤加减。拟方:山栀子15g,淡豆豉15g,金银花...
患者,男,1周前被化工废液浸湿双脚,即感瘙痒不适。昨日足背刺痒肿胀出现较多的皮丘疹。伴口渴、心烦、尿赤、舌红、脉数。证属肝胆湿热,邪毒外袭,搏于肌肤。治宜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各15g,生地、车前子(包煎)、木通各10g,加黄柏、连翘、牛蒡子各10g,柴胡6g两剂后瘙痒锐减,续服5剂而愈。按:本方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作用。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
患者,女,30岁。1992年4月12日初诊。2天前因使用新油漆的家具于当天下午颜面部、颈部及双手皮肤感到灼痒难忍,搔抓后皮肤呈现细小的红疹,伴有小水疱,经用扑尔敏片、葡萄糖酸钙针、地塞米松等西药抗过敏治疗2天,症状无明显好转。诊见:颜面、颈部及双手均可见红肿,皮肤可见抓痕及小水疱,疱壁饱满,抓破处有渗液流出,并伴有发热,口渴,大便干燥,舌质红,苔微黄,脉弦而数。辨为外受毒邪、热蕴肌肤的疮治拟...
吴某,女,63岁,2001年6月诊。1年前,因接触皮带金属扣出现腹部丘疹,灼痒、灼痛,搔抓不止,曾服扑尔敏、阿司咪唑片、赛赓定、异丙嗪等药,早期尚可,久则效果不显。又服消风散、土茯苓汤、龙胆泻肝汤等方药,也未见明显好转。见其小腹及大腿内侧处遍发红斑及丘疹,丘疹处伴有小疱及抓痕,搔抓处皮肤糜烂,溢出黄色粘腻之液状物,自述全身酸软,心烦少寐,舌根部稍厚,脉象细弦。证属湿毒浸淫,搏结肌肤,殃及血脉...
1  /  6
湿疮医案
患者男,25岁,2011年9月15日初诊。主诉:双下肢红斑、丘疹、丘疱疹伴瘙痒5天。刻诊:双下肢对称性红斑、丘疹、丘疱疹,部分融合成片,瘙痒明显,因搔抓可见糜烂、血痂,糜烂面可见渗液,心烦口渴、便干尿赤,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湿疮,西医诊断:急性湿疹。中医辨证属湿热浸淫,治疗宜清热凉血利湿。处方:萆Z10g、黄柏15g、白花蛇舌草12g、土茯苓15g、牛膝12g、泽泻10g、生薏...
胡某,男,59岁。一诊: 1991年6月20日。患湿疹20余年,近七八年加剧。现仍疱疹遍全身,下半身尤密,呈对称性,如黄豆大,出水,化脓,痒甚,夏重冬轻,喜凉恶热,头顶灼热,面赤,大便时秘,秘则湿疹加重。纳佳,寐安,舌红苔白黄腻,脉象滑数。投以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二妙散加减: 水牛角粉50克 (布包煎汤代水煎药),生地30克,赤白芍各30克,丹皮15克,银花30克,连翘30克,紫草15克...
刘某某,男性,43岁,2014年4月29日初诊。主诉:全身皮肤散在红疹伴瘙痒反复发作1年余。刻诊:2013年1月14日开始出现全身皮肤散在湿疹,多次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多以祛风燥湿解毒之法治之,并予氯雷他定及花蛇解痒胶囊口服、卤米松乳膏外用等治疗,仍间断发作,难于愈合。既往有慢性结肠炎病史。既往病史:全身皮肤瘙痒,散在少许皮疹,触之较硬,色暗红,无糜烂、流滋,间断发作,常对称分布,舌苔黄微...
周某某,女,27岁。初诊:2020年3月16日。因“月经周期延长6年”就诊。患者月经周期延长6年余,7/45-60,lmp3.7,量中,色红,无血块,偶小腹及腰酸痛,纳可,二便调,面部及身体湿疮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7年,皮损湿烂、渗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量中,色微黄,余无异常。个人史:0-0-0-0。中医诊断:湿疮。治法:清热化湿,宣通气机。方药:三仁汤加味。苦杏仁10...
谢某,女,39岁,于1997年8月10日初诊。患者1周前双下肢起疹,痒甚,搔抓后连接成片,流有滋水,曾在外院以湿疹治疗,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药水,病情无好转皮疹渐及全身,瘙痒难耐,心烦,口苦,咽干。查体见:四肢、躯干对称性广泛红斑、丘疹、水疱局部融合成片,双小腿肿胀,胫前渗出糜烂,舌质红,黄腻,脉弦滑。诊为湿疮,属湿热并重型,治以清化湿热,解毒止庠,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黄芩、龙胆草、栀子...
1  /  2
天疱疮医案
许某某,男,36岁。1990年4月28日诊。1年前,全身皮肤起针头大的出血点,痛、痒,抓后呈米粒大的丘疹,数天后变为黄豆至蚕豆大的水疱,破后有清亮的液体流出,成批反复发生。院外抗感染、抗过敏治疗无效。查体温:36℃,心率:84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11kPa。全身皮肤见黄豆至蚕豆大水疱,水疱间有米粒大小,高起皮肤、压不退色的丘疹及针头大的出血点,表皮分裂征(-),头皮、颈部、...
徐某,女,73岁,退休工人。2001年7月12日因神志不清4h被急诊科收治留观。患者有多次脑卒中(中风)史,长期卧床1年,近2周来全身皮肤出现水疱样皮疹,4h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神志不清。查体:体温:37.8℃,昏睡状态,口角向左歪斜,颈软,心肺无异常,右侧上下肢肌张力高,四肢躯干皮肤见多处红斑基础上的黄豆至蚕豆大小高张力皮下水疱,部分溃破,舌红苔少,脉细数。头颅CT提示脑内多发性梗死,...
某男,2002年发病,口腔糜烂,全身出现鸽卵大水疱,新的不断出现,旧的不易痊愈,流汁较多,结痂,增殖。用激素治疗2年余,时好时坏(强的松1日量24片),难以控制病情,难以下床活动。形体消瘦,乏力,饥不欲食,舌质红绛,苔光剥,脉沉细虚数无力。辨证:心脾湿毒内蕴,气阴两亏。治法:益气养阴,和胃解毒,利湿健脾。方药:生地15g,麦冬15g,银花15g,焦三仙(各)15g,山药20g,苍术10g,川...
患者,女,27岁,2000年6月初诊。四肢和双腋下出现水疱2年。证见四肢、双腋下可见群集之水疱,大如蚕豆,小如针头,部分结痂稍有脱屑,大部分呈片状暗褐色色素沉着斑,舌质红,苔白稍腻,脉弦。属湿热浸淫,外发疮毒之证,治以利湿解毒,凉血清热。处方:龙胆泻肝汤加丹皮15g,赤芍12g,忍冬藤30g、蚤休12g,共服30余剂,皮损全部消退,随访1年未见复发。按:天疱疹由于湿热内蕴,血热炽热,或外受暑...
章幼,男。褥暑之令,暑湿蒸腾,心火为之妄动,伤于肌肤,故儿体散见水疱,疱体晶莹,内有清液,垂如袋形。部分疱溃,创面鲜红,疼痛不安枕席。法当清热利湿,辅以外治。处方:金银花9克,生甘草3克,细生地黄9克,紫花地丁6克,野菊花4. 5克,生薏苡仁9克,淡竹叶3克,灯心草1. 5克。3剂。另:大黄炭、地榆炭各9克。共研细末,麻油调涂疮破处。二诊:药后疱疮业已收敛结痂,未见新疮发生。原方继服3剂而后...
1  /  2
药毒医案
1  /  1
瘾疹医案
李某,男,7岁。患儿素性禀赋较差,半月前偶遇风邪遂见疹块,色淡红,形如云片,疹块瘙痒无度时甚时缓,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伴脘腹不适,恶心欲呕,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腻,脉缓而滑。此乃脾胃不和,痰湿内生之症。治宜:健脾和胃,祛痰除风。方以二陈汤加味:陈皮、半夏、白术、荆芥、防风各6g,茯苓、怀山药、薏苡仁各8g,甘草3g。服3剂,胃健,瘾疹退而愈。按:瘾疹临床引起病因颇多,且治疗也较复杂本患儿由于...
马某某,男,41岁,2019年9月30日初诊。主诉:反复皮肤风团、瘙痒半年。病史:从年初3月份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皮肤风团,色红,天气变化加重,遇风好发,痒甚,不日即退,退后不留痕迹。自服“西替利嗪”等药物,症状稍缓解,仍反复发作,遂来就诊。辰下:皮肤遇风即发红色风团,运动后及天热时汗出加重,瘙痒难耐,纳寐安,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沉。处方:桂枝汤加减。桂枝15g 赤芍15g 甘草5g 黄...
刘××,男性,5岁。其母代诉患儿周身突发风团20余天,夜间尤重。西医诊断为“荨麻疹”,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风团疹仍反复发作。诊其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浮滑。辨证为风邪袭表,郁于肌肤,兼夹湿气。法当祛风达表,透邪止痒。方用正柴胡饮加减。初诊:2014年6月28日。其母代诉患儿周身突发风团20余天。20余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突发周身风团块,曾就诊于皮肤科,诊断为“荨麻疹”,抗过敏药物治疗,症状仍反...
陈某,曲阜人,单身独居。1973年春节前清晨冒寒到邻村换取面粉,突感身痒,前后身及两上肢,遍起瘾疹,高出皮肤,颜色不红,时抓时起,时起时消,经用扑尔敏及注射钙剂,均无效。五日后找治,初用浮萍方无效,后根据脉迟,肢冷,并有明显感寒外因,改用麻黄汤2剂,块消痒止,后未再发。按语:《伤寒论》之麻黄汤证,属于太阳伤寒证,主症有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发热、无汗、恶寒等。而此例为一瘾疹性皮肤病,与...
初诊:2014年3月14日。颜某某,43岁。因“月经失调2年”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8天,经期14天,末次月经:3月14日,量中,第1~5天呈暗红色,后转咖啡色,偶有血块,无痛经,无乳胀,偶有腰酸,近2年来经期全身出现荨麻疹,伴瘙痒不适。白带量中,无异味,胃纳可,夜寐安,二便畅。既往史:体健。生育史:1-0-0-1,顺产1次。2013年3月29日曾因“腹膜炎”住院治疗,今已愈。舌淡红...
1  /  6
白癜风医案
蒋某,14岁,男性。初诊时间:2009-06-062年前发现眶周、颈部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白斑,无伴瘙痒脱屑等不适,1年前曾治疗,未予巩固,近复发。症见:眶周、颈部多处大小不等白斑,边界清楚,部分见皮岛,无瘙痒,口干,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红苔少脉弦细。中医诊断:白驳风(肝肾不足,气血不和)。西医诊断:白癜风。治则治法:滋补肝肾,调和气血。中药处方:方拟白癜风方加减:菟丝子15 g,白蒺藜15...
韦某,9岁,女性。初诊时间:2008-11-01。因右足内侧白斑2周来诊。发现右足内侧白斑,无痒痛,当地医院诊断“白癜风”,外用药物后效果不佳,症见:右足内侧见一铜币大小白斑,无痒痛等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白驳风(风邪伏阻,气血失和,肝肾不足)。西医诊断:白癜风。治则治法:祛风通络,调和气血,滋补肝肾。中药处方:方拟白癜风汤加减:菟丝子15 g,白蒺藜15 g,玄参...
席某,男,10岁。病儿在洗澡时偶然被家长发现脐孔下方出现铜板大小白斑。因白斑范围渐渐增大,经市医学会同道介绍来顾老处求治。来诊时证起二月,患儿除白斑外无明显全身症候,惟见苔薄腻质润,脉濡细数。病儿脏腑未坚,肺脏娇嫩,复受风邪搏于肌肤,气血失和所生。治以益气祛风,标本同治:黄芪15g,太子参、煅自然铜、红枣各12g,白术、防风、浮萍草、苍耳子、白蒺藜、当归、菖蒲各9g,桂枝4.5g,甘草3g。...
曹某,女,27岁。1980年2月初诊。主诉右侧腰腹部有豆瓣大小白斑两处,已有十余年。近年来右侧腰胁部又有黄豆大小白斑新生,并在逐渐增大。病者产后两足跟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神疲气短,头发稀疏。苔薄质淡,脉细无力。证属产后肾气亏损,肺肾俱虚而致白斑扩大发展。治拟补肺益肾:黄精、黄芪各15g,北沙参、大熟地、黑元参、制首乌、菟丝子各12g,杜仲、当归、制香附各9g,炙甘草4.5g。上药持续服用...
戴某,女,34岁。1985年8月初诊。主诉在近两三个月中,面颊、胸腹、四肢先后出现十余处白斑。平素容易感冒,动则汗出,面色少华,气短神疲。苔薄质淡,脉濡细。顾老辨证病者乃气虚之体,卫阳不固,腠理不密,风邪客于皮毛而发本证。治当用益气固表合祛风之品,取玉屏风散最宜:生黄芪20g,党参、豨莶草、煅自然铜、当归各12g,桂枝、川芎各4.5g,白蒺藜、防风各15g,白术、制香附各9g。重用黄芪、党参...
1  /  2
风骚痒医案
患者,男,71岁,1999年10月7日初诊。2003年前,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入夜尤甚,冬重夏轻。曾静脉注射钙剂,长期口服抗组胺药,维生素类药及外涂皮炎平软膏等治疗未见明显疗效。专科检查:躯干、四肢皮肤干燥,伴有少许糠秕状脱屑,全身多处皮肤见线状抓痕。伴口干,便秘,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西医诊断:全身性皮肤瘙痒病。中医诊断:风瘙痒,证属肝肾阴虚。予自拟润燥止痒汤。制首乌、白芍、生龙牡...
徐某,女,67岁。主诉每至冬季全身皮肤瘙痒即作,如此反复已有6年。本次发作10余天,全身皮肤瘙痒,无原发疹,有少许抓痂,皮肤干燥,有少许脱屑,纳差,夜寐不安,心烦心悸,体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而缓。诊断:风瘙痒(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证由心脾气血不足所致。治宜养心健脾,补益气血。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全当归10克、朱茯神10克、炙远志10克、炒白术10克、黄芪10克、炒白芍10克、磁石...
牟某,男,85岁,于1992年3月就诊。患者多年来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影响睡眠,心烦纳少,腹胀神疲,皮肤色暗淡,易感冒,恶风,便秘,舌质淡红少津,脉细无力。证属血虚风燥,正气不足。治则:扶正益气法,养血润燥,活血祛风。生黄芪2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白芍各10克,生、熟地各10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0克,丹参15克,白蒺藜10克,服7剂。二诊:服药后,瘙痒...
王某,女,67岁。1986年11月18日就诊。全身瘙痒已2年,遇冷风加剧,冬季尤甚,曾服西药抗过敏及镇静剂,症状暂缓,停药后又复发,服中药无效。曾多次化验检查无异常。检查皮肤见有多处抓伤,血痂,干燥脱屑,未见斑疹。患者面色萎黄,语言低微,纳呆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脉细滑。治则:益气健脾,养血止痒。党参30克、黄芪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砂仁10克、甘草10克、鸡...
王某,男,70岁,1984年2月9日初诊。病史:全身皮肤瘙痒已十几年,近2年加重,每至入冬更甚,夜间剧痒影响睡眠,夏季亦不能完全缓解,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诊查:表情痛苦,形体瘦弱。皮肤干燥,有糠状脱屑,四肢躯干有散在不规则抓痕血痂,沿抓痕有线状色素沉着及皮肤增厚。西医诊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顽癣。辨证:气虚血燥,肌肤失养。治法:益气养血,润肤止痒。党参10...
1  /  4
风热疮医案
王某,男,16岁,初诊日期1973年8月2日。患者主诉躯干、四肢出现斑疹,瘙痒2周。2周前先于腋下发现2片斑疹。渐在前胸、后背及腹部也出现同样小片皮损,轻度瘙痒,继之出现成批小片斑疹,发痒较重。曾在附近某医院治疗,内服抗过敏药,外用炉甘石洗剂,未见效果。检查发现躯干、四肢可见多数类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之斑疹,附有细薄鳞屑,皮疹排列与皮肤纹理一致。中医诊为风热疮,西医诊为玫瑰糠疹。治疗宜凉营清...
贺某某,男,28岁,初诊,患者10多天前发现胸背两胁部起红色环状皮疹,瘙痒,很快发展至四肢,剧痒,曾在本单位卫生所及某医院诊治而未效。检查躯干,四肢近端,散发红色米粒至高粱米大的丘疹,两腋下及胁部有明显稍大之横列椭圆形之皮疹,边缘有菲薄鳞屑,皮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西医诊断为玫瑰糠疹,证系血热外受风毒,治宜凉血疏风,清热解毒。余用以”加味疏风祛疹汤”。配合以外用药,共方为:寒水石面、炉甘石面、...
周某,女,33岁,2007年9月24日初诊。患者于3周前躯干、四肢部位出现红色斑疹伴轻度瘙痒,经某医院诊断为玫瑰糠疹,并进行治疗。刻诊:躯干、四肢可见若干椭圆形大小不等之淡红色斑疹,长轴与皮纹平行,稍有细薄鳞屑,偶见瘙痒,舌红少苔,脉细。陈老曰:此为血络不通之象。处方:丹栀逍遥散加味丹皮 15g 当归 10g 白芍 15g柴胡 15g 茯苓20g 升麻 15g薄荷 10g 白术 20g 甘草...
马某,女,23岁。1994年4月3日诊。自诉左胸前有一块瘙痒。初如蚕豆大小,以后四周也发同样的小斑片,稍小近一周胸背、腹部、两大腿内侧均痛痒,且有红斑脱屑。伴有便干溲赤,口干唇燥。检查:胸背四肢遍布蚕豆至核桃大小之褐色淡红色斑片,有细薄糠皮样鳞屑,间杂少量抓痕、血痂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诊断:玫瑰糠疹。乃风热夹肝火郁于腠理。治宜散风清热泻肝火。药用防风、荆芥、薄荷、黄芩、栀子各10g,滑石、...
初诊日期:2019。9。25杨某某,女,22岁,教师。主诉:躯干、四肢红斑、鳞屑伴瘙痒1周。现病史:患者自诉1周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一个直径2cm左右的类圆形红斑,其上覆有少量鳞屑,偶有瘙痒。近日,类似皮疹明显增多,并延及躯干及四肢近端。至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为玫瑰糠疹,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但效果并不明显。刻下:躯干及四肢近端多数大小不一的玫瑰红色斑片,上覆有少量细糠样圈领状鳞屑,大...
1  /  2
白疕医案
王某某,女,15岁,学生。患者七、八年前初始全身潮红而生癣,脱白屑及瘙痒,曾在某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经用肝精维生素b12及外用药膏等治疗,疗效不著。后来突然全身发疹,潮红发热,剧痒而皮屑大量剥脱,经治无效,同年来诊。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发干,全身脱屑,且头昏及恶心,舌面沟状,苔黄腻脉弦数,结合皮损所见,诊为干癣(银屑病)进行期,中医辨证:因风寒外袭,营卫失调,风热湿邪客于肌腠,使皮肤失去濡养而致...
王××,男,30岁,病历号:338805,初诊日期1964年7月1日。主诉:全身皮肤发红,明显搔痒三天。现病史:四肢出现皮疹已三年余,每年冬春发作,夏秋自愈。曾经多次治疗,未能根除,确诊为”牛皮癣”。1964年春又发作,到5月份始终未退,反而加重。经xx医院治疗,外用药后,两下肢全部变红,逐渐蔓延全身,头皮、躯干及两 上肢有多数散在红斑,表面有白色鳞屑,两下肢呈弥漫性潮红水肿,大便干燥,小便...
胡××,男,19岁,门诊号:426720,初诊日期1964年5月18日。主诉:全身弥漫性潮红脱屑已两周。现病史:患者两月前先在头顶、四肢出现散在红斑,表面有白屑,曾在家乡多次治疗无效。入夏以来,皮疹逐渐加多,遂来北京治疗。两周前曾在xx医院治疗,确诊为”牛皮癣”,外用药(药名不详),两天后全身皮损呈现广泛性潮红肿胀,自觉奇痒,伴有大量脱屑,两 小腿肿胀更加明显,部分皮损有黄水浸润,渗出不止,...
段××,女,40岁,外院会诊病历号:46033,会诊日期1962年5月3日。主诉:周身发红斑肿胀及小脓疱,反复发作已十五年余。现病史:十五年前第一次妊娠时,在两大腿内侧、腋窝部发红斑、肿胀及小脓疱。当时诊断不明,经治疗后缓解。1955年第二胎妊娠后期,突然高烧,并在躯干、四肢发现红斑、小脓庖,当时在xx医院住院,诊断为”疱疹样脓疱病”,产后皮损逐渐缓解。1957年第三次妊娠时皮损加重,住某医...
高×远,男,43岁,门诊号:877611,初沴日期1971年11月23日。主诉:全身泛发红斑起脓疱已四年。现病史:1967年发现肘部出现红斑,脓疱有鳞屑,时轻时重,当时未能明确诊断。1970年10月份泛发躯干、四肢。当时住xx医院,诊为”脓疱型牛皮癣”,曾用过”组织疗法”、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口服”强地松”每日40毫克,外用芥子气软膏等连续用药两月余,开始缓解,停药一周以后又复发。此后...
1  /  5
面游风医案
朱××,女,32岁,病历号:129809,初诊日期:1967年1月3日。一月来先于脸颊皮肤潮红、浸润,并见细薄鳞屑。脉弦细,舌淡、苔薄布。辨证:面游风,风燥伤血(西医诊断:脂溢性湿疹)。治法:养血祛风。方药:生熟地各9克丹参9克荆芥9克苦参9克白藓皮9克枇杷叶9至桑白皮9克忍冬藤9至生甘草6克五剂。外用青白散香油调搽。1月9日(二诊):药后,脸面脱屑减少,瘙痒亦见明显减轻,但双前臂又见新起斑...
杨某,男,52岁,农民。1985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头面发痒,脱发脱皮半年多。查:头发稀疏,于枯,少光泽。发际内有较多呈油脂性鳞屑,并可见有面积大小不等不规则形发红区。面、耳后、颈部皮肤粗糙,有大量灰白色糠皮样鳞屑,大者边缘翘起,中心部粘着。面部间有血性痂皮。眉毛几乎全无,仅可见极稀疏之细小、柔软、淡黄色毛。颈后痂皮较多,为血、脓性,并有散在如绿豆样大小疖肿数个,色红,顶端有脓头,个别周围...
杜某某,男,40。岁,于1999年4月10日就诊,面部红斑,瘙痒反复发作2年,伴有口苦咽干,纳呆,小便黄。检查见:眉弓、额、头、面部散在的片状红斑,丘疹,覆有较油腻性鳞屑,舌红苔黄,脉弦。证属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g,黄芩12g,泽泻15g,车前子(包煎)15g,木通12g,柴胡12g,川萆15g,绵茵陈15g,丹参12g,栀子12g,甘草5g,每日1剂,煎水分2次服用;用颠...
刘某,女,24岁,米坪人,2010年6月诊。头部、颜面及前胸部出现斑丘疹,久治无效,特来就诊。刻诊:颜面、颈、胸部见鲜红色夹黄色斑片,边界清楚,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和痂皮,头部油脂过大,面部如蒙油垢,舌脉如常。诊断:脂溢性皮炎。中医名”面游风”。用地防解毒汤治之。地肤子15g,防风15g,野菊花15g,连翘15g,栀子15g,白蒺藜15g,苍耳子15g,虎杖20g,公英30g,土茯苓30g。1...
张某某,女,51岁,2019年月6月8日主诉:面部反复过敏一年余。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过敏,面颊部有红疹伴红肿热,瘙痒,对紫外线过敏,饮食良好,眠差,大便1日1行,便干,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涩。西医诊断:过敏性皮炎中医诊断:面游风毒辨证分析:患者血热内蕴,又因环境因素刺激诱发,而致面部皮肤瘙痒,发热,其内外因素合而为病。治法:滋阴凉血,清热止痒。方药:(1)抑免汤加减生地20...
1  /  1
粉刺医案
刘××,男,21岁。初诊日期为1973年1月20日。主诉:脸面出现痤疮疙瘩成囊胂状已3年。开始起黑头粉刺,面部油多光亮,并起脓疮及囊肿,痒痛相兼,挤出脓后形成疤痕疙瘩,时轻时重,缠绵不断,屡治无效。检查脸面部可见密集之黑头粉刺,散在脓疮囊肿,成萎缩性疤痕,颌部、颈部、前胸、后背亦见多处类似损害。舌质红绛,脉象弦滑。证属脾胃积热,熏蒸于肺,日久痰瘀积聚而成面疮。治宜凉血清热,消瘀软坚。处方:生...
吕某,男,25岁,职员。初诊:2004年6月21日。主诉:面部、胸、背丘疹、脓疱1年。现病史:患者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起丘疹,时痒痛,每逢劳累及过食辛辣之后加重,之后皮疹加重并起脓疱,胸、背亦起皮疹。曾到当地医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停药后又反复发作。现症见:时有新发疹,口渴不欲饮,腹胀,夜寐一般,食纳一般,大便时溏,小便可。查体:面部可见红色粟疹,胸部可见囊肿、结节,舌质稍淡,苔厚腻,脉...
患者女,18岁,今年高三,瘦干个,肤色较白。她妈妈是我们这的人,比较信任我,让她女儿从杭州坐高铁回来看病。主诉:脸部长粉刺,突起于皮肤,额头为甚,少部分有白色尖头。轻微痒痛。用过一些药膏,有效,但还是有。皮肤偏油,不怕冷,不怕风,口不苦,偶有胸闷,口渴,喜饮,怕热,出汗正常,饮食正常。睡觉可。大便一天一次,成形,不干不稀,有拉不干净感,一天腹痛偶尔两三次。小便正常。脉有力,右大于左。处方白虎...
严某,女,24岁,陕西西安人,学生。患者以”颜面部丘疹2年”为主诉,于2013年9月10日初诊。患者2年前从西安到大连上学后出现面部丘疹,以额头、口唇周围、颈部多见,曾在西医医院皮肤科求治,口服及外用药物,均无显效。夏季较多,秋冬季稍有好转,局部不痒。伴见:食纳好,眠可,小便尚可,大便不干,有粘滞感,平素性格急躁。查体:前额、口唇周围及颈部可见多个暗红色米粒大丘疹,局部皮肤红,部分上附黄白色...
某女,42岁。面部起疹伴痒痛2年余。查:面部多发粟粒大黯红丘疹及结节,伴口苦、口干,头汗出,手足凉,怕冷,眠差,易生气,胸胁胀满,胃脘不适,便溏,舌淡黯、苔白,脉弦细。辨证:厥阴病。处方:柴桂姜汤+金银花、夏枯草。柴胡24g、桂枝12g、干姜10g、黄芩10g、炙甘草10g、天花粉30g、生牡蛎30g、金银花30g、夏枯草30g。分析:素体阳虚,邪结半表半里呈阴性,为厥阴病,以柴桂姜汤治之,...
1  /  5
酒渣鼻医案
郭某,女,44岁,初诊日期1965年4月25日。患者鼻部发红2年余。2年前不明原因,鼻部开始出现粟粒样皮疹,潮红,有皮脂溢出现象,继则出现脓疱。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进餐时潮红更见明显。曾内服中药,外用擦药,未见效果。月经不调,色紫量多。检查发现患者鼻准、鼻翼及两颊部皮肤潮红,皮脂溢出,毛孔扩大,毛细血管扩张,并有脓疱性痤疮损害。舌质红,苔微黄,脉细滑带数。服药7剂后,明显减轻,继服30剂后痊...
牛某,男,59岁,郑州人。有10年酒渣鼻病史,近因病情加重前来诊治。刻诊:红色小丘疹,丘疱疹,鼻色鲜红,鼻部增生性凹凸不平,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无变化。辨为营卫血热证,治当清营凉血,透散郁热,给予清营汤与麻杏石甘汤合方,水牛角30g,生地黄15g,玄参10g,竹叶3g,黄连10g,麦冬10g,丹参6g,连翘6g,麻黄12g,杏仁9g,石膏24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分...
余×,男,年近60岁。1978年3月,其鼻头肿大如胆,皮色紫红,上面密集脓疱,两颊亦满布红点,甚为苦恼;因患者即将出国考察,特请诊治。处方:净水银50克,大枫子仁50克,核桃仁50克。将大枫子仁与核桃仁一并捣烂,入乳钵内,加水银研至不见银星为度,即成褐色药膏,贮瓶中备用。用时取药膏一小块,裹在纱布内拧至出油,轻擦患处,每日数次,不要洗脸。3日后,见脓疱渐退,紫红色变浅,面颊红点消失。6日后,...
韩某,男,46岁,于2003年4月3日来诊患者颜面中部皮肤发红并伴有结节、脓疱、毛细血管扩张,舌红,薄黄,脉弦数。遂给予基本方加藿香10g,金银花15g,浮海石15g10剂,每日1剂,水煎2次合一起,早晚分服。10剂后症状大为改善,继服10剂而愈。随访1年未发作。按:酒渣鼻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为中心扩展,皮损特征主要是皮肤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中医学早已有关于酒渣...
邹xx,女,21岁,职工,1983年8月27日诊。患者患酒渣鼻2年多,经用肤轻松外涂,地塞米松肌注等未效;又于1983年5月到某市医院求治,经用中、西药治疗效不显。后求治于余,即效上方以图试治,翌日患者欣然来告,用药1次溃面即干燥结痴,未再用药,7天后结痴变软,皮损渐愈、红斑渐退,观察至今未见复发。百苦雷散方剂:用百部、苦参、雷丸各研成极细末,然后以5:2:2的比例混合,搅匀后取药粉15-2...
1  /  2
油风医案
患者王某,男,32岁,邯郸磁县人,2017年11月24日初诊。主诉:头部三块脱发区,每块约鸡蛋大小,病史2年,在市某三甲医院诊断:斑秃,口服加外用药物治疗((药名不详)1年,效果不佳。经患者介绍来我院接诊,现症见:咽干,心烦,不欲饮食,大便干,3天一次,浅睡眠,睡觉易惊乍,手不自主抽动,自诉最近工作压力大,舌淡红,苔薄黄略腻,脉弦滑。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20克 黄芩10克 半夏10克...
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无以濡养,”发乃血之余”,血虚何以生发。治当以养血为先,兼以祛风。处方:生熟地各15克,生首乌15克,黑芝麻12克,白蒺藜10克,黄精9克,女贞子12克,肉苁蓉10克,菟丝子12...
朱某,女,54岁,工程师。于1997年3月头发片状脱落,经治疗无效,且脱发面积较前增大。来诊时,斑秃面积占头皮4/5以上,伴头皮发热,瘙痒不适,如蚁穿行。兼心烦急躁,夜不能寐,面色无华,舌红少津,脉细。先予熟地、白芍、白鲜皮、土茯苓各15g,当归、桑皮、柏子仁各20g,川芎、薄荷10g,酸枣仁6g,蝉蜕30g内服。并予梅花针局部扣刺。6天后头皮发热感减轻,瘙痒感基本消失。2周后头皮发热及瘙痒...
阎某,女,28岁,1982年6月14日初诊。患者于3个月前突然发现头发呈片状脱落,偶痒,曾服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现感口干,纳差,多梦,月经经期错后。查见头顶部、左侧颞部、枕部各有多块片状脱发区,呈圆形,直径约1~3cm,大小不等,脱发区毛发脱尽,头皮光亮。舌淡,苔白,脉沉缓。诊断:油风(西医称为斑秃)。辨证:肝肾阴虚,风盛血燥。治则: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方药:枸杞子15g,菟丝子15g...
童某,男,45岁。患者3日前理发时偶然发现头顶部有一块脱发区,何时脱落不详,无自觉症状。前一段时间工作紧张,睡眠不好,常腰疼,无其他诱因。检查:头顶后头部位有一块3cm×3cm大的脱发区,毛发尽失,头皮光亮,不红。舌质红,苔少,脉象沉细。诊断:(肝肾阴虚,气血失和,兼感风邪型)油风(西医称为斑秃)。治则:滋补肝肾,养血益气生发,兼散风邪。方药:女贞子30g,旱莲草15g,熟地黄10g,山药1...
1  /  3
猫眼疮医案
冯某某,女,31岁,农民,江苏省仪征市新城镇跃进村人患者因冬季两手瘙痒反复发作2年,于2002年11月3日就诊诉近2年冬季两手背瘙痒、起红斑丘疹,继而红斑扩大,周围隆起,中央起水疱,水疱破溃时有疼痛感。皮损由指背向腕背发展。气温下降时,痒痛加剧,红肿亦加剧。每年自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发作,翌年5~6月自愈。不发热。查体:未见贫血面容,口唇无紫绀,两手皮温较低,两手背皮肤潮红斑多处。水肿...
患者,女,31岁,2001年8月初诊。双下肢伸侧反复出现红斑水疱5年,每年8月开始复发,约经1月后消退。证见双下肢伸侧可见类圆形斑丘疹多片,中心有小水疮,无明显自觉症状,舌质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属湿热下注,血热复受风邪所致,治以清热利湿,凉血疏风。处方:龙胆泻肝汤加赤芍12g、丹皮15g、防风10g、蝉蜕10g,共服20余剂,红斑渐趋色淡,清退而愈,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25按:多形性红斑为一...
一妇女每逢冬春季,两耳及手足瘙痒,遇热则加剧,出现红斑水疱已5年余,且部分破溃渗液,尤以两手指较重。某医院用本方加味:生黄芪50g,丹参、党参各15g当归、桂枝、赤芍、白芍、附片各10g,细辛、木通、甘草各5g,大枣6枚,生姜2片,每日1剂。服5剂后,瘙痒减轻,未出现新斑。继服5剂,破溃已结痂。又连服10剂,诸症消失。按:多形性红斑是一种以红斑为主,兼有水疱丘疹等多形性损害的急性炎症性皮肤黏...
孙某,男,15岁。初诊日期,1970—03—10。主诉:两手背起红疙瘩已2周余。现病史:2周前左侧手指、手背起红疙瘩,圆形和不规则圆形,微微肿起,中心有小水疱,自觉微痛,经某医院诊断为”多形性红斑”,治疗未效,来我院门诊。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尚好,无发热,内科检查无明显异常。双手背散在圆形或不整形、鲜红或紫红色斑丘疹,部分皮疹中心有小水疱,个别皮损中心紫暗色,变平,或稍凹陷,有重叠水疱现象。脉...
王某,女,15岁。初诊日期,1973—11—29。主诉:每年秋冬脸面或手背出现红斑已5年。现病史:5年前,冬天开始于脸面额部出现2片红斑,约经过1个月后消退,以后每年秋冬二季即复发,多发于颜面及手背,有时1年发作2~3次。今年2月份又复发。查体:双手背可见类圆形暗红色斑丘疹多片,如钱币大小,中央起疱如虹彩样,脉弦细,舌质淡,苔薄白。诊断:多形性红斑(中医:猫眼疮)。辨证:风寒外袭,营卫不和。...
1  /  2
瓜藤缠医案
李某,男,36岁。初诊日期:1963年7月10H。患者6个月前,发现两胫部有赤豆大小的肿块4~5个,因胀痛而行走不便。曾诊为”结节性红斑”。就诊时,患者两目红丝攀晴,且有作胀之感。两足胫跗及足背、足底均有紫褐色肿块7~8个,如黄豆大小,轻按头形尖而硬,重按则感热痛,履地重滞,胀痛兼作,午后足跗肿胀。脉弦数,舌苔根部浊腻。辨证:湿热下注,气血凝滞。治法: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方药:赤白芍各4.5...
邵某,女,35岁,郑州人。有多年结节性红斑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小腿伸侧对称性皮下结节,色黯红,轻微隆起,痛如**,因寒冷加重,口淡不渴,舌质黯淡瘀紫,苔薄白,脉沉细涩。辨为寒瘀伏结证,治当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给予当归四逆汤与生化汤合方加味,桂枝10g,白芍10g,细辛10g,通草6g,大枣25枚,川芎10g,当归24g,桃仁3g,干姜2g,水蛭6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煎...
杨某,女,26岁。主诉:两小腿伸侧结块,疼痛6天。患者诉本月6日始两侧小腿前部、外侧出现小硬块,皮色发红,疼痛,伴发热、畏寒、头昏、全身不适。半月前曾有咽痛史,经口服先锋霉素ⅥI、草珊瑚含片及进行雾化吸入法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门诊检查T37。8℃,一般情况尚可,咽(),心肺(一),两下肢小腿伸侧偏外侧以及内外踝部可扪及花生至雀蛋大小数个结节,质偏硬,压痛明显,表面皮色焮红,两足踝部漫肿,有压...
赵某,女,28岁,工人。初诊:1998年9月5日。主诉:双小腿反复起暗红疙瘩、斑块2个月。现病史:患者自诉近半年来易患”感冒”经常咽痛、低热,近2月来小腿反复起暗红色疙瘩和斑块,质硬,按之疼痛,曾在外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明显。现症见:无恶寒发热,无咽干口苦,夜寐一般,食纳欠佳,大便干小便可。查体:双小腿伸侧散在数个蚕豆至核桃大的红斑,稍隆起,色鲜红,边界清楚,其下可触及小结节,有触...
张某,男,42岁,干部。初诊:2000年10月23日。主诉:双小腿反复起红色结节伴疼痛3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自诉近3年来不明原因双小腿反复起红色结节,疼痛,伴低热,关节肌肉疼痛,春秋季节发病较重,近1个月皮疹又发,在外院服中西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无明显疗效。现症见:畏寒,神疲乏力,食纳不香,食后腹胀,夜寐一般,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查体:双小腿伸侧对称性分布数个蚕豆至枣大淡红或暗...
1  /  2
红蝴蝶疮医案
杨某,女,42岁。初诊日期:1974年10月1日。1972年6月面部发生圆形红斑两处,发热,关节痛,经某医院诊为”红斑性狼疮”,曾用激素和中药治疗。1973年春复发日渐加重。现症:两颧有圆形红斑,卧床不起,心累气短,畏寒神怯,自汗乏力,腰身疼,两膝关节疼痛,畏日怕光,晒后则身痛更甚,心烦懊农,肢软浮肿,腹胀纳少,月经量少色淡,面唇指甲淡白,便结溲黄,舌淡苔自,脉细缓。辨证:气血脾肾皆虚,瘀血...
马××,男,37岁,病历号:71573,初诊日期:1964年4月15日。患者于一年前,先于左下颔出现小片紫红色斑片,叠起鳞屑,不易剥落,有轻微痒感。三个月后,于鼻背偏右又出现二片紫红斑,互相融合成片,表面附有干燥鳞屑,周边见紫红晕。又隔三个月,口唇右外方又起小片类似之皮损,伴午后低烧,体疲肢倦,困乏无力。检查:在鼻右侧可见一片境界清晰5X2厘米大小的表面附有鳞屑之萎缩性红斑。病理诊断:盘状红...
贺某某,女,40岁。1976年8月面部出现红斑,12月初全身出现丘疹,红斑范围扩大,瘙痒剧烈。经皮肤科活检报告,符合亚急性红斑性狼疮。1974年1月27日初疹:面部红斑青紫,颊、胸、背满现红斑,上肢肘以下亦见红斑,遇天冷出现青紫。脉细迟,舌淡胖有齿痕。证属素体阳虚,血分湿热,久则血瘀痹阻,经脉不通。治宜温阳活血,清热解毒。处方:熟附片、露蜂房、凤凰衣、净蝉蜕、净蛇蜕、忍冬藤、全当归各10克,...
贡某,女,20岁。1976年1月开始,面颊部出现对称性红斑,伴有咽喉肿痛。继而手足部出现红斑,有刺痛感,关节游走性酸痛。3月15日起,有不规则的发热。近20天来发热始终不退,曾服激素及中药治疗无效。于1976年4月27日收入院。现咽部红肿,高热不退,口渴不饮。脉象弦数,舌苔薄黄。证属温热流注关节,热毒侵入血分。治宜清热除湿,活血解毒。处方:露蜂房、凤凰衣、净蝉衣、净蛇蜕、忍冬藤、鸡血藤、虎杖...
王某,女,24岁,未婚,哈市毛织厂工人。病史: 1967年7月经友人赵某介绍乘车到韩老家中求诊。当时病人由两人搀扶入室,面部戴口罩遮盖,落座后,病人气喘不得续息,休息一刻,询问病史,女孩泪水流下……听完一段诉说,韩老得知,3年前患者曾患一次高热病,此后时觉周身不适,乏力,继而面部红斑时隐时现,去医院诊治,初期按皮肤疾病治疗,用过激素类软膏擦抹,当时收效。半年前全身症状加重,面部斑已至鼻甲,故...
1  /  4
淋病医案
少阴证淋病周××,女,40岁。成都某厂职工。【病史】1973年5月,患腰痛,小便不利。先后经两处医院检查:尿液混浊,有大量白细胞,少许红细胞,少量尿蛋白,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均诊断为“肾盂肾炎”。服中西药三月余,病势未减。同年8月来诊。【初诊】1973年8月29日。近月来病情逐渐加重:小便短涩,频数,色黄,欲解不尽,点滴刺痛,并痛引小腹,腰痛尤甚。头痛恶寒,无汗,手足不温,面色略萎黄,舌质淡...
丁某,男,36岁,病案号169559。初诊(1965年8月16日)尿痛、尿血、腰痛三个月,三月前长途乘坐火车,吃烧鸡、喝啤酒而喝水少,不久出现腹痛腰痛,痛如刀割又如撕裂,阵阵发作,初发作时喝水则腹胀而无小便,后发作时饮水后有少量小便而尿道剧痛,到医院检查:尿红血球满视野,泌尿系造影未见结石,用抗生素等治疗无效。现右腰亦痛,尿粉红色,红血球满视野,大便干,舌苔黄褐少津,脉左弦细,右沉细。与猪苓...
杜某某, 男29岁,未婚,江西丰城市西路街人, 2021年年6月月16日初诊。诉自己2020年5月初曾有冶游史, 一周后发尿频、尿急、尿痛并尿道口红, 并有黄色稠粘分泌物流出而去某医院门诊检查, 经尿液涂片检诊断为淋球菌感染。连续肌肉注射三天大观霉素,当时症状已无。因经常晚睡喝酒等原因, 此尿道上述症状时有反复发作近一年。又自服红霉素,沙星等, 病情时好时坏。21年6月中旬又发作,经朋友介绍...
文某某,男,40岁,业农,于1958年7月前来就诊。自诉从3月份起,小便微涩,点滴而出,至4月上旬溺时疼痛,痛引脐中,前医投以五淋散连服5剂无效。诊其脉缓,独尺部细数,饮食正常。予踌躇良久,忽忆及《金匮要略》淋病篇有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痛引脐中”等语,但有症状未立治法。又第二节云:苦渴者,栝蒌瞿麦丸主之。但此病不渴,小便频数,经查阅余无言《金匮释义》曰:不渴者茯苓戎盐汤主之,滑石白鱼...
张某,男,33岁。诉有不洁性行为。近日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外溢,龟头红肿灼痛,龟头与内裤摩擦时疼痛加剧,舌质红,苔黄腻。淋球菌培养阳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证属湿热蕴毒结于下焦。治拟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药用:茯苓15g,泽,泻、白术、猪苓各10g,桂枝6g,土茯苓、龙胆草、苦参各30g,5剂后尿液渐清,尿急痛明显缓解,再服10剂上述诸症消失,龟头红肿消失,淋球菌培养阴性。随访8...
1  /  1
非淋菌性尿道炎医案
1  /  1
梅毒医案
1  /  1
尖锐湿疣医案
李女士,45岁,渭南人。患HPV阳性一年多,反复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期间反复长出疣5次)患者失去信心,后经朋友介绍2019年9月23日来我诊室治疗。患者外阴经常有痒感,左侧小阴唇长有2个菜花状,右侧大阴唇上长有1个鸡冠状的赘生物,痒的时候抓挠后有出血现象,咽喉异物感,经常清嗓子,偶有鼻塞,时有气短需要深呼吸缓解,口干,口渴现象,偶有白带多。舌红苔厚脉滑数。乃湿热成毒,以半夏厚朴汤合薏苡附子败...
吕女士,28岁,洛川人。因HPV阳性一年多在当地治疗7个月无效(治疗期间反复4次),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想到表姐在西安有关系让帮忙给她联系个治疗这方面的医生,因其表姐对我医术非常认可,所以与2019年8月11日经她表姐介绍从洛川来我诊室治疗。患者外阴偶有痒感,右侧小阴唇处有2个粟粒大小赘生物,怕热,不能见凉,容易惊悸,睡眠差,月经量少,小腹偶有涨疼,偶有胃胀。舌红苔白厚,脉滑。乃痰湿凝结,寒...
吴某,男,34岁,1998年3月17日初诊。患者有婚外性史,1月前,阴茎龟头处见红色乳头状突起物,经某医院诊断为外阴尖锐湿疣,并行激光烧灼术。1周前,患者阴茎包皮处又出现红色丘疹2处,肛门旁见一带蒂疣状增生物。遂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症如上述,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滑略数。证属湿热邪毒外侵,蕴于肝经。治宜清热化湿,活血解毒。拟四妙丸与五味消毒饮加减。处方:黄柏、苍术、牛膝、连翘、野菊花、紫花地...
李某,女性,27岁,2020年10月20日初诊。外阴长赘生物数月,求治于妇科,妇科检查后考虑外阴尖锐湿疣,建议转皮肤科确诊治疗。查:左侧大阴唇下方见数个赘生物,米粒至黄豆大小,呈菜花状,淡红色。建议行二氧化碳激光烧灼术治疗,但患者拒绝,要求用中药治疗。患者形体偏瘦弱,平素怕冷,四逆,面色少华,月经基本正常,余无明显不适。舌体偏胖大,舌质略暗红,苔白,根部微黄腻,脉沉细弦。给予当归芍药散加减。...
患者郭生,生殖器感染尖锐湿疣10年,经常复发,在医院皮肤科,治疗多年,久治不愈,感到非常痛苦,免疫力低,经常感冒,乏力,舌苔白腻,脉细弱,舌根黄腻,小便黄。中医辩证为:脾胃虚弱,湿热积聚下焦,所引起,中医治疗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45,党参45,当归35,灸甘草25,白术30,云苓30,姜半夏15,黄柏25,栀子15,七叶一枝花15,酒大黄15,10剂,每天一剂,药后复诊,尖锐湿疣大减...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