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2002年发病,口腔糜烂,全身出现鸽卵大水疱,新的不断出现,旧的不易痊愈,流汁较多,结痂,增殖。用激素治疗2年余,时好时坏(强的松1日量24片),难以控制病情,难以下床活动。形体消瘦,乏力,饥不欲食,舌质红绛,苔光剥,脉沉细虚数无力。辨证:心脾湿毒内蕴,气阴两亏。治法:益气养阴,和胃解毒,利湿健脾。方药:生地15g,麦冬15g,银花15g,焦三仙(各)15g,山药20g,苍术10g,川连5g,蒲公英20g,赤小豆15g,人参10g,沙参12g,茯苓12g,车前子(包)10g,夏枯草20g,半枝莲12g,生甘草10g,赤芍10g,地骨皮10g,玄参10g,茵陈10g,上方1日1剂,水煎服,配合外洗。1周后激素量减至6片/日,半月激素停药。全身糜烂恢复90%,下床活动,饮食佳,大便可,连续治疗2月。跟踪1年半未复发。
按: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表皮内人水疱性皮肤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未明了,老年人易发,其中有一种与染色体遗传有关,中医属天疱疮’,火赤疮’,蜘蛛疮范畴。全身或易摩擦部位较为常见。这类病主要是脾胃虚弱,湿热蕴积,日久耗伤阴血,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故见皮肤生红斑,起水疱,大量渗出液,糜烂。故治宜健脾益气,养阴除湿,和胃解毒。临床以参苓白术散加减用于脾虚湿盛较明显的症状,以解毒为主尤其对病程较久,反复发作,湿毒深窜肌肤,人血阻络者,采用滋阴补肾,解毒散风,活血破瘀之法,疗效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