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42岁。面部起疹伴痒痛2年余。查:面部多发粟粒大黯红丘疹及结节,伴口苦、口干,头汗出,手足凉,怕冷,眠差,易生气,胸胁胀满,胃脘不适,便溏,舌淡黯、苔白,脉弦细。
辨证:厥阴病。
处方:柴桂姜汤+金银花、夏枯草。
柴胡24g、桂枝12g、干姜10g、黄芩10g、炙甘草10g、天花粉30g、生牡蛎30g、金银花30g、夏枯草30g。
分析:素体阳虚,邪结半表半里呈阴性,为厥阴病,以柴桂姜汤治之,合金银花、夏枯草以解毒散结。
服药后1周复诊:患者口苦减轻,胸胁胀满减轻,面部皮疹有减轻,睡眠好转,大便好转,日一行。继予原方生牡蛎加至60g,虎杖30g,百部30g(患者服药后胃脘疼痛,考虑牡蛎咸寒所致,遂改为牡蛎30g、山慈菇30g以增散结之力,患者无不适),服用1个月后,患者口苦完全好转,无手足凉,怕冷好转,已无胸胁胀满,丘疹结节消退,面部留少许印痕,嘱其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