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某,男,46岁,于2003年4月3日来诊患者颜面中部皮肤发红并伴有结节、脓疱、毛细血管扩张,舌红,薄黄,脉弦数。遂给予基本方加藿香10g,金银花15g,浮海石15g10剂,每日1剂,水煎2次合一起,早晚分服。10剂后症状大为改善,继服10剂而愈。随访1年未发作。
按:酒渣鼻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为中心扩展,皮损特征主要是皮肤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中医学早已有关于酒渣鼻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酒查皮候》有:此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冷之气相搏而生,故令鼻面生查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卷六十五•酒查皮鼻》有:酒查皮鼻生准及边,胃火熏肺外受寒,血凝初红久紫黑,宣郁活瘀缓缓痊的记载。该病多反复发作,现代医学认为蠕形螨的寄生可能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邪,血瘀凝结而致。本病多为慢性,好发于鼻、颊、额、颜部。病情发展可分为3期: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一般轻度红斑期分为肺胃有热,或热盛生风,急性发作。中度酒渣病人,有固定性红斑片,多属肝热血瘀,在酒渣鼻中是最常见的。晚期鼻赘生成或皮肤已肥厚者,多属气滞血瘀,毒邪积盛。防风通圣散清热解毒凉血并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多以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