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之医案
ABUIABACGAAguPyrwAYosOfYQDDCAzj2BA

《江泽之医案》是清代江泽之编著的一部医案医话类中医著作,成书年代未详。全书载有疟疾、便血、肝气、肝胀痛、虚损等五十四类病证之医案二百余则。善用人参扶养正气,以蠲除疾苦,属汪石山医术之余绪。现存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江泽之医案
一、瘧疾(案1)證本子母瘧,已經兩月。正虛不能敵邪,出與陽爭則熱,入與陰爭則寒。口乾咳逆,痰少沫多,舌白膩,小溲清黃。當此人虛證實,殊屬棘手,擬方速解乃吉。柴胡 茯苓 杏仁 甘草 川貝母 白芍 黃芩 半夏 丹皮 烏梅 枇杷葉 桂枝 桑葉 鱉甲(案2)伏邪化為間日瘧,虛人得實證矣。今擬仲聖法補正驅邪,但舌苔轉黃,口乾喜飲,大便不實。此為濕化為熱,再合一甲煎法治之。小柴胡加 東白芍 牡蠣 老米 ...
二、痢疾(案1)肝木乘脾,氣滯濕困,延及日久,濕熱下注為痢,痢下紫瘀。此時腑氣固虛,肺臟復受濕侵,有脹滿咳喘之勢,難以調治。擬方以盡人力。黃芩 半夏 澤瀉 甘草 白芍 赤苓 厚朴 橘皮(案2)痢下紅多白少,腹痛後墜,懷妊九月,謹防胎產生變,勿謂言之不早也。茯苓 當歸 白芍 西洋參 木香 砂仁 甘草 黃芩 於白朮 廣皮 黃連 陳米 荷蒂(案3)經停三月,懷孕未定。痢經月餘,正氣固虛,胃陰亦傷。...
三、泄瀉(案1)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清氣在下則生飧瀉,擬升清降濁法以冀挽回。孩兒參 蒼朮 山藥 白芍 黃耆 穭豆衣 橘皮 升麻 赤苓 荷蒂 炙甘草 於術 柴胡 粳米 瓜皮(案2)積濕成飲,積飲成痰。痰飲伏於肺胃,兼之火不生土,致五更瀉利,脈象弦滑。擬姜附六君加味治之,仍須安閒靜養為先。東洋參 冬朮 益智仁 神麯 破故紙(鹽水炒) 乾薑 半夏 陳皮 肉豆蔻(麵裹煨,鹽水炒) 附片 茯苓 甘草(案...
四、便血(附蓄血、血淋)(案1)由立秋濕熱蘊於腸胃,日久未解,致成腸風。詢血或紫或鮮,不分糞之前後。腹不痛,肛不墜,關脈滑數,仍當清理。必須慎口避風,方免腫脹歧變。槐花炭(炒) 荊芥(炒) 蒲黃 生地 甘草 蒼朮 赤豆衣 炒柏葉 炒地榆 當歸 阿膠 柿餅(案2)飢飽勞力,肝不藏血,脾不統血。陰絡受戕,血從內溢,纏綿日久,藥難霍然,擬方徐圖之。當歸 生地 桑葉 阿膠 甘草 丹皮 白芍 木瓜 蒲...
五、淋濁(附癃閉)(案1)嗜酒傷中,肝膽濕熱下移膀胱,致成痛淋,已延十餘年之久,時作時止,小便秘結,脈象弦細而滑。防成血淋。冬葵子 當歸身 柴胡 茯苓 車前子 益元散 盤龍草 葛根 琥珀 山梔子 東白芍(案2)濕熱下注,致成淋濁,擬龍膽瀉肝加味為治。全方加萆薢 琥珀 石首魚 蓮芯(案3)淋屬肝膽,濁屬心腎。煩勞過度致濕熱下注小腸,而成淋濁,已經八日。暫擬五苓法合導赤治之,以冀濕熱速解乃吉。當...
六、遺滑(案1)遺滑十餘載,一月見十次,或四五日,七八日一次,或一夜兩次,兼之大便後帶紅,屢屢不休。就名哲多多,或服苦寒之劑,或用收澀滋陰之品,屢服無效,意懶心灰,不得已,來就治。姑擬一方以冀挽回。老港珠(三錢) 川黃柏(四錢,鹽水炒) 杜阿膠(三兩)為丸,開水送下。(案2)膽熱上移於腦,致成鼻淵。腎失閉藏之職,精關不固,遺滑屢屢。延及多日,榮衛交虧,熱多寒少,再延防怯。金櫻子 白芍 黃柏 ...
七、肺癰(附痿)(案1)肺經濕熱內蘊,致咳膿痰,色紅味腥,胸脅隱痛,右脈濡數,慮成肺癰。桔梗 桑白皮 貝母 蔞仁 橘絡 蘆芽 甘草 冬瓜子 苡仁 桃仁 防己(案2)風傷皮毛,熱傷血脈,漸積成膿,釀成肺癰大證。脈象數實,身熱自汗,穀食少進。人虛證實,調治殊難,姑擬一方,獲效乃吉。葦莖 貝母 苡仁 甘草 橘絡 冬瓜子 防己 桃仁 杏仁 茯苓 杷葉 魚腥草(案3)由風溫犯肺,鬱而化熱,致傷脈絡,咳...
八、症(附怔忡)(案1)自幼多驚,十齡外多病,近或癇症又三四載矣。癇者發之有間斷也,平時痰涎則藏於肝膽,故善性多疑也。發則犯於心包,故神呆痙厥也,上凌肺胃則吐涎沫血水也,脈象弦細而滑。今歲新婚則發之愈緊,肝腎乙癸同源也。擬方徐圖之。白薇 雞心胞 橘皮、絡 膽星 半夏 柴胡 白附子 全蠍 茯苓、神 鬱金 荊芥 瓜蔞霜 明礬(生枯各半) 燈心草(案2)喉痛宜涼,腹痛宜溫。症當多歧,情同水火,兼有...
九、中風(附類中)(案1)風中血脈,右肢不遂,舌苔白膩,素多濕痰,致內風鼓動,脈象弦滑。速當戒怒遠煩,庶得與藥餌兼功。豨薟草 防風 血竭 蔞霜 冬瓜子 絡石藤 半夏 蒺藜 山梔 福橘皮、絡 嫩桑枝 木瓜(案2)風中經絡,口眼歪斜,頭目眩暈,兩耳鳴轟。延及日久,藥難霍然,擬方徐圖之。桑葉 丹皮 石決明 烏藥 天麻 於術 沉香 蘇葉 當歸身 甘草 白芷 青皮 荷蒂(案3)頭暈手麻舌強,皆由氣血不...
十、頭痛(附眩暈)(案1)憂慮煩勞太過,正氣為風寒濕三氣所乘,腦後痛入骨,欲按為虛,邪在為實。脈象弦數少神,有轉癰疽之慮,扶正卻邪為主。黃耆 川芎 羌活 藁本 威靈仙 生薑 防風 白芷 蒼朮 歸身 蔓荊子 蔥白復診:腦後之痛已減,寒熱與風融化有機,但憂勞日久正氣潛消,不能化邪外達,人虛證實,攻補兩難,尚屬可慮。前方去藁本、威靈、蔓荊,加桔梗、甘草、制南星、白芍三診:腦後屬足太陽膀胱經,風寒濕...
十一、痿痹(案1)肝腎兩虧,夾濕夾痰之體,加以館課勞心,營分暗耗。營主血,血不榮於筋脈,致左邊肢體痠軟無力,手足不耐久用。咳吐痰涎,頭目時眩,左耳時轟。年過五旬,久則慮其僕中。茲仿絡熱則痿,擬虎潛法以消息之。黃柏 熟地 牛膝 虎脛骨 枸杞 苡仁 知母 龜板 當歸 桑寄生 菊花 橘絡(案2)操勞太過,血水內泛,致寒濕入於脈絡,成為筋痹,延及日久,衛營失和。近來手指筋強而腫,伸屈似屬不利,藥難霍...
十二、嘈雜(案1)嘈雜一證,屬火嘈十居八九,若無火之嘈十難一二。始由木乘土位,久則火不生土,穀食不運,嘈雜噯氣頻仍,延及二年之久,時作時止,脈象沉弦而細,較前稍平。此證緩圖當可就緒,倘再反復,嘈雜即行,深慮愈作愈深,有反胃之患。果能破疑,見王道無功,多服自有效也。高麗參 益智仁 刀豆子 茯苓神 橘皮絡 於術散 白蔻仁 赭石 半夏 紫石英 五穀蟲 雞內金 防己 青鉛(案2)產育後陰虧未復,加以...
十三、疝氣(案1)肝腎乙癸同源,肝脈絡於陰器。肝鬱不舒,左腎筋高突,右側睪丸下墜,是屬筋疝。腎氣虛寒,繞臍作痛,有同源之義,故相困而作也。致肝陽夾飲,上騰清竅,遂令頭目不清,時咳涼痰,脈象沉弦而滑。擬方徐圖之。南北沙參 附片 蒺藜 橘皮、絡 茴香 甘草 絲瓜絡 白芍 夏瓜粉 木瓜 木香(案2)恚怒傷肝,肝絡系急,睪丸、玉莖內縮,溲不通行。能於戒怒遠煩,方可與藥餌兼功。當歸 柴胡 鹿角霜 川椒...
十四、黃疸(案1)勞力傷中,氣滯濕鬱,身弱膚黃,慮成疸證。於術 膍胵 厚朴 茯苓 神麯 枳實 蔻仁 橘皮 澤瀉 木瓜(案2)子嗽,產過已解。但痿黃延久,藥餌固難速效,況陰虧之體,尤慮歧變。冬朮 陳皮 香附子 茯苓 神麯 楂肉 枳殼 膍胵 佩蘭葉 川樸 青皮 紅糖(案3)黃疸腫脹,難以調治。橘皮 於術 海金沙 苡仁 冬瓜皮 枳殼 膍胵 半夏 赤茯苓 腹皮 木瓜復診:加澤瀉、煅牡蠣(案4)瘀去過...
十五、調經(附帶下、崩漏)(案1)氣為血之帥,肝鬱不舒,氣為之滯,血亦為之瘀矣。天癸過期而少,脹痛並見,胸中嘈雜,噯氣頻來。擬溫通法為治,氣行血亦行也。烏賊骨 茜草 白芍 茯苓 柴胡 雞血膏 當歸 蘇梗 川樸 半夏 香附子 月月紅(案2)肝虛氣滯,癸水不調,或至或不至,來時又暴湧不已。經過帶下綿綿,腹痛腰痠,少寐多汗,衝任督帶,奇脈交傷。若不安閒調理,恐他日經漏成崩,經閉成蠱。白芍 茜草 杜...
十六、癥瘕(案1)肝氣結瘕,聚於少腹,狀如鵝卵。夾衝脈之氣上衝,則胸脘脹悶,穀食亦難下順,脈弦而帶滑。慮其濁陰凝互,有單腹脹之虞。當歸 金鈴 元胡 赤苓 琥珀 兩頭尖 白芍 橘皮絡 牡蠣 山梔 藍根(案2)血淤攻痛,上逆作嘔。此擬兩和肝脾法為治,戒怒遠煩為要。橘皮 金鈴子 茯苓 附子 川樸 烏藥 延胡索 白芍 木香 佛手(案3)脘中氣結成痞,少腹血聚成瘕。從產所致脾傷,腫脹時輕時重,兩脈弦澀...
十七、發熱(案1)天下無逆流之水,逆者因乎風。人身無倒行之血,倒行者因乎氣。氣逆則血溢,熱久則傷陰。內熱漸作,口乾舌燥,脘腹痹痛有形。天癸不調,白帶不已,延久兩月,虛實夾雜,擬方先冀清熱為妙。活鱉 桑葉 花粉 鬱金 地骨皮 知母 丹皮 貝母 降香(案2)天癸不調,先期而少。血分不足,骨中燒熱。氣虛帶下,懊惱作煩,五心作熱,脈象虛數,再延,防成損怯。當歸 柴胡 青蒿 桑葉 貝母 地骨露 白芍 ...
十八、產育(案1)胎前腫脹咳喘,脾肺已傷。茲產過四朝,復加風寒內伏,致寒濕注於大腸,腹痛為瀉,遍體惡寒,心中若悸,有難名之狀,謹防暴變。桂皮 冬朮 甘草 西洋參 赤苓 炮姜(案2)小產後去血過多,血虛頭眩,胸次不暢,穀食懶進,擬歸脾加減。黃耆 當歸 洋參 茯神 遠志 酸棗仁 橘皮 甘草 菊花 桑葉 石斛 桂圓肉(案3)伏暑兼有胃痛,致傷胎元,刻下三朝,惡露內停,腹脘仍脹痛,謹防瘀血上衝,昏呃...
十九、熱入血室(案1)大產十三朝,風寒十日,熱入血室,勢難挽回,擬方以盡人力。柴胡 半夏 丹皮 紅花 桑葉 茯神 黃芩 大貝 桃、杏仁 羚羊 生地 蘇木(案2)熱入血室,身反不熱,神志不清,脈象弦數,舌白口苦。茲擬仲聖法,即提所陷之邪,謹防昏痙暴變。柴胡 黃芩 半夏 羚羊 鬱金 天花粉 菖蒲 甘草 紅花 桃仁 澤蘭(案3)內熱未盡退,癸水適至。熱入血室,神志模糊,面赤譫語,入夜尤甚。中焦結痞...
二十、喉(附失音)(案1)喉疳日久,內外求治,皆無效驗。予亦非專科,茲診左右寸關脈數,顯見心脾積熱,從辛苦勞力而來。擬黃連涼膈法清之,另用珠黃散摻之,以觀進退。黃連 梔子 生地 麥冬 藕葉 鮮竹葉 黃芩 連翹 元參 石膏 甘草 人中白(案2)證起於左肢半痛,已經年半。刻因肝火灼肺,風邪客於會厭,是以聲音不揚。書云:金空則鳴,實則啞,破則嘶。此屬金實,非金破也。沙參 藕梗 蟬衣 訶子皮 川貝 ...
二十一、舌(案1)溫邪表尚未解,平素積勞伏火,因表沸騰,致舌本破爛,口乾作臭,身熱脈數。擬辛涼開泄法獲效乃吉。藕荷 葛根 連翹 山梔 生地 燈草 雅連 木通 甘草 竹葉 黃芩(案2)肝旺膽怯,脾虛胃強,陰分固傷,陽氣尤甚。於是兩腿浮腫,腰下亦然,脘中懊憹,莫名其狀,舌亦無苔,干而且痛,大便不實,形氣消索,脈象沉細無神。其水溢高原,致生枝節,暫擬水火既濟法,以冀舌和為妙。雅連 蓮子心 童便 乾...
二十二、耳(案1)脾元不足,肝木乘之,加以水虛不能涵木,肝木愈旺,致耳竅疼。氣機不和,納穀不香,大便塞難。方書云:九竅不和都胃氣也。擬清肝胃之火而運肝陽。麥冬 桑葉 山梔 橘皮 佩蘭葉 生地 丹皮 石斛 穀芽 鮮枇葉
二十三、乳(案1)素本肝腎不足,自客秋肝鬱不舒,兩乳結核。辰下右乳雖消,左乳起於二月,脈象弦細且滑。速當自開懷抱,庶可與藥餌兼功。蕎麥 歸身 柴胡 白芍 牡蠣 金萱花 昆布 木瓜 貝母 橘皮絡 香附(案2)乳房乃肝腎地面,操勞悒鬱,令肝氣內橫,順乘陽明,左乳筋脹空硬,氣機似覺不利,但氣血稽留,恐壅而為癰。速宜戒怒遠煩,佐以藥餌,冀其內消為妙。香附 當歸 茯苓 橘核 丹皮 鹿角尖 貝母 白芍 ...
二十四、鼻(案1)腦漏多年,仍辛苦勞碌,風寒乘虛而入骨空。頭元偏痛,筋脈牽掣不利,鼻竅滲涕較甚,清陽不升,濕濁愈重。近來舌本強硬,精神疲睏,穀食減納,舌苔腐膩,脈象浮虛。浮則為風,虛則氣虛,能於安閒慎風邪,冀其永年而已。西洋參 黃耆 黃連 防風 柴胡 羌獨活 於術 半夏 甘草 白芍 苦丁茶 鉤藤 茯苓 澤瀉 橘皮(案2)勞力氣滯,脘痛吐酸,兼之膽熱移腦,浸年鼻淵。擬二陳、左金合蒼耳散法為治。...
二十五、瘰癧(案1)少陽膽汁不足,厥陰肝熱上升,耳後結核,是屬瘰癧之象。以逍遙散加味緩圖之。歸身 生牡蠣 白芍 茯苓 甘草 柴胡 橘皮絡 松羅茶 大貝 元參 杏仁(案2)體豐氣虛,多濕多痰,心悸頭眩,時寒時熱。五年前肝鬱不舒,右耳結成瘰癧。近來漸多凝聚,微熱作痛,有外潰之勢。擬方先期止痛。昆布 殭蠶 牡蠣 制乳、沒 柴胡 香附 白芍 茯苓 烏飯葉 鬱金 海藻 海粉 元參 貝母 金萱草 歸身 ...
二十六、眼(案1)素本水不涵木,肝火過旺,加以外風觸動,遂致右目紅瘀,白翳已滿黑睛似魚胞。右頭角及眉稜皆痛,不能安臥,脈象弦數,口中作苦。擬方先望頭痛速止,可保無虞。蔓荊子 茯神 橘絡 牛蒡子 蟬衣 草決明 殭蠶 前胡 荷葉筋 燈草 石決明 杏仁 歸尾 石燕子
二十七、積聚(案1)癖積日久,現因勞過盛而發,致寒熱往來,兩脈弦數,大便秘結。擬大柴胡法,取其解表通里,以冀通則不痛。柴胡 白芍 枳殼 厚朴 甘草 黃芩 半夏 大黃 赤苓 生薑(案2)瘧母多年,即《難經》名曰肥氣,胸膛已佔大半。近來鬱怒動肝,絡血外溢,去血頗多,營分大虧,致心悸頭眩,身倦膚黃,脈象弦澀。擬柔肝和營,仍須戒怒遠煩,方免絡血復溢。白芍 牡蠣 丹皮 遠志 柏子仁 當歸 木瓜 茯神 ...
二十八、肝氣(附肝鬱)(案1)七情不適,鬱勃於內,致肝失調達之性,脾失上升之權。胸脘阻塞,氣滯濕凝,脈象弦滑。速宜安閒勿勞,佐以藥餌,方見功效。蘇梗 川樸 玉金 佩蘭葉 佛手露 半夏 青皮 廣皮 香附子(案2)肝鬱夾痰,互凝中焦,致上下不交而痞象成。脹痛並見,須噦吐痰涎或噯泄方舒,兩脈弦滑。倘再操勞鬱怒,有中滿痰膈之虞。枳實 冬朮 橘皮 香附 厚朴 萊菔子 鬱金 半夏 蔻仁 芥子 蔞皮 枇杷...
二十九、肝脹痛(案1)肝木侮土,支飲入絡,左脅痹痛,脘腹膨脹,面色痿黃,穀食少進,脈象弦細。再延有土敗木賊之虞,擬方徐圖,戒怒遠煩為要。茯苓神 半夏 木瓜 竹茹 於白朮散 蔻衣 川樸 朴硝 砂衣 乾絲瓜絡 蒺藜 橘皮 防己 佩蘭(案2)火不生土,木來乘之,土濕內困。肝病善痛,脾病善脹,脹痛並見,肝胃不和也。大便間或溏瀉,濕氣下行,脈象沉弦而滑,怡情善調可愈此疾。白芍 牡蠣 防己 甜瓜子 佩蘭...
三十、胃痛(案1)胃痛直犯心胞,加之伏邪內動,致寒少熱多,舌黃口渴作噦,脘腹結拒而痛,痛甚肢麻昏厥,倘加呃逆,則難以為力也。豆豉 金鈴子 川樸 乾薑 甘草 半夏 延胡索 黃連 山梔 茯苓 黃芩 鬱金汁 杷葉(案2)恚怒傷肝,肝氣橫逆,右脅牽腰痹痛,心下亦痛,胃受其戕矣。擬疏泄法治之。白芍 烏藥 沉香 金鈴子 枳殼 青皮 鉤藤 橘絡 延胡索 茯苓 寄生(案3)痛當心位,肝氣犯胃之證也,擬烏沉飲...
三十一、腰痛(附腹痛、脅痛、腿痛)(案1)濕鬱化熱,襲入奇經,故季腹下及兩腿胯滲入大腸,肛門裂痛後墜,苦不可言。胸中懊惱,穀食懶進,煩熱熏蒸。前曾赤白帶下,味兼腥穢。痛甚肢冷,脈象沉弦。再延防其胃氣大傷,致生枝節。絲瓜絡 甜瓜子 茯苓 瓜蔞皮 旋覆花 天仙藤 皂角子 橘皮絡 半夏曲 煨葛根 松子仁 滌飲散 甘草 郁李仁 木防己(案2)寒濕內伏,腹痛雖稀,寒熱不清,舌黃口渴,脈弦自汗。擬烏梅丸...
三十二、腫脹(案1)肝木橫行剋土,土虛不能制水,水飲痰熱交致於中,悸稍遜而未平,脹前而尤甚,脈滑而弦。肢腿浮腫,已有單腹之虞,再擬一方,以冀挽回。於術 木瓜 大腹皮 廣皮 半夏曲 防己 芒硝 冬瓜子皮 茯苓、神 建澤瀉 竹茹 杷葉(案2)患瘧三年,脾胃交虧,肺氣亦傷。寒濕據中宮,遍身瘡痍,面浮肢腫,脘腹膨大,臍突筋露,腹脹已著。深慮水溢高原,有肺脹歧變,擬方以盡人力。苓皮 半夏 澤瀉 橘皮絡...
三十三、痞滿(案1)肝氣上升,胃鮮下降,兼之暑濕困脾,中州痞塞。穀食不思少納,亦屬不運。脈象弦澀,茲當開痞,擬仲聖瀉心法,取其降陽和陰,佐以宣濕為治。半夏 乾薑 赤苓 通草 瓜蔞皮 黃連 黃芩 廣皮 滑石 枇杷葉(案2)肝胃氣滯,滯久聚痞,脘中作痛,營衛兩虛,為寒為熱,脈象弦澀。治之不易,徐圖可也。當歸 柴胡 茯苓 金鈴子 香附子 白芍 甘草 枳殼 雞內金 延胡索 冬朮 蔻仁(案3)三瘧陷陰...
三十四、噎嗝(案1)古稀已外,正陰交虧,加以鬱勃於中,肝橫胃逆,肺失下降之令。致氣痰作阻,膺胸痞結,上不得入,下不得出,有陰枯腸結之患。茲擬辛通滑潤之劑,以觀進退。薤白頭 半夏 鬱金 川楝 橘紅 地慄 瓜蔞皮 杏仁 貝母 元胡 水母(案2)痰飲咳久,肺虛失其治節,加以操勞悒鬱,肝木橫行無忌,阻塞賁門之脂,已成噎症。能予安閒調理,庶幾帶病延年。天冬 阿膠 乾薑 細辛 甘草 枇杷葉 百合 半夏 ...
三十五、嘔吐噦(案1)肝強脾弱,水穀不運,遇煩勞鬱怒,則脘中氣逆作嘔,頻仍便瀉。方適日晡作熱,已延日久。藥餌固難霍效,且戒怒遠煩為要。橘皮 枳實 石斛 白蔻仁 茯苓 半夏 白朮 青皮 省頭草(案2)肝胃不和,氣逆胸脘脹悶,噦吐痰涎酸水,擬左金合疏泄法治之。吳萸 橘皮 白朮 石斛 佩蘭葉 雅連 半夏 枳實 茯苓 枇杷葉(案3)肝虛伏飲,咳嗽上氣,加以肝木犯胃,胸脘脹痛,咳嘔酸涎,癸水數月不至。...
三十六、虛損(附勞證)(案1)久咳不已,肺虛不能下蔭於腎,腎虛子盜母氣,以致營衛兩虧。寒熱往來,遺泄頻頻,兩脈虛弦,勞瘵已著。擬金水同治,多酌明哲。西洋參 麥冬 熟地 萸肉 旱蓮草 白毛燕 霞天曲 五味 山藥 天冬 女貞子(案2)由子嗽延及產後,更加亡血過多,營衛兩虧,即上損從陽,下損從陰。近來寒熱不止,咳逆無休,側眠食減,肌肉消瘦,脈象虛弦而數。損怯之勢已著,擬金匱麥冬法,以盡人力。洋參 ...
三十七、吐血(附咳血、衄血)(案1)素本氣滯血瘀,加以暑濕傷絡,絡動血溢,脈象弦細,擬方徐圖之。生地(大黃炒) 貝母 桑葉 旋覆花 茶花 藕節 杏仁 丹皮 橘絡 側柏葉 新絳(案2)陽絡受傷,血隨火溢,咳逆肺氣受戕已延二年。嚮應節發,時有夢遺。脈尚細軟與症相合。惟近值夏至大節,不可不預為防之。百合 沙參 白芍 石斛 旱蓮草 秋石 冬花 生地 茯神 甘草 白茅根(案3)脾濕年久,已屬痼疾。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