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瘧疾
(案1)證本子母瘧,已經兩月。正虛不能敵邪,出與陽爭則熱,入與陰爭則寒。口乾咳逆,痰少沫多,舌白膩,小溲清黃。當此人虛證實,殊屬棘手,擬方速解乃吉。
柴胡 茯苓 杏仁 甘草 川貝母 白芍 黃芩 半夏 丹皮 烏梅 枇杷葉 桂枝 桑葉 鱉甲
(案2)伏邪化為間日瘧,虛人得實證矣。今擬仲聖法補正驅邪,但舌苔轉黃,口乾喜飲,大便不實。此為濕化為熱,再合一甲煎法治之。
小柴胡加 東白芍 牡蠣 老米 烏梅 菊花炭 澤瀉 竹茹 (井河水煎)
(案3)濕困脾土,發瘡不透,加以風寒客於募原,致成二瘧。由瘡傷正,濕邪更不內化,穀食減納,胸脘膨脹,再延日久,慮成單腹。
紫胡 半夏 草果 白朮 赤苓 生薑 桂枝 黃芩 厚朴 甘草 腹皮
(案4)久痢脾腎兩虧,復感新涼轉為三陰瘧疾。兩脈弦細,擬合和解扶正法治之,速解乃吉。
柴胡 黃芩 白芍 赤苓 枳殼 半夏 沙參 枇杷葉 橘皮絡 甘草
復診:加澤瀉、知母、老米、西洋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