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調經(附帶下、崩漏)
(案1)氣為血之帥,肝鬱不舒,氣為之滯,血亦為之瘀矣。天癸過期而少,脹痛並見,胸中嘈雜,噯氣頻來。擬溫通法為治,氣行血亦行也。
烏賊骨 茜草 白芍 茯苓 柴胡 雞血膏 當歸 蘇梗 川樸 半夏 香附子 月月紅
(案2)肝虛氣滯,癸水不調,或至或不至,來時又暴湧不已。經過帶下綿綿,腹痛腰痠,少寐多汗,衝任督帶,奇脈交傷。若不安閒調理,恐他日經漏成崩,經閉成蠱。
白芍 茜草 杜仲 烏賊骨 浮麥 紅棗 牡蠣 琥珀 蒺藜 柏子仁 茯神
(案3)女以肝為先天,月水全賴肝經條達,方能按期而來。此時肝虛氣滯,胸脘為脹為痛,營衛不和,乍寒乍熱,腰膂酸楚,脈象弦數。速宜靜養調治,再延有損怯之虞。
八味逍遙加桑寄生
(案4)肝虛氣逆,胸脘脹痛,癸水先期而至。骨中燒熱,熱甚則口鼻出血,防其倒經。
當歸 柴胡 丹皮 生地 地骨皮 白芍 茯苓 山梔 牛膝
(案5)肝虛氣滯,胸脘脹痛,土受木製,陽明隸於血海,癸水不循序流行,已延十餘年之久。慮難孕育,能於安閒靜養,庶得與藥餌兼功。
烏賊骨 石斛 當歸 香附 白芍 小胡麻 澤蘭葉 元胡 茯苓 琥珀 金鈴
(案6)癸水先期,脹而不行。仍宜利肝調氣,佐通血絡。
當歸 香附 琥珀 元胡 胡麻 白芍 橘皮 丹參 烏藥
(案7)女以肝為先天,肝陰不足,骨蒸起於童年,癸水來而復閉一載之久。脘腹脹痛,內熱熏蒸,咳逆痰多,慮成勞蠱,方候高酌。
桑葉 丹皮 生地 杏仁 貝母 烏賊骨 當歸 白芍 香附 茜草 鱉甲
又服破血金丹、保真膏。
(案8)經頻帶下,肝脾既失統藏,任帶又疏約束,而心落落,頭目眩暈,肉瞤筋剔,左肢麻痹。夢寐不安,其為肝膽內蘊痰熱,奇經不和可知,脈象弦滑。症勢多歧,用藥殊難,擬方候酌。
磁石 白芍 半夏 瓜蔞霜 白石脂 丹參 甘草 竹茹 夜交藤 秫秫米 茯苓神 橘皮、絡 蔻仁
(案9)產育致虛,虛未來復,已二年之久。此時血不養肝,肝虛氣滯,右脅聚瘕為脹為痛,穀食難容,近日骨中燒熱,自汗盜汗,帶下無休,便燥下血。陰陽虧極,損怯已著,擬大補陰法,以觀進退。
知母 生地 洋參 石斛 茯神 浮小麥 黃柏 龜板 麥冬 白芍 紅棗
(案10)由去歲產育,赤白帶下不止,腰脊酸楚,下焦八脈已傷,慮成損怯。
西洋參 芡實 紫石英 杜仲 牡蠣 沙苑子 熟地 赤石脂 茯苓 當歸 桑螵蛸 白芍
(案11)從產後患伏邪,正陰交傷,下焦空虛未復,致帶下無休。衝脈伏寒,加以肝木不主疏泄,脘腹患脹作痛,痛甚則腸鳴便泄,穀食不運,得噯方舒,脈象虛弦。擬方溫通奇脈。
當歸(小茴香拌炒) 參鬚 茯苓 枸杞子 白芍 石斛 木香 沙苑子
(案12)帶下如注,方書謂之白崩。八脈交傷,治之不易,徐圖可也。
桑螵蛸 白蓮心 牡蠣 茯神 沙苑子 元武板 遠志肉 芡實 龍骨 東洋參
(案13)經漏日久,肝脾兩傷。土虛不能治水,水漬皮膚,腫脹並見。詢癸水仍淋漓不止,須防下虛上實,有脹滿之變。
當歸 穭豆衣 木瓜 丹皮 東洋參 白芍 甜冬朮 甘草 牡蠣 冬瓜皮 茯苓
(案14)漏久仍防暴行,八脈無權,慮難調治,再擬益氣攝陰之劑,得效乃吉。
東洋參 熟地 元武板 沙苑子 紫石英 赤石脂 白芍 桑螵蛸 山萸肉 杜阿膠 朱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