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產育
(案1)胎前腫脹咳喘,脾肺已傷。茲產過四朝,復加風寒內伏,致寒濕注於大腸,腹痛為瀉,遍體惡寒,心中若悸,有難名之狀,謹防暴變。
桂皮 冬朮 甘草 西洋參 赤苓 炮姜
(案2)小產後去血過多,血虛頭眩,胸次不暢,穀食懶進,擬歸脾加減。
黃耆 當歸 洋參 茯神 遠志 酸棗仁 橘皮 甘草 菊花 桑葉 石斛 桂圓肉
(案3)伏暑兼有胃痛,致傷胎元,刻下三朝,惡露內停,腹脘仍脹痛,謹防瘀血上衝,昏呃暴變。
歸尾 紅花 蒲黃 五靈脂 金鈴 琥珀 桃仁 半夏 黃芩 蘇木屑 元胡 荷梗
(案4)產後兩月,癸水淋漓不止。新涼引動伏暑,寒熱氣粗,神志不安,目上視,唇舌動,內風已起,謹防痙厥暴變。
桑葉 杏仁 藕荷 羚羊角 鉤藤 茯神 蘇梗 益元散
(案5)產後氣血兩虧,風寒襲入,致寒熱往來,咳逆心虛。擬桂枝新加味治之。
桂枝 杏仁 甘草 生薑 西洋參 白芍 橘紅 茯神 大棗
(案6)產後食傷脾土,兼之氣血皆瘀,胸痞脹硬,腹中串脹作瀉。擬消補兼施之劑,漸解乃吉。
橘皮 半夏 赤苓 於術 白蔻仁 厚朴 枳殼 澤瀉 神麯 大腹皮
(案7)患由胎前咳喘並見,曾經調治已愈。及產後兩月餘,咳喘復作,加以身腫腹大,飲食不思,脾胃兩虧,濕邪太重。姑擬一方,以盡人力。
花蕊石 苓皮 防己 乾薑 五加皮 砂、蔻衣 杏仁 橘皮 五味 大腹皮 冬瓜子 半夏
(案8)產後受涼停瘀,寒熱腹痛不已。先擬五積散加味為治。
官桂 當歸 白芍 桔梗 蒼朮 川芎 枳殼 香附 雪酒
(案9)胎前咳逆帶紅,延及產後,陰分大傷,熱自內生,五旬未已。新加暑邪身熱,大便泄瀉。刻下邪少虛多,正氣亦傷,脾土亦虧,脈象細數無神。慮由暑盛而成損怯。
活鱉甲 牡蠣 茯苓 知母 天花粉 菴䕡子 丹皮 桑葉 粳米
(案10)頭眩耳鳴,心搖如懸,驚恐憂懼,多疑善慮,多食善飢,兩脈虛弦而滑。均由產後致虛,真陰未復,肝陽化風,脾濕化飲,證情迭出,變幻無常,擬方緩圖之。
白薇 橘皮絡 八楞麻 蒺藜 絲瓜絡 防己 茯神 於術散 杏仁 秫米 天麻 半夏 絡石藤 貝母 荷葉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