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之医案三十五、嘔吐噦

清·江泽之
来源:江泽之医案

三十五、嘔吐噦

(案1)肝強脾弱,水穀不運,遇煩勞鬱怒,則脘中氣逆作嘔,頻仍便瀉。方適日晡作熱,已延日久。藥餌固難霍效,且戒怒遠煩為要。

橘皮 枳實 石斛 白蔻仁 茯苓 半夏 白朮 青皮 省頭草

(案2)肝胃不和,氣逆胸脘脹悶,噦吐痰涎酸水,擬左金合疏泄法治之。

吳萸 橘皮 白朮 石斛 佩蘭葉 雅連 半夏 枳實 茯苓 枇杷葉

(案3)肝虛伏飲,咳嗽上氣,加以肝木犯胃,胸脘脹痛,咳嘔酸涎,癸水數月不至。速宜戒怒遠煩,冀其漸解乃吉。

桑葉 麥冬 半夏 赤苓 鮮石斛 丹皮 苡仁 橘紅 甘草 枇杷葉

(案4)飢飽勞力,致傷肝胃,胸脘串痛甚劇,嘔吐酸涎。已經日久,難以霍效,擬方徐圖之。

白芍 香附 金鈴 蔻仁 半夏 益智仁 青皮 石斛 元胡 茯苓 山梔 佛手露

(案5)肝胃不和,脹痛嘔吐,甚則食入反出。脈象細滑,若不調治,有反胃之虞,擬不換金正氣法合左金以佐治之。

茅朮 川樸 蘇梗 茯苓 半夏 煨姜 陳皮 甘草 烏梅 鬱金 吳萸 黃連

(案6)瘕痞串痛較定,嘔吐嘈雜未平。酉時氣血注於腎,腎者胃之關也。每屆酉時噦嘔嘈雜較重,其為土敗無疑。甚則數日吐出完穀不化。《經》云:四時百病以胃氣為本。又云:得谷者昌。但病延日久,正氣大傷,納穀甚少。漸近春分大節,加意提防為要。客途未便,返棹為宜。

白朮 川貝 沙參 川椒 伏龍肝 麥冬 木瓜 茯苓 橘皮 烏梅 生薑汁 石斛 半夏

(案7)《經》云:胃乃衛之本,脾乃營之源。肝陽擾胃,濕痰困脾,遂乃營衛不和,時寒時熱,噦吐頻作,頭目不清,身倦神疲。脈象細滑,擬方徐圖之。

半夏 煨姜 赭石 伏龍肝 荷蒂 茯苓 烏梅 橘皮絡 紅棗肉

(案8)肝氣犯胃,胃失下行之順,噦吐涎沫,脈象弦滑,若不速圖,有反胃之虞。

西洋參 赤苓 烏梅 竹茹 制半 川椒 黃連 白蜜 長流水煎。

(案9)體質素虛,陰陽失職,脾虛胃弱,非一日矣。夏秋以來,感受外邪,愈而復作,已經四次,吐瀉不已。辰下風寒雖解,嘔吐未止,手足蠕動,脈象細濡,防其嘔久胃傷,致生枝節。擬用附子粳米湯,獲效乃吉。

附片 高麗參 半夏 粳米 粉甘草 南棗

(案10)閱來恙情中虛,濕熱之體,病由木火刑金,而成大衄,得清營甘寒之劑,鼻血雖止,陽絡已經大傷。《經》云:陽絡主胃,陰絡主脾。脾胃互相表裡。土虛肝木來乘,致飲食難進,胸悶作噦,腹痛便溏,溺少墜脹。加以血後營液未復,現心悸不安,寐不成寤。年老二氣俱衰。當此中州失其轉輸,恐難久恃,泐此謹覆。擬戊巳湯加減,然否請政。

東洋參 赤茯苓 留白陳皮 土炒木瓜 夜交藤 炒白芍 白扁豆衣 金釵石斛

白晚米飯糰一致,用荷葉一張包好,煎湯代水。

(案11)肝強脾弱,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蓄而為飲。食入不運,每早脘中嘈雜,噦吐苦水。但脾脈連屬於腎,腎為胃關,遺滑頻見,怠惰嗜臥,日晡潮熱。先理肝脾,佐以攝腎。

於術 橘皮 益智仁 赤苓 菟絲子 甘草 半夏 沙苑子 石斛

二診:加木瓜、白芍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