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胃痛
(案1)胃痛直犯心胞,加之伏邪內動,致寒少熱多,舌黃口渴作噦,脘腹結拒而痛,痛甚肢麻昏厥,倘加呃逆,則難以為力也。
豆豉 金鈴子 川樸 乾薑 甘草 半夏 延胡索 黃連 山梔 茯苓 黃芩 鬱金汁 杷葉
(案2)恚怒傷肝,肝氣橫逆,右脅牽腰痹痛,心下亦痛,胃受其戕矣。擬疏泄法治之。
白芍 烏藥 沉香 金鈴子 枳殼 青皮 鉤藤 橘絡 延胡索 茯苓 寄生
(案3)痛當心位,肝氣犯胃之證也,擬烏沉飲治之。
臺烏藥 伽南香磨汁 煨姜 紅棗
(案4)肝胃氣痛,痛久聚瘀。每痛得鼻血則平,近來鼻血不衄而痛勢較重。茲宜宣絡化痰。
歸尾 桃仁 白芍 九香蟲 鹿角汁 茯苓 川楝 新絳 元胡索 佛手露 鬱金
(案5)素有胃氣,今遇感而發,痛不思食,背冷如冰,硬如石。擬方應手乃吉。
當歸 柴胡 五靈脂 香附子 橘絡 白芍 丹參 延胡索 伽南香
兼服九氣丹七粒,津液送下。
(案6)血不養肝,肝氣橫逆,脾土受侮。脘痛作噦,脈象沉細。延及年餘,痛久入絡。擬柔肝和脾合消瘀法治之。
鹿角汁 木瓜 蒺藜 鬱金 五靈脂 旋覆花 沙參 茯苓 半夏 省頭草 新絳
(案7)肝胃氣痛 嘔吐苦水。擬寒熱平調法,漸解乃吉。
黃連 桂枝 沙參 金鈴子 橘皮 乾薑 半夏 白芍 延胡索 甘草 杷葉
(案8)肝氣犯胃,月餘不平,痛而兼噦,營衛致虛。勿以淺視,慮其痙厥歧變。
半夏 橘皮 金鈴子 烏藥 當歸 白芍 元胡 香附子 甘草 赤苓 柴胡 沉香 枇杷葉
(案9)胃痛聚瘕,難以霍效。
金鈴子 鱉甲 香附子 橘皮 川厚朴 延胡索 白芍 鬱金 甘草 佩蘭葉
(案10)胃痛聚瘀,瘀去復聚,脘中阻脹刺痛,仍防外溢暴湧,戒怒遠煩為要。
白芍 木瓜 丹皮 歸尾 桃仁 參三七 金鈴 元胡 橘皮 藕節 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