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医案
ABUIABACGAAg2MmQwAYooNq-igEwwwM4_gQ

《顾氏医案》‌是由顾氏撰写的一部中医医案集,包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医学见解。顾氏在治病时灵活运用方剂,注重调养正气,同时也不忽视攻邪,尤其在治疗邪气胶结之证时,反对滥用滋补,而是以健脾胃、舒中土为首要任务‌。《顾氏医案》不仅在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还蕴含了历代医家的精辟学术理论与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对这些抄本的系统整理研究,可以拓展治疗的思路,丰富治疗方法‌。作者顾文垣,清代一位多才多艺的医家。他的医案集内容详实,涵盖了各种疑难杂症,读来让人感受到他对医学的热爱和对患者的责任心。

顾氏医案
一、女科時症門(二百四方)(案1)女,產後彌月,形凜身熱,津津汗出,脈細濡數,來去靡定,舌紅渴飲。此因營陰內虧,冬令過暖,溫邪襲匿於痰中,相交為患。治法和陽化溫,清降痰氣。炒桑葉 青竹茹 製半夏 南花粉 炒丹皮 雲茯苓 炙橘紅 川石斛女,寒熱互作,有汗不止,渴飲舌絳,脈濡空軟,痰吐不爽。產後陰分本虧,冬溫挾痰內伏,營氣不與衛氣和諧,若再纏綿不已,恐致陰傷風動。擬和陽益陰化溫除痰,陽旦、溫膽、...
二、瘧疾門(二十四方)(案1)瘧用截止乃致壯熱一晝夜。弄巧成拙,可笑可笑。二陳湯去甘草,加杏仁、川樸、柴胡、桂枝、黃芩(案2)深秋一瘧,藥難奏功。鱉甲(五兩) 龜甲(七錢) 穿山甲(七分)(案3)日瘧轉間,邪伏愈深,何拔松之有?二陳湯 黃芩 柴胡 鱉甲 姜 棗(案4)帶瘧煩勞,遂為瘧癆。藥餌難治,當即歸養。歸芍異功散 姜 棗(案5)不能忘情,瘧止又來。四獸飲(案6)瘧用截止,經至即止,舌絳煩...
三、痢疾門(十八方)(案1)女,伏邪痢疾,慮其妨胎。白芍 黃芩 白朮 桔梗 黃連 炙草 枳殼 荷蒂(案2)伏邪為痢,纏綿五旬,近因寒熱而痢頓減,脈細數,唇紅舌白,形削色㿠。暑去濕存,中陽式微矣。急急扶正,惟恐不及。補中益氣湯(案3)脾腎兩虧,痢紅不痛。黑地黃丸加地榆(案4)久痢腹痛,舌白,穀食艱運。濕熱下著,中氣大虧。白朮 炙草 木香 白芍 炮姜 茯苓 川連 楂炭又方:白頭翁湯加木香、炮薑、...
四、肝火、肝風門(三十四方)(案1)心腎陰虧,肝陽上旋。制洋參 元武板 酸棗仁 淮山藥 淡天冬 鹿角霜 雲茯苓 大熟地 左牡蠣 女貞子(案2)腎肝陰虧,水不涵木,風動挾痰混擾,氣根不固則喘。治宜滋腎養肝,熄風化痰,燥熱剛劑與病相左。熟地 橘紅 牡蠣 竹瀝 天冬 阿膠 白芍 淮麥 川貝 茯苓(案3)濕熱蘊蒸肌表,遍體發瘰瘙癢。高年腎真下虧,風陽上旋眩暈。細生地 桑皮 米仁 石決明 白芍藥 丹皮...
五、痰門(二十一方)(案1)肝風痰火擾亂神明。羚羊角 石決明 橘紅 薑汁 鉤藤鉤 川貝母 竹瀝(案2)脾虛生痰,木火擾胃。丸方:於術 半夏 川樸 茯苓 陳皮 川連 竹瀝為丸。(案3)內風痰中衝擾。羚羊角 石決明 膽星 薑汁 鉤藤鉤 天麻 竹瀝前診付藥十劑,才越三日,又來問治,如此性急,因何病纏半載,今且服完前藥四劑,接近指迷茯苓丸一月再診。痰之為病,莫作怪治。三子養親湯合二陳湯去甘草,加天竺...
六、肝氣門(三十三方)(案1)肝邪犯胃,寒濕困中。吳茱萸湯加白芍、茯苓、甘草(案2)心緒不寧,氣火流入小腸,不通則痛。宜宣通腑陽之郁,不可溫,不可攻。烏藥 山梔 木香 木通 赤芍 赤苓(案3)病後邪伏不清,元不復反,煩勞以致肝氣逆胃,不飢不便,色脈皆虛。若不進谷,何恃而不恐?左金丸(青果二枚泡湯送下)(案4)陽虛陰痹,氣阻痰凝。桂枝湯合二陳加瓜蔞、薤白(案5)胸膺掣痛,經久不愈,必有痰濁凝阻...
七、疝氣門(三方)(案1)肝疝痛脹,溫氣苦泄不效,勢屬難治。天真丸(錢半) 開水下。(案2)陰絡受寒,氣與濕痹。當歸四逆散加川斷肉、杜仲、金毛狗脊,去棗(案3)痛在臍下,形寒怯冷,脈數,舌乾白,春寒襲入厥陰,深慮發厥,與仲聖方。當歸四逆散 桂枝 白芍 細辛 甘草 木通 大棗
八、喘門(五方)(案1)氣不歸根,喘塞不得臥,最有虛脫之慮。病人前不便直言。都氣丸(—兩) 紫石英(—兩)絹包同煎,衝入沉香末五分。(案2)肺有風寒,兼受秋風,喘急不已,慮其驟脫。桂枝湯合麻杏石甘湯(越婢意)(案3)怒則氣喘,驚則氣亂,若不歸根,則神明散失。都氣丸 龍骨 牡蠣絹包同煎,入沉香末小匙。(案4)三陰並虛,氣不歸根,食少事繁,孔明年紀。金水六君煎加紫沉香(案5)本有喘哮,更受嚴寒,...
九、中風門(九方)(案1)偏中在左,最怕悠悠忽忽而脫。六君子加天麻、殭蠶、竹瀝、薑汁(案2)痰濁困中,真陽欲脫,理之棘手。白通湯加竹瀝、薑汁(案3)已成癱瘓,藥難奏功,勉給一方,不必再來。生地 鉤鉤 橘紅 當歸 石決明 竹瀝 白芍 天麻 薑汁(案4)陰虧,風襲陽明經絡,內風竊動,而為類中之象,不是小病。治風必兼養陰化痰,前恙姑置勿論。生地 鉤鉤 橘紅 薑汁 羚羊角 天麻 石決明(案5)廉泉穴...
十、痹痿門(二十四方)(案1)脾腎兩虧,筋骨痿弱。健步虎潛丸 鹽湯送下。(案2)幼年陰虧腎熱,家富過分溫飽,醫藥雜投,熱補弄成骨痿,可發一笑。大補陰丸(案3)氣血皆虛,肝陽化風內煽,恰至冬至大節,陡然昏暈神迷,右肢不用,脈細滑數。此偏中也,七日以內,謹防昏厥汗越,非指日可愈者,不敢泛視。陳皮 石決明 竹瀝 於術 半夏 遠志肉 薑汁(案4)類中口眼歪斜。陳皮 天麻 半夏 於術 菊花 鉤鉤 殭蠶...
十一、黃疸門(二方)(案1)積勞陽傷,濕鬱不化,脘脹膚黃,治之非易。茵陳五苓散加附子(案2)陽微之體,濕熱困中,發黃晦暗,恐變黑疸。茵陳五苓散加附子
十二、郁門(二方)(案1)氣鬱血熱,肝藏偏勝,與之和養,使各得其平。生地 山梔 白芍 香附 丹皮 柴胡 川芎逍遙合越鞠意(案2)憂鬱傷肺,從革作辛也。白芍 天冬 牡蠣 茯苓 甘草 生地
十三、勞怯門(二十二方)(案1)十九年矣,猶有童疾,天癸不至,痧癆成矣。藥所難治,且以飲食消息之。三仙粥(案2)當知夕陽在山,何必再來問治?八仙長壽丸(案3)五勞七傷,草木難治。河東大造丸(案4)陰虧腎熱,筋骨凸起,損證之見端也。急急保真,庶或可救。大補陰丸(案5)童勞已成,云何無事?秦艽 前胡 紫菀 甘草 鱉甲 川貝 桑葉 銀柴胡 茯苓 歸身(案6)努力太過,陰絡受傷。此人自為之,非天生之...
十四、咳嗽門(附:肺癰 十一方)(案1)咳而欲嘔,其病在胃。竹茹 杏仁 川貝 茯苓 金斛 米仁 麥冬(案2)酒濕,秋燥爍金,痰咳經久不愈。葦莖湯加枇杷葉、川貝、麥冬(案3)久嗽痰腥,肺癰之象。清燥救肺湯去人參、阿膠、甘草(案4)深秋風燥傷肺,咳嗆痰血,誤食豬肺,斂邪牢固,弄巧成怯症,好事者為之也。葦莖湯加川貝、湖藕(案5)風傷皮毛,熱傷血脈,咳吐痰血,氣腥,恐成肺癰。葦莖湯加地骨皮、川貝母、...
十五、吐血門(二十方)(案1)勞役奔走,震動陽絡,咯血匝月,近因秋燥上干,咳嗆咯痰。仿喻西昌法。清燥救肺湯(案2)陰虧秋燥失血。清燥救肺湯去石膏,加湖藕、梨肉(案3)咳嗽傷肺絡,屢屢失血。山藥 麥冬 紫菀 川貝 生地 鮮生地 款冬花 杏仁 沙參 地骨皮(案4)陽絡傷血從上溢,陰絡傷血從下滲,上下失血,陰分大虧。大補陰丸加洋參、阿膠、血餘、藕節(案5)衄血屢發,天癸不至。玉女煎加梔子、丹皮(案...
十六、腫脹門(十七方)(案1)足腫腹脹,筋見臍凸,舌白、脈沉細。此虛臌也,急切難治。附子理中湯(案2)慳長本是癆名,今足腫腹脹,大筋見臍突,且兼膨脹,將何療治?五苓散加姜皮、大腹皮、桑皮(案3)內傷飲食,外感風寒,單腹脹,最恐驟變。柴胡 葛根 莪朮 黃連 麻黃 山稜 半夏 神麯(案4)脾腎陽虛,水濕浸漬,浮腫下甚,神倦脈微,最易虛脫。真武丸(案5)風水皮水,音啞短氣,治在上焦。桑皮 連皮杏仁...
十七、噎膈門(十一方)(案1)痰氣噎膈。薤白汁 竹瀝 藕汁 黃牛乳 薑汁 枇杷汁(案2)酒濕薰蒸肺胃,久久漸成膈症。旋覆花 陳皮 枇杷葉 竹瀝 雞距 半夏 杏仁 薑汁(案3)陽虛氣痹,防其噎膈。旋覆代赭湯加枇杷葉、蓽澄茄(案4)氣血痰火阻結,上關下格,理之棘手。旋覆花 橘紅 乾薑 紫菀 制軍 單桃仁 半夏 降香 柏子仁(案5)嗜酒,中氣自虛,痰濕痹阻賁門而成膈症,理之非易。旋覆花 桃仁 陳皮...
十八、噯噫、痞塊門(四方)(案1)怒則氣上,驚則氣亂。旋覆代赭湯(案2)臍腹起痞有形,略偏於左,脈細數,左弦右軟,舌苔干質。高年氣血兩衰,思慮傷脾,鬱怒傷肝,乃為中虛氣痞之症,理之諒非易也。於術 黃連 白芍 沉香 炙草 肉桂 牡蠣 茯苓(案3)飢飽失時,中虛氣痞。旋覆代赭湯(案4)過分香燥克消,因致中虛氣痞。旋覆代赭湯
十九、不食、不寐門(五方)(案1)此腎開胃閉,若培中則胃愈窒,當從下補。熟地 菟絲子 陳皮 沉香汁 萸肉 茯苓 石英(案2)寤言不寐,膽胃不和。溫膽湯加石英(案3)陽蹻脈滿,令人不寐。黃連溫膽湯(案4)膽熱不寐,虛煩自汗。溫膽湯加棗仁(案5)心脾陰虧,徹夜無寐,便溏食少,肝火閃爍,嘈雜噁心,自汗。黑歸脾湯加黨參、川連。
二十、癃閉、腸痹門(四方)(案1)氣陷小便不通。補中益氣湯,外用大蒜梗煎洗。復診:六味湯加益智、黃柏。(案2)心主無為而治,小腸代心行事,有所鬱而氣痹。治當宣通腑陽。烏藥 赤芍 赤苓 木香 木通 赤小豆(案3)病逾百日,身熱來去靡定,脈數舌絳,小便數欠。此屬童年陰虧,濕熱癃閉州都所致,氣化失司。法當養陰利濕,使其熱從小便而出。豬苓湯
二十一、遺泄門(二方)(案1)二氣交虛,精神失守。黨參 天冬 牡蠣 熟地 白芍 川柏 茯神 龍骨 山藥(案2)恐則精卻,神志失守。熟地 丹皮 茯神 棗仁 山萸 山藥 龍骨 遠志
二十二、泄瀉門(五方)(案1)脾腎兩虛,濕困中焦。於術 茯苓 木香 山藥 炙草 乾薑 陳皮 菟絲(案2)形寒身熱,一載有餘,便溏,脈細澀。表裡皆虧,氣虛下陷,擬東垣法。補中益氣湯(案3)脾虛肝盛,腹痛泄瀉,遍身作脹。逍遙散加鉤鉤、香附(案4)寒濕困中,脾傷不磨。蘇梗 神麯 枳殼 川樸 白芍 茯苓 木香 麥芽 炙草(案5)上咳下瀉,形神削奪,脈細,舌白。肺脾虛寒,治在中焦。於術 白芍 煨姜 茯...
二十三、便血門(五方)(案1)形偉,脈小細而且澀。心脾陰虧,血從下溢。歸脾湯去遠志、桂圓,加白芍、阿膠、焦鍋巴(案2)肝脾受傷,腹痛便血,塊攻有形,理之不易。人參 炙草 炮姜 藕節 黃耆 歸身 川柏 於術 木香 升麻(案3)脾虛氣陷,濕熱下注。洋參 歸身 陳皮 於術 白芍 槐米炭 炙草 醋炒升麻 炒木耳(案4)嗜酒中氣自虛,操勞過度,心脾陰傷,忿怒抑鬱,肝陰亦傷。肝不藏血,脾不統血,血不歸經...
二十四、淋症門(十四方)(案1)濁病皆由心氣虛,不宜只作肝腎醫。四君子湯加遠志(案2)尿血三載,陰絡大傷,理之極難。洋參 甘草梢 白絲綿灰 生地 血餘炭 醋炒升麻 阿膠 藕節炭 白綿紙灰(案3)濕火未清,且勿止澀。赤苓 丹皮 生地 草梢 澤瀉 山梔 川柏(案4)酒色過度,陰絡大傷,瘀濁凝阻,愈藥愈亂,無從下手,姑與扁鵲方,先解藥毒。三豆湯 甘草節(案5)心腎兩虧,陽明濕熱。豬肚丸(案6)血淋...
二十五、蟲門(二方)(案1)陰虛之體,濕熱蒸於腸胃則寸白蟲生,不易速愈。黃連 枳實 川楝 茯苓 乾薑 檳榔 神麯 澤瀉(案2)鬲腸不便,上為口糜,下為滯下,內生蟯蟲,勞心抑鬱所致。胡黃連 赤芍 小木通 鶴蝨草 苦楝根皮 檳榔雌雞淡清湯先飲少頃,然後服藥。
二十六、產後調經,胎前崩漏門(十四方)(案1)產後營虛,氣不歸根。熟地 麥冬 石英 歸身 五味 沉香 炙草 山藥 茯苓(案2)心脾陰虧,氣滯血熱。歸脾湯加山梔、丹皮、生地(案3)氣瘕乾血。四物湯加香附、丹參、山楂、麥芽(案4)心脾極虛,八脈損傷,崩漏不已,最恐虛波。黑歸脾湯加元武板、紫石英(案5)陰虛肝熱,經至不止。生地 龜板 丹皮 歸身 女貞 陳皮 白芍 山梔 茯苓(案6)病在八脈,急切難...
附 釋成方(三方)貞元飲加乾薑、肉桂即理陰煎,以此治肺腎虛寒飲泛者,想有奇效。達元飲用檳榔多厚朴、草果、芩、知母、菖蒲、芍藥、生甘草,溫疫方中記勞哦。達元因濕熱蘊結於膜原,非芳香辛烈不能開其邪之鬱結,故果、檳、蒲、樸為必用之藥,又恐燥烈傷津,故加芍、知母、草以顧津液。昏昏如憒者非此不可,普濟回春散。制川樸 丁香 煨木香 炮附子 法半夏 木瓜 廣藿香 檀香 制茅朮共為細末,陰陽水煎透,腿上青處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