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腫脹門(十七方)
(案1)足腫腹脹,筋見臍凸,舌白、脈沉細。此虛臌也,急切難治。
附子理中湯
(案2)慳長本是癆名,今足腫腹脹,大筋見臍突,且兼膨脹,將何療治?
五苓散加姜皮、大腹皮、桑皮
(案3)內傷飲食,外感風寒,單腹脹,最恐驟變。
柴胡 葛根 莪朮 黃連 麻黃 山稜 半夏 神麯
(案4)脾腎陽虛,水濕浸漬,浮腫下甚,神倦脈微,最易虛脫。
真武丸
(案5)風水皮水,音啞短氣,治在上焦。
桑皮 連皮杏仁 蟬衣 牛蒡子 米仁 帶皮茯苓 通草 稻根鬚
(案6)一身悉腫,下焦尤甚,咳嗆喘急,便溏不爽,肺風皮濕。症屬棘手,勉擬兩開太陰太陽。
五苓散合五皮飲
(案7)泄瀉便溏,腹大筋見,臍突咳嗆,脈數。膨脹癆損已成,甚為棘手。
桑皮 大腹皮 桔梗 砂仁殼 杏仁 茯苓皮 川連 炒麥芽
(案8)臍凸腹脹偏左,脈細數。肝氣抑鬱所致,不易速效者。
化肝煎加柴胡、香附
(案9)濕濁困中,肝氣作脹。
茅朮 青皮 栝樓 枳殼 川樸 檳榔 薤白 麥芽
(案10)中下陽微,囊腫腹脹,數進通陽理中罔應,豈不棘手?
天真丹
(案11)莖衄甫止,遍體浮腫,脈細數澀。血化為水,邪熱走入空竅也。
茯苓 米仁 稻須 紅棗 黑豆 桑皮 通草
(案12)瘧後變臌,勢屬難治。
柴胡 川連 杏仁 黃芩 瓜皮 薤白 半夏 枳殼 桔梗
(案13)瘧用截止,邪陷中焦,更以盪滌中傷變臌,邪無出路,正立消亡,理之極難。勉與四逆散,仿陽邪陷入陰經之例解。
柴胡 白芍 枳殼 炙甘草
(案14)瘧截變臌,必得復來,方有出路。
柴胡 青皮 神麯 茯苓 黃芩 草果 川樸 大腹皮
(案15)老年中下陽微,漸成水腫。
水泛濟生腎氣丸(三錢)
(案16)瀉後腫脹從下起,脈遲細,舌白。中下陽微,恐其悠悠忽忽而脫。
白朮 桂枝 炮姜 椒目 附子 川樸 茯苓 牛膝(案17)脈細左弦右澀,腹大囊腫,筋青臍凸,此因鬱怒傷肝、思慮傷脾所致。木來剋土,血不歸經,致成臌脹,苦寒溫熱皆與病左,且擬薛立齋法以消息之。
加味歸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