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淋症門(十四方)
(案1)濁病皆由心氣虛,不宜只作肝腎醫。
四君子湯加遠志
(案2)尿血三載,陰絡大傷,理之極難。
洋參 甘草梢 白絲綿灰 生地 血餘炭 醋炒升麻 阿膠 藕節炭 白綿紙灰
(案3)濕火未清,且勿止澀。
赤苓 丹皮 生地 草梢 澤瀉 山梔 川柏
(案4)酒色過度,陰絡大傷,瘀濁凝阻,愈藥愈亂,無從下手,姑與扁鵲方,先解藥毒。
三豆湯 甘草節
(案5)心腎兩虧,陽明濕熱。
豬肚丸
(案6)血淋半載,陰絡大傷。若再通利,弄成損症。
生地 麥冬 血餘炭 元武板 洋參 白綿紙炭 阿膠 草梢 藕節炭
(案7)濕熱敗精阻竅,小水不通。
威喜丸(一兩勻三日,嚼碎) 牛膝(錢半,煎湯下)
(案8)心陰受傷,熱移小腸,莖痛溺血,不是小病。
洋參 阿膠 草梢 藕節 生地 川柏 血餘
(案9)白濁患於文墨之人,是必心虛所致。景岳歌云:「濁病皆由心氣虛,不宜只作腎肝醫。四君子湯加遠志,兩服之間效更奇。」古人豈欺我哉?世俗養陰通瘀利濕皆通套治法,與病無益。
四君子湯加遠志
(案10)跌傷陰絡,溲難尿血,理之極難。
生地 牛膝 草梢 歸尾 阿膠 琥珀 血餘 川柏
(案11)陰絡受濕熱所傷,淋濁莖痛,二字全戒為要。
川柏(一錢) 萆薢(一錢) 赤苓(三錢) 血餘(錢半) 澤瀉(錢半) 阿膠(錢半) 血珀(研沖,七分) 生地(一錢) 草梢(錢半)
(案12)肝腎陰虧,濕熱下注。
萆薢 黃耆 茯苓 女貞子 川柏 蓮鬚 澤瀉 甘草梢
(案13)夏暑秋風傷肺,移熱大腸,溏泄便血,濕阻州都,則為莖痛。治宜清熱導濕。舌光脈數,陰液大虧,當兼顧之。
豬苓湯
(案14)陰絡受傷,血出溺道,已棘手矣,云何勿礙?
生地(五兩) 血餘(一錢) 升麻炭(三分) 琥珀(五分) 阿膠(錢半) 川柏(一錢) 舊筆頭(三個) 燈心(一分) 藕節(一兩) 草梢(五分,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