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医案
 曾某,女,2015年2月13日初诊,主诉:牙痛一周。 现牙痛伴有左侧面颊肿痛,牙龈红肿,患者所述疼痛侧上下颌牙齿无龋坏,无咬颌不适或咬颌痛。上颌窦区及颞颌关节区无压痛,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颌下淋巴结扪诊无疼痛。另有腹胀,舌淡红苔黄,脉左弱右弦。既往体健,无冠心病史和心绞痛史。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牙痛乃胃热阴虚,方用玉女煎化裁,以清胃热,滋肾阴为主。处方如下:生石膏30克...
 一妇女,年方三十有四,右侧牙龈肿痛,经别处输液,内服消炎止痛药三天,肿痛不见好转,经人介绍来诊,症见右侧牙龈肿痛,皮色不变,口干,舌红少苔,自觉火大,口中有热气,大便干,三日一行,小便短赤,脉弦数有力。余诊断为胃热过盛,心火移热与下焦,致使一派火热之症。余选方用清胃散可消胃热,心火如可治疗,牙龈肿痛怎消,想之又想,中医治病有时症则用是药,不能以病套方。随即书方如下: 生石膏30克,知母10...
 李某,女,61岁。牙痛甚重,牙龈无红肿,四肢不温,不思饮水,自汗食少,舌淡苔白滑,一派少阴虚寒之象。 法宜助阳散寒,温通经脉,以附片30g(开水先煎透),干姜12g,细辛1.8g,甘草6g,令其煎服,一剂而愈。(《李继昌医案》) 按:牙痛一症,方书多认为热证,特别是急性者。本例牙痛,一派少阴虚寒之象,用药扶阳,剂量亦不太重,能“一剂而愈”,难能可贵。
 学生严某,门牙肿痛,口唇牙龈高凸,恶寒特甚,头痛体困,手足逆冷,口不渴,唇龈虽高肿,但皮色乌青,舌苔白滑质青,脉沉细而紧。 请吴佩衡诊治,处予大剂四逆汤加肉桂、麻黄、细辛:附片90g,干姜45g,炙甘草9g,肉桂12g,麻黄12g,北细辛6g。 服后诸症旋即消失而愈。(《吴附子——吴佩衡》) 按:本例牙痛,辨为阴证夹表,处予大剂四逆汤加肉桂引火归原,略加麻黄、细辛辛散开表,药精剂重,可圈可点。
 张某,女,32岁,2003年9月12日初诊。牙痛3年余,近1月来加重,持续不止。某医院口腔科检查诊为牙周炎,予以抗生素及中药三黄片等,屡治无效,反加重。诊见:右侧上磨牙作痛,影响咀嚼,牙龈肿硬突起,色嫩红,伴口淡乏味,纳差神疲,手足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证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虚阳上孚,治宜温补脾阳,引火归原。予以理中丸加减。 处方:人参、白术各10g,炙甘草6g,炙附子...
1  /  3
牙痈病医案
 急性根尖周炎属于中医牙痈、牙棋风范畴,其病机属火毒阳邪阻滞经脉,气滞血凝,热盛肉腐而成疮痈。中医治疗以祛风清热、解毒消肿为主。 西医认为该病是指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的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发生病变的总称。牙髓炎时根管内的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根尖孔侵人根尖周组织引起发炎,初期组织充血、水肿并有白细胞浸润,进一步发展,白细胞增多,水肿加重,甚至组织被破坏、溶解,形成脓液即根尖周脓肿。患者...
 患者颊肿2日,伴有发热(肛表体温38.8℃)。牙槽肿起而痛,纳呆吵闹,大便间日,小便通赤,舌红苔薄腻,脉滑数。此属阳明蕴热,热毒熏蒸所致治以清胃解热,凉血泄火。 处方:生石膏(先煎)30g,知母9g,陈粳米(包煎)30g,生甘草3g,生大黄(后入)9g,生山栀子9g,牡丹皮9g,赤芍6g,金银花9g,连翘9g,川黄连3,蒲公英9g,紫花地丁12g2剂,水煎服。 二诊:热退,面颊红肿消退,牙...
 王吉英以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牙槽脓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五味消毒饮加味,方用:金银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5go每日1剂,水煎取300ml,分3次服。同时应用青霉素类或红霉素类抗感染药,并加服甲硝唑0.4g,每日3次对照组单用上述西药。五味消毒饮治疗牙痈病医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
1  /  1
牙宣病医案
 王桂芬,女,49岁 【初诊】 牙麻微痛,齿龈糜烂七年余,时轻时重,重时不能吃饭,多方求医无效。曾屡用生石膏、公英、地丁、银花、连翘、大青叶、板兰根、元参、黄柏、苦参等苦寒解毒之品。西药用过多种维生素和抗生素。外用嗽口药为银花,生甘草各30克。均无效验,诊视见面色萎黄,齿龈肿痛轻微,糜烂色淡,牙齿麻微痛,甚则松动破溃,仅留残根,大便干燥,舌淡苔白糙老,脉濡软且数。 证属久病及肾,胃津肾液均亏...
 药物组成:滑石粉、甘草粉、朱砂面、冰片。 用法用量:共研为细面、早晚刷牙后撒患处,或以药面兑蜂蜜,调和后早晚涂患处。 中医辩证:胃与大肠优热,循经上蒸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临床效果:共现察74例病人,男42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40岁,病程均在半年至2年以上,疗程15天至3个月之间。治疗后其中62例获痊愈,9例显效,3例无效。 葛某某,男,搬运工...
 牙周炎是以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而疼,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中医学称为牙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此证牙龈宣肿,龈肉日渐腐颓,久则削缩,以致齿牙宣露。 陈某,女,工人,36岁。于1979年分娩坐月未满,气血双亏,身体极度虚弱,肚饥时强食坚硬大饼致牙龈肿痛,渐渐加重,以至不能咀嚼稍硬之食物。11年间肿胀疼痛从未停止,经服牙周宁、牙周康、消炎药均能缓解,但不能持久。1...
 牙宣是指以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病证。若不及时治疗,日久牙齿失去气血濡养,以致脱落。本病可由胃火上蒸、精气亏虚、气血不足等原因引起。 根据《河南中医》1997,17(2):80,夏寒星报道:运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牙宣,收效颇佳。处方:附子9克,肉桂9克,干地黄12克,山茱萸12克,山药15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骨碎补12克,川牛膝9克。水煎服,...
1  /  1
口糜医案
王幼,女。壮热多日,热平后口舌生疮,状如雪片,口角流涎,啼闹不安,便燥溲赤。“舌为心之苗,口为脾之窍”,此热毒蕴于心脾发于口腔之“雪口”证也。取陈实功双凉膈散意,清热泻火,予外涂药以敛口疮。处方:生栀子壳4。5克,生石膏1 5克(先煎),玄参6克,天花粉9克,浙贝母6克,生大黄4. 5克(后人),细生地黄6克,淡竹叶3克,生甘草3克。2剂。另:鲜野蔷薇根适量。洗净,捣烂绞汁,备用。生糙米1撮...
刘某,女,2岁半,1994年8月4日初诊。发热7天,体温38.5℃,口干喜饮,不能进食,夜间烦躁不安,小便黄而臭,大便硬。症见:舌面、两颊、上腭溃疡融合成片,白色腐状物显现,咽喉部充血(+++),双侧乳蛾肿大,舌质红,脉数。诊为口糜。此乃热邪循经上炎所致。治宜清心解毒,泄热利咽。处方:青天葵9g,生石膏(先煎)15g,灯心草4扎,岗梅根、板蓝根各10g,甘草梢3g,黄芩、赤芍、川牛膝、金银花...
叶某,男,1岁半,1993年5月6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发热3天后,口腔内出现多处溃疡,面赤,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拒食涎多,3天无大便,小便短黄。刻诊:颊部、下唇内溃疡融合成片,齿龈充血,呈暗红色,咽部充血(++),乳蛾稍大,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诊为口糜。此乃膀胱移热小肠,脾胃之热上蒸所致。治宜清热解毒,通腑泻火。处方:生地10g木通滑石、丹皮、川牛膝、生大黄(后下)各6g,甘草梢、黄连各3...
男,1岁半,5月6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发热3天后,口腔内出现多处溃疡,面赤,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拒食涎多,3天无大便,小便短黄。刻诊:颊部、下唇内溃疡融合成片,齿龈充血,呈暗红色,咽部充血(十十),乳蛾稍大,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诊为口糜。此乃膀胱移热小肠,脾胃之热上蒸所致。治宜清热解毒,通腑泻火。拟导赤散加减。处方:生地10g,木通、滑石、丹皮、川牛膝、生大黄(后下)各6g,甘草梢、黄连...
 张某,男,25岁,南京人。门诊病例。 初诊(2011年08月18日):口舌生疮,反复发作2年,患处灼痛,进食痛甚,伴口臭、口干,多痰,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辨证:脾胃积热。 治法:清胃降火。 方药:甘露饮合泻黄汤、封髓丹。玄参2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天冬20克,黄芩10克,石斛10克,花粉15克,砂仁10克,黄柏10克,防风6克,甘草6克,栀子10克,生石膏15克,藿香6克...
1  /  3
唇风医案
 李××,男,13岁,简易病历,初诊日期:1974年3月13日。 主诉:嘴唇皲裂脱皮已历年余。 现病史:一年多来口唇发生干燥,脱屑,皲裂出血,小片糜烂,结痂,发热疼痛,进食不利。 检查:下口唇皮肤脱皮,皲裂,结痂,溢血。脉小滑,舌苔薄布。 中医诊断:唇风。 西医诊断:剥脱性唇炎 证属:脾胃湿热,久郁化火,伤阴化燥。 初诊先投以凉血清热之剂,服五剂,未见进退。 二诊:(4月18日) 改拟甘露消...
 古代医家对唇风的认识包括脾经风热学说、阳明胃火学说、脾经风燥学说、脾胃湿热学说。胃与脾相表里,胃经挟口环唇,故本证虽表现于唇,其本质在脾胃。江某,女,9岁。唇周红肿疼痛1周来诊。诉口唇疼痛,常以舌舔唇,喜冷饮,纳减,大便干结,2~3日一行。症见口唇及唇周一圈红赤、干燥,有口唇皲裂,起小水疱,时而以舌尖润唇,小便调,大便2日未解。诊为唇风。予葛根芩连散、泻黄散、平胃散冲服。嘱忌以舌舔唇,清淡...
 唇风是以唇部红肿、糜烂、结痂、皲裂、起灰白色糠状鳞屑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慢性疾病。多发生于下唇,好发于秋冬季节,以儿童和青年妇女多见历代文献中又称唇燥裂、沈唇、紧唇、驴唇风、唇胗、唇肿等。林某,女,5岁。因唇部干燥、痒痛3天就诊诉口唇干痒疼痛,平素喜肉食,口臭,大便干结。查体:患儿神清,精神可,唇部红肿,唇黏膜干燥,皲裂,脱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诊为唇风,证属脾胃湿热上蕴于唇部而成,以葛...
 刘某某,女,16岁,江西丰城剑光西路街人。2021年1月29日就诊。家嘱诉孩子常年患双嘴唇红肿有近5年,几无少天好转,在省市各医院做各项检查其他均无异常,常年服用维生素B2及维生素C片及效果不甚明显,21年1月下旬经朋友介绍来吾门诊用中药诊治。 刻诊,见人面色无 华,精神欠佳,双唇红肿痛痒,双唇轻度糜烂,发作严重也常伴有口腔溃疡,脱屑皮,破裂流水。饮食一般,时有饥口苦感,天天喜吃有味大肉油...
 李某,女,今年46岁。2017年9月8日初诊。患者自述一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口唇干燥、肿胀、起皮、夜间为甚等症状,自擦润唇膏反而加重,后又购买红霉素软膏涂擦也不见好转,反觉口唇干裂起皮加重而更觉不适。诊见:口唇干燥,肿胀起皮,舌质暗,苔薄少津,脉细涩等症状。 诊断:唇风(瘀血阻滞,津不上承)。 治则:活血化瘀、养阴疏风。 处方: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9克,红花6克,赤芍9克,当归10克,川芎9...
1  /  3
骨槽风医案
 牙骱坚结而成骨槽。骨槽者,风温入于少阳之络,惟络病最难透达。刻下肿处坚硬无情,齿合难进饮食。攻透为合,冀其脓泄,则势可缓。愈期须脓老骨脱为断。 秦艽,防风,荆芥,麦冬,制蚕,山甲。 二诊:服药后肿处渐软,脓出有期,牙骱仍结,前法增减。 前方去甲麦,加归身、丹皮。(《谦益斋外科医案》)。
 诊脉左手沉滞不爽,右脉弦,腮颧抽痛,旋发旋止,耽延日久,恐成骨槽风症,兼之胸闷不舒,神志欠安,均属心肝受病,拟调肝安神法。 炒枣仁,茯神,淮膝,川郁金,新会皮,赤丹皮,钩藤,荷蒂,上沉香。 二诊:病热稍安,惟脓水点滴不休,皆由多骨未尽所致。细眼难以收敛,遇势寒热,遍体发痒,此肝风外游使然。 羚角片,犀角尖,真珠子,白蒺藜,天花粉,石决明,元武板,元参,牡丹皮,嫩芦根。(《陈氏医案》)。
 腮颊为手阳明所过之地,骨槽风症缘阳明湿热与外风迫结而成。其来必骤,盖火性急故也。今外溃已久,牙关不开,缘颊车中坚硬未消,开合不利。古之用中和汤者,因从病久脉虚故用黄芪之补托,四物之养血,桂心、白芷以散结邪,银花、花粉、元参、贝母之清化蕴毒。前言所议极是。但阳明多气多血之经,温补过施恐有偏弊之患,拟照古之中和汤不增不减可也。 川芎,当归,白芍,生地,肉桂,黄芪,花粉,粉甘草,桔梗,大贝,银花...
 年三十七,上海。阳明之热内蕴,肝胃之阴素虚,风邪袭人而患牙痈。开刀误治,致为口不能开,牙床骨偏右溃脓,已有二月有余。不痛而痒,骨中痿楚难熬,肩背胸胁,则偏左疼痛,小便频数,良由水不养木,肝火上逆,苔绛脉弦,宜固肾益精,理气和肝治之,冀免烂穿面颊为要。 潼白蒺藜、制女珍、桑寄生、菟丝子、巨胜子、京元参、补中益气丸(包)各三钱,炒防己、川黄柏、金橘叶各钱半,橘核络各二钱,生蛤壳、生牡蛎(先煎)...
 骨槽风多骨出后,腮颊又复赤肿作痛,牙关强紧,人夜内热,脉弦数,舌红。阳明风邪积热及痰浊未清,完口不易。 南花粉三钱,川石斛三钱,大贝母三钱,炒僵蚕二钱,乌玄参三钱,香白芷一钱,炙甘草八分,连翘二钱,白桔梗一钱五分,京赤芍二钱,淡竹叶卅片。 骨槽风延今三月有余,左腮木硬,皮无二勾结,牙关强紧,脉浮滑。风寒痰湿交蕴阳明之络,速效难求,且在重身,更难着手。 当归二钱,白桔梗一钱五分,炒僵蚕二钱,...
1  /  2
龋齿病医案
 病案举例:李某,男,47岁。2005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牙龈肿痛反复发作3年,再发1月。自2002年起,常发牙龈肿痛。近一月复发。每服新癀片、三黄片可缓解,但停药反复。平素胃脘时饱胀,食油腻加重。食欲可,多食则胀甚。胆区隐痛不适,每饮酒诱发。大便初硬后软,解之不畅,日2~3次。口黏、口干,口不苦。汗出多,动则身热汗出,受凉又易感冒发烧,并伴咽梗堵、痰多而黏。冬季怕冷,活动较少。既往有...
 药物组成:黄芪20g,炒白术10g,陈皮5g,升麻3g,柴胡3g,党参20g,当归10g 随症加减:疼甚加细辛、白芷,伴龋齿者用川椒研末塞洞内。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祛风散寒,清热解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00例患者全部有效,有效率100%治愈152人,其中服药2剂疼止者21例服药5剂疼止者72例,服药8剂疼止者59例,总治愈率76% 经验体会:讨论:牙痛是一种常见的口齿...
 忆30年前,老教授张某患龋齿痛,头痛头胀,面腮肿胀,夜间更剧,龋齿疼痛,睡觉不能转侧,痛苦异常。经医院打消炎针2次,亦无显效!转求我用中药治疗!见其体质尚健,故予处方: 处方:桃仁、酒军(后下)、玄明粉(后下)各9克 桂枝、炙甘草各4.5克。水煎分2次服。 第二天,张老喜不自胜来谢!告:只服一剂,头痛头胀,龋齿疼痛、面腮肿胀均除,夜间睡眠亦好,再三称谢!药价不到1元。 张老要求抄方备用,我...
 张某,女,23岁,素有龋齿病史,2020年2月8日,因过食甘甜及厚腻,突然出现左侧牙痛难耐,不能咀嚼,遂于2月14日就诊于口腔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牙髓炎”, 行根管治疗,拟待疫情过去,再进一步诊治。随求治于中医。刻下症:左侧上、下牙痛,影响咀嚼进食,口干,饮温热水牙痛加重,牙龈红肿,大便臭秽不爽。舌质红,边尖尤甚,舌面有点刺,舌苔黄,脉滑数。 辨证:胃火上扰。 方药:清胃散加味治疗。方中...
 李某,女,47岁。主诉牙痛10天。 患者因有数枚牙齿虫蛀,内有空洞,时有牙痛已近8年,4年前一次剧烈牙痛时曾断裂一枚牙齿,仅留牙根。10天前牙痛发作,开始主要是断牙疼痛,后来其余几枚牙齿也痛,痛时引及耳心,白天发作4~5次,持续数十分钟到几小时,痛势不很剧烈可以忍受,每到晚上10点以后则必然剧烈疼痛不止,难以入睡,靠服用止痛片1.5片方可止痛,若减少则不效。凡饮用热水或食用热的食物可诱发牙...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