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根尖周炎属于中医牙痈、牙棋风范畴,其病机属火毒阳邪阻滞经脉,气滞血凝,热盛肉腐而成疮痈。中医治疗以祛风清热、解毒消肿为主。
西医认为该病是指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的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发生病变的总称。牙髓炎时根管内的细菌及其毒素可通过根尖孔侵人根尖周组织引起发炎,初期组织充血、水肿并有白细胞浸润,进一步发展,白细胞增多,水肿加重,甚至组织被破坏、溶解,形成脓液即根尖周脓肿。患者自觉痛牙伸长,不敢咬合,病牙有持续剧痛、跳痛,炎症继续发展可形成牙根尖周脓肿,可伴有全身发热、寒战、便秘等不适。
全昭明观察病例89例,男性41例,女性48例;年龄77~12岁;发病时间2天~2周。就诊时浆液期30例,化脓期48例,溃脓期11例。伴有恶寒高热38℃以上26例,由慢性根尖周炎转为急性者51例。
辨证论治:
化脓前期(浆液期):自觉患牙有伸长感,咀嚼疼,有轻微松动,叩疼,逐渐发生持续性自发疼。一般无全身症状。方药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黄连15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银花30g,公英15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子15g。水煎,1日2剂,分4次服,每4h服1次。
化脓期(急性牙槽脓肿):①尖周脓肿阶段:患牙浮出及松动感明显,不敢触碰,有剧烈的持续性跳疼,局部淋巴结肿疼,全身乏力不适,体温在38℃左右。可伴有发热,恶寒,心烦,口渴,舌质红,脉数等症状。②骨膜下脓肿阶段:剧烈疼痛,患牙极松动,相应部红、肿热、疼。全身恶寒,发热,口渴,头痛,便秘,汗出,脉洪大,舌质红,苔黄。③黏膜下脓肿阶段:患牙松动触碰疼及持续疼感均减轻,肿胀明显,局部黏膜下出现波动。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升麻石膏汤:黄连15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升麻6g,生石膏60g,薄荷3g,防风6g,荆芥6g,当归15g,赤芍药12g,连翘15g,酒大黄10g。水煎,1日2剂,4次分服。
外敷如意金黄散膏于局部,每日换1次。
溃脓期:脓肿溃破,所有症状均随之减轻,并逐渐消退,全身无力,气短,汗出,舌质暗红,苔黄厚,脉缓。
方药:仙方活命饮:金银花30g,赤芍15g,当归尾15g,乳香10g,没药10g,白芷6g,贝母12g,天花粉12g,陈皮6g,防风6g,穿山甲10g,生甘草10g。日1剂,水煎,2次分服。局部仍外敷如意金黄散膏,2日换1次。6天为1疗程,最长不超过2个疗程。
治疗结果:显效:患牙浮动感、自发疼、叩疼消失,可以局部手术操作。好转:患牙浮动感、触疼、叩疼、自发疼及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减缓减轻,病情不发展,在1周内可以施行局部手术操作。
无效:病情无变化,并且加重,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结果:显效31例,好转49例,无效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