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要略
ABUIABACGAAg6-n7vwYoxI2vmQEw6AE4tQI

‌《儿科要略》‌是由吴克潜(1898—1991)编写的儿科著作。该书整理辑录了儿科学的一些主要内容,总结了前人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对儿科常见病的证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书中分为九章,每述一病,必详其来由及病理,于证状及治法,尤三致意焉‌。‌全书分为九章,凡十万言,详细描述了各种儿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及治疗方法‌。‌

吴克潜,浙江海宁人,幼承家学,博览群书,27岁到上海行医,并创办《医药新闻》报,任主编。后应中国医学院之聘,任教授兼教务长,31岁任中华全国医药联合会执行委员兼学术委员。建国后,历任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顾问等职。他擅长中医内、儿科,主要著作有《吴氏儿科》、《古今医方集成》、《病源辞典》、《药性辞典》、《医药精华集》、《诊断学》、《吴克潜医案医话集》等,桃李满天下,被载入中国医学史‌。吴克潜不仅在儿科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在中医内科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著作和学术贡献不仅在儿科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还在中医整体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儿科要略
自序人生疾病,種類繁夥,然歸納言之,除不內外因外,一言以蔽之,外感與內傷而已。外感與內傷,恆有互相之關係,成人然,婦人然,即小兒亦莫不然也。故醫者治病,最古不事分科,蓋病理醫理,其道一貫,適於此者合於彼,初不必為釐然之此疆彼界也,自後以病變之多時有增,治法之出代有加,一人之心思才力,未足以盡其奧也,故特分科以治之。婦科也,以其有經帶胎產之異;兒科也,以其無問診脈診之難。專科既分,探討益進,於...
第一章·出生前後第一節·胎中之教養近世治兒科醫學者,莫不以落地之始為起點,故論證述治,恆始於初生以迄於童年,其調護養育之法亦然,抑若保嬰之道,能就生後加以注意,則嬰孩無不茁壯,比長亦無不堅強者。雖然,嬰孩生活之起點,非起於出生之後,乃起於成胎之時也,當其胚胞始萌,即為靈氣已種,逐日長大,無時不受母氣之感應,感應良好者,其胎必良,感應惡劣者,其胎必劣。當其種胎之時,父母體氣之是否適合,父母身體...
第二章·養育方法第一節·哺乳時期一、襁褓之護持嬰孩初生,其淨重約為五斤至七斤之間,父母身材長大者,產兒恆較大而重,父母身材短小者,產兒恆較小而輕,女孩則較男孩稍輕,然纖弱女子,產兒雖小,初不因之而妨及康健,若護持有方,將來長成之後,體格或亦能變為偉大也。惟初生骨胳皮膚,無不柔嫩,護持之方,殊非容易,有其常識,更須有誠摯愛兒之心,方能體貼入微,嬰孩獲其實益也。今將襁褓時期之應須注意者,擇要述之...
第三章·兒科特徵第一節·臍風一、臍風之原因嬰兒生下,斷臍之時,必須謹慎,若水濕寒氣,因斷臍不慎而由臍侵入,或手術不潔,當時附有微生物類,混入血中,或斷臍之後,包紮不慎,以致受邪,或臍帶脫落過早受傷,其結果皆足以成臍風,若不速為救治,則邪毒走竄,致命甚速,然初起即力圖救治,亦頗有不易保全者,故俗有臍風難治之說,而知接生斷臍之不可不謹慎將事也。二、臍風之症狀臍風將作,初起時無端啼叫,顯不安之狀,...
第四章·痧痘論治第一節·痧疹概要一、痧疹起源痧子越人稱為瘄,北人謂之疹子,秦晉之間曰糠瘡,南人俗語曰麩瘡,閩粵之間皆號麻,蓋一病而俱數名也。近今吳人於小兒出瘄,皆稱痧子,成人出瘄,則號疹子,其實人不論長幼,凡初次發出者皆痧子也,其後復發者,皆疹子也。疹與痧雖屬一類之病,然究有小別,痧子點密而較細,疹子點稀而較粗,痧子先天之毒為多,疹子後天之毒為多,故北人稱痧曰疹,亦有微誤。至於病之起源,可以...
第五章·諸驚論治第一節·驚風概說驚風之名,不見於古,迨至近世,其說始盛,後之附會者,益廣增名目,巧立治法,於是今日之兒科,驚風一證,遂占重要之位置矣。嘗考驚風之立名,其初不過就其病狀,信手拈取,既未探其病源,亦未明定範圍,故於驚啼作哭,名之曰驚,手足抽掣,亦名之曰驚,譫語悶亂,名之曰驚,角弓反張,亦名之曰驚,痰湧喘急,名之曰驚,目痙斜視,亦名之曰驚,其證既非盡因驚得,亦非悉由風來,以其形之似...
第六章·咳嗽論治第一節·咳嗽概說咳嗽,肺之病也。起因不一,變化亦多端。其病雖成人小兒,皆有患之,然以小兒脾胃殊為薄弱,肺體更屬嬌嫩,一經感染,最易流連,荏苒日久,則釀大患,故小兒之咳嗽,倍重於成人也。至於證狀,小兒氣息本短,脈息本數,一患咳嗽,則氣息之短促,脈息之急數,益現異常之象。甚則神氣不定,發為驚惕啼哭之狀,此證狀之倍重於成人也。論其治法,亦屬較難,蓋小兒問診脈診,未易十分準確,得病之...
第七章·吐瀉論治第一節·吐瀉概說吐瀉,胃與腸之病也。病於胃則吐,病於腸則瀉,病於腸胃則吐瀉交作。然胃與腸雖以幽門為界而究屬銜接連通者,故胃病有時亦能致瀉,腸病有時亦能致吐,吐與瀉之為病,腸與胃恆互有牽涉也。且也為胃行其精液者在脾,為腸分別水穀者亦在脾,則胃與腸之運化,皆統屬於脾。故吐瀉之為病,其關鍵又莫不在脾也。其病在小兒患之,倍重於成人,以小兒消化力薄,腸胃俱弱,難任吐瀉之戕賊。若後天之穀...
第八章·瘧痢論治第一節·瘧痢概說寒熱交作,起迄有時謂之瘧。赤白利下,裡急後重謂之痢。瘧疾有似乎寒熱,然寒熱之止作無定,內傷外感,並皆有之,與瘧疾之由寒而熱,一日一作,二日一作,或三日一作者迥不相同也。痢疾有似乎泄瀉,然泄之或多或少,或清或稀,皆有臭穢汙水雜出其間,與痢疾之黏液似凍,類膿非膿,類血非血,赤白相間,欲下不下,裡急後重者,迥不相同也。此二證者,雖四季皆有,而獨盛於夏秋,則以夏秋之天...
第九章·雜證論治第一節·二便下血甲、概況小兒二便下血,宜分虛實。凡大便下血,初起多為肥甘積熱,蘊蓄於腸,傳化失職,以致便血。無論色紫色鮮,當從實治。下血日久,或糞前先下,或糞後淋出,爽而不痛者,當從虛治。糞中雜有赤白似凍者,則為痢疾。凡便血之類,不論先後,血是血糞是糞者,此為大腸之血,雖多無礙,若有血點血絲混於糞內者,當防其為小腸之血,最為難治。放下血之輕重,不能遽以多少斷也。凡小便溲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