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本义》,《难经》注本,2卷。元代滑寿(伯仁)撰。成书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系将《难经》原书中的缺误衍文、编次错乱等加以厘订。参考元以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予以诠注,析其精微,探其隐赜,钩其玄要,疑者辨之,误者正之,诸家之善者取之。列举错简、脱漏、衍文19条,编入卷首,予以考订辨论。首列图,后释义,能融会诸家之说,结合己见予以发挥,辞达理明,条分缕析。本书撮要钩玄,辨疑正误,极为精审,颇得秦越人旨趣,堪称《难经》校注之范本。现有明万历十八年(1590)吴郡薛己刻本、日本庆长十二年(1607)刻本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四库全书》本等二十余种刊本,通行本为1956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本部底本日本寛永10年刊本(京都大學掃描本);《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五·醫家類·難經本義》,文淵閣本(漢リポ掃描及文字化本)。
滑寿,元代医学家。字伯仁,晚号撄宁生。祖籍襄城(今属河南),祖父迁居仪征(今属江苏)。初习儒,工诗文。曾从名医王居中学。精研医经,谓《素问》多错简,因按脏象、经络、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脉、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十二项,类聚经文,集为《读素问钞》三卷。又撰《难经本义》两卷,订误、疏义。主张精研医经,以掌握医学机要。后学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尽得其术。内科诊治则多仿李东垣。精于诊而审于方,治愈沉疴痼疾甚众。尝谓“医莫先于脉”,乃撰《诊家枢要》一卷,类列二十九脉,颇有发挥。又采《素问》《灵枢》之经穴专论,将督、任二经与十二经并论,著成《十四经发挥》三卷,释名训义。另有《伤寒例钞》(一作《伤寒论钞》)三卷、《本草发挥》一卷、《脉诀》一卷、《医韵》、《痔瘘篇》等,均佚。其治疗验案数十则,收入朱右《撄宁生传》。后世有《明堂图》四幅,题为滑寿撰。明洪武(1368~1398)年间卒,时年七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