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方选
ABUIABACGAAgsc-gwAYotonvrQcwqwI4jAM

《名家方选》是清代日本山田元伦、村上等顺著,中山泰成校正的一本方书类著作,成书于日本安永九年(1780)。书中分上部门、中部门等十一门,列头面、咽喉等疾病等,所选方剂为历代医家之名方、验方。方剂组成简单,用药精当,颇合实用。现存日本安永九年有斐堂刻本。本部底本《名家方選》(早稲田大学図書館掃描本)、《續名家方選》(早稲田大学図書館掃描本);《皇漢醫學叢書》第十二冊,1936年上海世界書局刊行(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名家方选
序關白良基公云。可撰國家之器用者。唯文武醫之三矣。信哉。醫也者。幽契司命。而其任尤不輕。故劫初神聖之世。有太占之卜合而教之。高產尊嘗百草以辨毒藥大已貴少彥名定治療禁厭之方法。可謂蒙其恩。賴以免夭殤札瘥耳矣。其相承悉存之和丹兩家惜哉。其書羅應仁之兵燹。當此時。先君乃收其燼冊。而自避難於丹州。其方法不普於天下。爾來譚醫者。不辨方宜。而盡假事於異邦。誠可哀哉。一日南皋田子過予瑞芝園。嚐出一書云。此...
凡例一名家方選者。纂集名家之良方有經驗者也。藥物多少。隨古傳不加私意。然有別考。則書其說於後也。一所篡集之原本。方腳各記所傳之名。今盡削去。蓋從簡易而已。一部類每病立十二門。其屬上部者。自頭面至胸部。余仿之。然此舉也。撰名家良方。而不拘脈理經法。故勿問內傷外邪。一凡外因。內因。水飲。瘡腫。廢痼之類。不屬上中下之部位。故別立門類。一婦人。小兒病。有男子與大人異者。故又別立其門。一凡水煎法。以水...
上部病【頭痛】薑黃湯 治諸頭項痛引肩背者。甚妙。防風 獨活(各五分) 桂枝 芍藥 櫻皮 薑黃(各三分) 甘草(一分)上七味。水煎服。石亭丸 治頭痛。諸藥不效者。硫黃(三十錢) 硝石(十五錢) 百草霜(五錢)上三味。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自五丸至一錢五分。冷茶送下。原方出於本事方無百草霜。今加之有經驗。治濕家頭痛方令病人含水半盞許。瓜蒂末少許貯小竹管。吹入鼻中。【翻胃吐食膈噎】治反胃吐食及膈噎...
中部病【心腹痛】瀉脾湯 治積氣心腹痛者。茯苓 厚朴(各七分五釐) 桂枝 生薑(各九分) 黃芩 甘草(各四分) 人參(三分)上七味。水煎服。緩中湯 治積氣。腹中拘急者。芍藥(一錢二分) 桂枝 茯苓(各六分) 大棗 甘草(三分) 枳殼(四分) 厚朴(六分)上七味。水煎服。或加大黃六分。亨云。前方出於千金翼。後方出於肘後方。此二方雖不出禁秘。屢以有經驗。編入於此。徵蟲丸 治腹痛。或氣倦胸中窒者。胡...
下部病【疝瘕】茴香丸 治疝瘕腰腹痛。或引囊。及囊大者。鹿角霜(五兩) 茴香(二兩) 胡椒(一兩)上三味。為末糊丸。治疝氣俄頃腰腹弦急不能搖者方綿實仁(二錢五分) 甘草(五分)上二味。水煎頓服。【腳氣】七味檳榔湯 治腳氣疏通之劑也。桂枝(三分) 大黃 橘皮 枳實(各五分) 檳榔(一錢) 甘草 生薑(各三分)上七味。水煎服。烏頭湯 治腳氣。遍身洪腫者。烏頭 桑白 檳榔(各一錢) 大黃(三分) 商...
下部病【疝瘕腰腹痛】臭橙飲 治疝瘕偏墜。腰脅攣急。臭橙皮 芍藥(各二錢) 茴香 吳茱萸 附子 桂枝(各一錢) 甘草 大棗(各五分)上七味。水煎服。杜鬆散 治一切疝氣拘攣者。杜松子(二錢) 桂枝 枳殼 茴香(各一錢) 甘草(三分)上五味。銼。水煎服。療疝瘕腰腹疼痛諸藥無效者方燈籠草根(一錢五分) 薏苡仁(五分) 梅松實(二個去皮及澀皮) 甘草(少許)上四味。水煎服。治寸白方 治久年寸白。其證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