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选四家医案
ABUIABACGAAg95HYwAYow4j3pAIwwwM4_gQ

《柳选四家医案》八卷,医案著作。清代柳宝诒(谷孙)选编。刊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此书选辑清代江南4位名医医案。即尤在泾《静香楼医案》2卷,曹仁伯《继志堂医案》2卷,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3卷,张仲华《爱庐医案》1卷,均以杂病为主。其中尤氏邃于医学,于仲景书钻研不辍,独具心得。其议病真切明通,用药平易妥贴。曹氏则案语隽爽,推理病原,指陈治法,言之切实,无模糊影响之谈,用药亦亲切不浮,且变案较多。王氏卷帙独胜,审病既得其真谛,用药亦周到熨贴,不支不蔓,洵火候工深,熟极而流者。《爱庐医案》原刻有上、下2卷,后毁于兵火,柳谷孙从友人抄本中精选24条,其思路深细,用法精到,且多为复案,首尾呼应,明载药量,具有效验,尤有裨益于初学。而柳氏案语之精辟熨贴,客观严谨,实有画龙点睛,启迪后学之效。现存清光绪三十年(1904)惜余小舍刻本、清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文瑞楼石印本,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铅印本。本部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柳宝诒,清末医学家。字谷孙,号冠群。澄江(今江苏江阴)人。学识宏博,医名尤著。编有《柳选四家医案》(1904年刊),选清代尤在泾《静香楼医案》、曹仁伯《继志堂医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张仲华《爱庐医案》,按病分目,汇成一册,并加按语,简明切要,分析病机处方颇有理致,为医林所称。又撰《温热逢源》三卷,上卷详注《灵枢》、《素问》、《难经》及张仲景书中有关温证各条,中卷评议周禹载、蒋问斋、张路玉、吴又可诸家论温热病之内容,下卷讨论温病病机、诊断、诸证治法等,颇有见地,评论医家亦极中肯綮,对吴瑭三焦辨证持有不同见解。书中间附病案,辨证用药审慎,常愈危重之疾。又著《素问说意》一卷、《惜余医话》四卷。弟子盈百,多有医名。

柳选四家医案
評選靜香樓醫案兩卷此案為尤在涇先生所著。先生名怡。字在涇。自號飼鶴山人。江蘇長洲縣人。遂於醫學。於仲景書尤能鑽研故訓。獨標心得。時吳下以醫名者。如葉氏桂、徐氏大椿、王氏子接。均炫耀一時。先生與之聯鑣接軫。輝映後先。於醫道中可謂能樹一幟者。所著有傷寒論貫珠集、金匱心典、醫學讀書記、均刊行。惟此案未經授梓。其附刻於讀書記後者。僅有三十餘條。非全本也。此本為吾邑吳氏所抄藏。咸豐兵燹後。(詒)於詹文...
評選繼志堂醫案兩卷上繼志堂醫案兩卷。曹仁伯先生所著也。先生諱存心。字仁伯。別號樂山。系常熟之福山人。幼時讀書穎悟。長老咸目為令器。顧以家道不豐。一衿不足裕衣食。遂謀習醫。從薛性天先生遊。薛故郡中名宿。得先生劇賞之。謂將來光吾道者必曹生也。先生居薛所十年。幃燈粹掌。上自靈素。下逮薛喻諸家。無不研求貫串。乃出應病者之求。輒奏奇效。先生嘗言醫者存心。須視天下無不可治之病。其不治者。皆我之心未盡耳。...
評選環溪草堂醫案三卷環溪草堂醫案三卷。梁溪王旭皋先生所著也。先生名泰林。字旭皋。世為無錫人。嘉道間有以瘍醫馳名江浙者。曰高錦亭先生。著有外科心得集、景岳方歌括等書行世。即旭皋先生之舅氏也。高先生歿後。先生傳其業。其始先以瘍醫行。逮後求治者日益多。寖及內科。無不應手奏效。於是遂專以內科行。門下士習業者。每年以十數計。先生讀書。上自軒岐。下迄國朝諸家。無不精心貫串。於古書則研求故訓。於後人書則必...
評選愛廬醫案二十四條上愛廬醫案若干條。胥江張大曦仲華所著也。仲華道光時人。以醫術馳名江淛間。原刻上下兩卷。共一百餘案。咸豐時刻於蘇州。未幾毀於兵燹。遂少傳本。甲午夏、詒於友人案頭得見抄本。假歸讀之。見其論病選藥。思路深細。用法精到。頗能獨開生面。發前人所未發。惟刻意爭奇。不肯稍涉平境。因之議論有過於艱深者。立方有流於織巧者。竊念方藥之道。動關性命。非如詞章曲藝。可以隨人好惡。各自成家。是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