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治会萃
ABUIABACGAAg4MjwwAYotp-ruwMwwgM49gQ

《平治会萃》‌是由朱震亨撰写,薛己校订的一部中医古籍,属于《薛氏医案》系列。该书分为三卷,薛己校订名《内科摘要》,包含上、下两卷‌。主要内容包括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针对各种内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的详细论述。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病例和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本部底本早稲田大学図書館掃描本。

朱震亨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对中医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贡献。薛己则是明代著名的医家,对《平治会萃》进行了校订和整理,使得这部作品得以流传至今‌。

平治会萃
卷一中風中風不治證,口開手撒,眼合遺尿,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皆不治。。大率治風主血虛有痰,以治痰為先,或虛挾火與熱。。亦有死血流滯者,外中於風者,亦有中氣者,當從痰治,順氣化痰。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屬死血、無血;在右屬痰,有熱氣虛。。在左者,四物湯等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在右者,二陳湯、四君子等加竹瀝、薑汁。痰壅盛者,口眼喎邪者,不能言者,皆當吐。吐法:輕用瓜蒂、蝦汁、皂角。...
卷二心痛(即胃脘痛)心痛,雖日數多,不吃飲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吃,還痛,用須三五服藥後,方可吃物。大凡心膈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食寒物而病,於初得之時,當以溫散或溫利之藥。若曰病得稍久則成郁矣,鬱則蒸熱,熱則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備言之矣。若欲行溫利,寧無助火添病那。由是古方中多以山梔為熱藥之嚮導,則邪伏而病易痊,正易復而病易安。雖然病安之後,若縱恣口味,不改前非,病復作時,則難治也...
卷三婦人科經水經候過期而作痛者,乃虛中有熱,所以作疼。經水不及期,血熱也,四物湯加黃連。經候將來而作疼者,血滯也:桃仁、香附、黃連。過期乃血少也:川芎、當歸,帶人參、白朮與痰藥。過期紫黑色有塊,血熱也,必作痛:四物湯加黃連、香附。淡色過期者,乃痰多也:二陳湯加川芎、當歸。紫色成塊者,乃是熱也,四物湯加黃連之類。痰多佔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漸昏,肥人如此:南星 蒼朮 香附 川芎,作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