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识
ABUIABACGAAgmN3XwAYo-o3U8AEwwwM4_gQ

《灵枢识》,(日)丹波元简著。本书采取选注而不自作注释的方法。在选注方面,多采用王冰、马莳、张介宾、吴昆、张志聪等家注释,考证精确,说理入微,符合经旨而有发挥者入选。对各注有分歧时,则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孰是孰非。如有未能肯定,或可并存者,则以疑似口吻,径曰“恐非”或“似是”或“可并存”,俾学者知所思考抉择,有比较好的研究态度。 本部底本文久三年躋壽館聚珍活字本(故宮善本:故觀003245–003256)。

灵枢识
卷一九針十二原第一馬雲。內有九針之名。又有十二原穴。故名篇。自篇內小針之要以下。岐伯盡解於第三篇小針解之內。素問有針解篇。亦與此二篇小同。當合三篇而觀之。其義無餘蘊矣。舊本以第一篇為法天。第二篇為法地。三篇法人。四篇法時。五篇法音。六篇法律。七篇法星。八篇法風。九篇法野。乃後人襲本經七十八篇九針論之意而分注之。殊不知彼乃論針。而非論篇目也。甚為無理。簡案本經多不下篇字論字。乃所以為古書也。餘...
卷二本神篇第八馬雲。此篇推本五臟之神。故名篇。簡案、篇首有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語。故命篇。悗亂 史音悗、音悶。簡案、懣悶並通。道藏本及馬、張、志作恍。誤。天之罪與人之過乎 志與下句。簡案、依志意。與、平聲。天之在我者(止)生者也 張云。人稟天地之氣以生。天地者。陰陽之道也。自太極而生兩儀。則清陽為天。濁陰為地。自兩儀而生萬物。則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寶命全形論曰。人生於...
卷三經別篇第十一諸本無篇字。當刪。五位 志云。五方之定位。六律建陰陽諸經 甲乙。建、作主持二字。志云。建立六陰六陽。以合諸經。十二辰十二節 周禮硩簇氏十有二辰注。辰、謂從子至亥。左傳成王九年浹辰之間。注、浹辰十二日也。邪客篇云。辰有十二。人有足十趾。莖垂以應之。又云。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又生氣通天論。五臟十二節。十二經水 詳於經水篇。十二時 顧炎武日知錄云。古無所謂時。凡言時。若堯典之四...
卷四厥病篇第二十四諸本無篇字。馬雲。篇內所論。不止厥病。然首節有厥頭痛、厥心痛等病。故名篇。然此厥之為義。乃氣逆而以此連彼之謂。實與素問之厥論不同。厥頭痛(止)太陰 張云。厥、逆也。邪逆於經。上幹頭腦而為痛者。曰厥頭痛也。下仿此。足陽明之脈。上行於面。其悍氣上衝頭者。循眼系入絡腦。足太陰支者注心中。故以頭痛而兼面腫煩心者。當取足之陽明太陰也。頭脈痛(止)調足厥陰 張云。頭脈痛者。痛在皮肉血脈...
卷五禁服篇第四十八馬雲。服事也。詩大雅板篇。有我言維服。內論脈有關格。宜用灸刺藥法。故名篇。志云。篇名禁服者。誡其佩服而禁其輕泄也。又云。首篇有禁服二字。因以名篇。簡案、篇首云。旦暮勒服之。又云。此先師之所禁。志後說為是。近者編絕久者簡垢 張云。六十篇古經數也。今失其傳。編絕簡垢。即韋編三絕之謂。垢、塵汙也。蓋古時無紙。書於竹簡。以熟皮編之。故曰韋編。簡案、說文。編、次簡也。史孔子世家。讀易...
卷六寒熱篇第七十諸本無篇字。馬雲。凡有瘰癧者。其病必發寒熱。故名篇。寒熱瘰癧(止)不去者也 馬雲。瘰癧者瘡名。一名鼠瘻瘡。生於頸腋兩脈間。乃陽明少陽兩經之所屬也。正以鼠瘻有寒熱之毒氣。留於其脈而不去耳。俗云鼠用飲食流涎於其中人誤用之所以毒氣感而生瘰癧今鼠之頸腋多塊其狀猶瘰癧然後世有用貓製藥方者亦所以勝其毒耳大義又見後論疾診尺篇中張云。瘰癧者。其狀累然。而歷貫上下也。故於頸腋之間。皆能有之。因...
跋右先祖考所撰靈樞識六卷。向僅行鈔本。(琰)先君深憾其傳之不遠。將為刊本。以公於世。乃與(佶)先兄謀。命(佶琰)從家所藏稿本。重加訂正。未及付梓。而先君先兄不幸後先即世。不肖等以菲材猥忝先職。恆恐是舉之荏苒不果。無以仰奉先志。會醫黌新開活字局。遂俾千賀(久證)余語(瑞信)及(佶)嗣子(元昶)等。更相讎校。從活字刷印。裝成數部帙。庶乎與素問識並行。均為讀此經者之津筏。雖未能若板本之精善。而抑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