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围元薮
ABUIABACGAAg4NewwAYo2a3NpwYwhQU4mgc

《解围元薮》,麻风病著作,又名《癞症秘书》。4卷。明代沈之问(无为道人)撰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本书为专论风癞疾患之专著。卷一对大麻风、蛇皮风、鱼鳞风等三十六风分属六经论述;卷二对十四癞的判别,隶属于心肝脾肺肾胃六经以论治,又阐述预防、饮食宜忌等;卷三、卷四为方药,收载大小轻重方剂二百四十九首,以供按症选用。书成未刊,清代黄钟(亭乐)始予参订刊行。本书为沈氏在家传治麻风病基础上,广集当代名医及民间治诸风病症之经验总结而成。现存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黄钟校无锡孙德堂刻本、抄本,后收入《三三医书》中,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排印本。本部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杭州三三醫社版(國家圖書館掃描本)。

沈之问,明代医学家,号无为道人。祖怡梅素好医学,尝搜集众多治麻风秘方,父艾轩得其传。三代究心于此,至之问用力尤勤。每遇知(麻)风者,即礼迎共研之。得验方精论则录之,且精心救治风病患者。谓麻风患病之由有五:风水阴阳所损,源流传染所袭,气秽蛊疰所犯,保养失度所发,感冒积郁所生。重视预防传染。分风癞(麻风)为三十六风,十四癞,按经络辨证。认为“癞风之害,根于六淫,中于六部,发为六邪,部各六种,症名三十有六”。风与癞只有轻重之别,癞轻而风重。其治重视辨证,脉药相配,诊视相参。主张先散寒邪,次攻虫毒,再调元气,后养阴血。以“祛风泻火杀虫,排毒为先;补血壮元导滞,坚筋相济”。将八十余种风药按症分为十类。善用大枫子,按法制成多种剂型。后总结临证治风经验,编成《解围元薮》四卷(1550年),列方二百四十九首,为我国早期麻风专书。书成未刊,至清代始为名医黄钟发现刊行(1816年)。

解围元薮
卷一風癩論四時酷烈暴悍賊邪風也,為病最甚,殘害最劇,古人稱癘為惡疾之首,患之變敗形質頑固不知所之。酷、惡毒也,烈、凶猛也,暴、速也,悍、剛也,皆風之質也。春夏多有旋風,秋令多有飈風,冬有嚴寒,皆煞癘之邪氣也。經云:冬至之日有疾風從東南來者,名曰賊風,最能傷人,犯之不可解,俯仰動作不可得矣。按之應手而痛,烙熨則爽,時刻抽掣,擊剝疾火,沖蕩氣血,輕者結為瘰癧,重者聚為偏枯。若遇熱鬱摶凝,則變為附...
卷二六經三十六瘋總論若夫嵐瘴蒸襲日月霾光嵐瘴乃山川郁薄、沆瀣之氣,天道乖違,則瀰漫充塞於六合之內,則日月蔽其光彩。如患癘風之人,濕熱邪毒之氣蒸襲,或服熱毒之藥久,則眼目昏暗,翳障注爛,自然失明也。龍虎驕騰波瀾泛湧云從龍,風從虎,乃陰陽物理之道。若龍虎失職,暴厥逞威,則風雲倏陡,電雷交掣,淫雨滂沱,飆颶噓吼,其波濤湧躍,氾濫狂越矣。如風癘之人不惜身命,冒犯賊邪,則氣血由之而蕩敗,惡證由此而變更...
卷三六經湯丸秘方心風先傳肺經,外證損目。煎方 一防風 細辛 南星 白茯苓 薄荷 大茴香 桔梗 山梔(各二兩) 當歸 首烏 羌活牛膝 牙皂 蟬蛻 枳實 元參 川芎 附子(各一兩)加薑棗,水煎服十劑,如有痰,再加薄荷一兩,均作十服。丸方 二羌活 防風 黃連 柴胡 獨活 全蠍(去頭足用土炒) 白芷(各一兩) 當歸 穀精 地骨皮(各二兩) 白茯苓 芍藥 熟地 茯神 遠志(各一兩五錢) 乳香 沒藥 檀...
卷四參朮遇仙丹 百另二 治三十六種大風諸惡危症。人參 白朮(各一兩) 川芎 皂角刺 藁本 蟬殼 天麻(各二兩) 羌活 獨活 細辛紫參 丹參 沙參 知母(各三兩) 元參 當歸 荊芥穗 紅花 蒼朮(各四兩) 穿山甲 殭蠶 蜈蚣漏蘆 萆薢 石斛 秦艽(各一兩) 乳香 沒藥 血竭(各七錢五分) 麝香(五分) 木香(二兩五錢) 地龍(八錢) 苦參皮(半斤)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忌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