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围元薮 卷三

明·沈之问
来源:解围元薮

卷三

六經湯丸秘方

心風先傳肺經,外證損目。

煎方 一

防風 細辛 南星 白茯苓 薄荷 大茴香 桔梗 山梔(各二兩) 當歸 首烏 羌活牛膝 牙皂 蟬蛻 枳實 元參 川芎 附子(各一兩)

加薑棗,水煎服十劑,如有痰,再加薄荷一兩,均作十服。

丸方 二

羌活 防風 黃連 柴胡 獨活 全蠍(去頭足用土炒) 白芷(各一兩) 當歸 穀精 地骨皮(各二兩) 白茯苓 芍藥 熟地 茯神 遠志(各一兩五錢) 乳香 沒藥 檀香(各六錢) 細辛(七錢)殭蠶(八錢) 麝香(三錢) 甘菊(二兩) 訶子肉(八兩) 風藤(二兩)

上為末,蜜丸或黃米飯丸,如桐子大,飛硃砂為衣,每服三錢,用前煎藥送下,日服三次。

肝風先傳脾經。外證發紫泡。

煎方 三

防風(八兩) 元參 當歸 牛膝 柴胡 芍藥 蟬蛻(各一兩) 胡麻 草烏(各四兩) 白芷 官桂(各一兩五錢)

有痰加乾葛二兩均作十服。

丸方 四

防風 荊芥 葛根 丟子(各四兩) 胡麻 當歸 草烏 元參 麻黃 附子(各一兩) 白蒺藜 乾薑 皂角 桔梗 牛膝 川芎 羌活 甘草(各二兩) 全蠍(一兩五錢) 苦參(五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青黛為衣。

脾風先傳腎經,外證遍身頑癬,或時刺痛。

煎方 五

防風 當歸 風藤(各三兩) 元參 川芎 甘草節 枳實 陳皮 白芷 桔梗 枳殼 烏藥(各一兩五錢) 木香(一兩)

有痰加半夏一兩五錢,均作十服

丸方 六

元參 枳實 當歸 陳皮 白芷 胡麻 乾薑 厚朴 滑石(各二兩) 防風(八兩) 川芎 甘草 殭蠶 芍藥 麻黃 草烏 蟬殼 羌活 全蠍 木香(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用鬱金黃柏末為衣。

肺風先傳肝經,外證眉須鬢髮焦脫。

煎方 七

元參 川芎 知母 滑石 半夏 蒺藜 牙皂 黃芩 牛膝 胡麻 羌活 乾薑 桔梗木香 當歸(各二兩)

有痰加防風三兩。上均作十帖。

丸方 八

當歸 牛膝 防風 蟬蛻 獨活(各四兩) 羌活 胡麻 石膏 首烏(各三兩) 荊芥(六兩) 殭蠶 全蠍 南星 白芷(各二兩) 元參(五兩)

上為末蜜丸,滑石半夏末為衣。

腎風先傳心經,外證腳底穿爛。

煎方 九

甘草 麻黃 防風 羌活 薄荷 茯苓 桔梗(各一兩) 川芎 當歸 厚朴 半夏 知母 黃柏(各二兩) 獨活 大黃 苦參(各四兩) 滑石(五兩)

有痰加石膏三兩,均作十帖服。

丸方 十

桔梗 川芎 白朮 丟子(各四兩) 當歸 甘草 川樸 木香 乾葛(各一兩) 牛膝(八兩) 人參 乾薑 白芷 全蠍 麻黃(各二兩) 天麻(一兩五兩) 白花蛇(五錢)

上為末蜜丸,用百草霜為衣。

胃風遍傳五臟,外證渾身潰爛。

煎方 十一

羌活 澤蘭 藿香(各二兩) 蒺藜 柴胡 防風 細辛 白芷 薄荷(各三兩) 荊芥(四兩) 獨活 木瓜 牛膝 連翹 黃芩 生地 山楂(各二兩五錢) 菖蒲 枳實 陳皮(各一兩) 麻黃(一兩五錢)

有痰加象貝母、石膏各一兩,均作十劑服。

丸方 十二

荊芥(二兩) 蒺藜 天麻 白芨(各一兩五錢) 獨活 柴胡 羌活 木瓜(各三兩) 風藤 皂莢 厚朴 前胡 象貝母 蒼耳子 金銀花(各一兩五錢) 麝香(二兩) 乳香 檀香(各三兩) 紫背浮萍(四兩)

上為末,蜜丸,甘草大黃末為衣。

風癘各方

通經利竅湯 十三 三十帖,按日服之,風癘初服藥起,須以此開經絡。

第一日

大黃 荊芥 桔梗 歸尾 黃芩(各一錢) 羌活 防風 連翹(各一錢二分) 防己 白芷(各八分) 牛膝(七分) 甘草(五分)

第二日

大黃 羌活 防風 桔梗(各一錢) 白芷 防己 歸尾 獨活 荊芥 牛膝(各八分) 甘草(五分)

第三四日

羌活 桔梗 防風 黃芩(各二錢) 白芷 荊芥 防己 獨活 牛膝 歸尾(各八分) 甘草(五分)

腹中有積作痛,加製大黃一錢,心痛、大腸不利,則用生大黃一錢。

第五六七八日

羌活 獨活 防風 荊芥(各一錢) 歸尾 芍藥 防己 連翹 黃芩(各八分) 甘草(五分)

如腹痛大便不利加大黃一錢。

第九日

大黃 荊芥 羌活 獨活 防風 川芎(各一錢) 當歸 牛膝 黃芩 白芷 桔梗(各八分) 甘草(五分)

十日至十八日同,惟大黃用二錢。

十九日

大黃 黃柏 連翹 羌活 苦參 荊芥 黃芩(各一錢) 黃連 防風 防己 甘草 當歸(各八分)

第二十日如有白蟲從大便出,藥與十九日同。如無,再加白醜末,虛弱者不加。

二十一二日

黃柏(炒) 大黃(蒸) 苦參 羌活(各一錢) 連翹 防風 黃芩 牛膝 防己 獨活(各八分) 甘草(五分) 黃連(一錢五分)

二十三四日

芍藥 羌活 黃芩 荊芥 牛膝 白芷 大黃 連翹(各一錢) 獨活 當歸 防己 桔梗(各八分) 甘草(五分)

二十五日

元參 連翹 獨活 當歸 防己 桔梗 牛膝 芍藥(各八分) 防風 大黃(各一錢) 黃連(七分) 草烏(一錢) 川芎 甘草(各五分)

二十六七日同上。

二十八日

草烏 芍藥 羌活 荊芥 防己(各一錢) 川芎 當歸 桔梗 牛膝 白芷 苦參 防風(各八分) 甘草(五分)

二十九三十日同,服此倘痕色不退,再服此方三四劑。

上藥三十帖,俱水煎,早晚服,溫酒同下。如腸澀加大黃一錢。

白玉蟾遺方 十四 治痹麻諸風、癱瘓、爛、攣、腫、危,並大麻雞爪嚲曳、螻蟈、冷麻等症。

防風 黃連 黃柏 苦參 牛膝 草烏 麻黃 紫風藤 荊芥穗 蔓荊子 升麻 川芎大黃 當歸 藁本 山梔

上水煎服,大劑十服,內竅俱通,其外油光,紫黑疙瘩皆退,隨服丸方。

白玉蟾丸方 十五

胡麻 川牛膝 木瓜 山梔 黃柏 蒼朮 明天麻 白蒺藜(各五兩) 五加皮 風藤 羌活苦參 當歸(各十兩) 水銀 水飛朱 車米麵包(煨) 麝香(三錢) 香蛇(一兩) 代赭石醋(煅二兩) 新鮮丟子肉

四十兩,此即木楓子肉

朱將大楓子肉,用水二十碗,煮至二三碗濾干,入臼搗爛,以朱、汞、赭、米四味共研,不見星,收瓷器內,用香燭花果供於八仙元檀神前,忌婦女、雞、犬觸汙,再將各藥末稱准,以煮大楓子汁,加陳米糊丸,如桐子大,於卯午酉時各服三錢,酒送下。疾輕者只服二錢或一錢五分,至四五日反覺病凶,口內齒根麻木,精神恍惚,過後漸痊,面色紅潤,再不沉重,惟要戒守則永不發。

白玉蟾末藥方 十六 治癱瘓、軟痿、冷麻、困痹。大有奇功。

草烏 白朮 硃砂 細辛 雄黃 白芷 防風 蒼朮(各五兩) 麻黃(八兩) 川烏(一大個)

上為末,每服一錢,用蔥白頭七枚,陳酒一碗,煎滾送下。重者用之,先以藥湯洗,再進此藥,臨臥服,汗避風。

白玉蟾浴湯方 十七 將各藥燒湯洗滌,如爛者日洗一二次。

蒼耳子 防風 馬鞭子草 紫蘇 苦參 金銀花 白芷 遍地香 澤蘭

白玉蟾蒸法 十八

先以湯藥洗滌再用蒼朮一斤煎酒五六碗,將地鋪稻柴,再用藁薦礱糠四五斗,米醋十餘杓,拌勻,蒸熱,鋪在薦上,用席蓋糠,令人睡之上,以棉被蓋之,待出臭汗,毒氣已盡,漸去衣被,須於無風處蒸之。

白玉蟾擦藥方 十九

白芷 草烏 南星 半夏 丟子 杏仁 白芨 白蘞 蛇床(各等分)

上為末,手足及遍身有腫塊成瘡或冷麻者,以生薑蘸藥擦之,待皮活病退方止,當先用洗法次服末藥,次又行汗法,隨時擦之。隔三日再洗再汗再擦,一連五六次,如病不減,不得已方行蒸法卻之,但丸方要服數年。

大瓢李遺丸方 二十 治哉蠔蛇皮刺風、癢風、雞爪、疙瘙、歷節等風,並麻木冷痛、手足屈折痛癢、不知痿憊、癱瘓、腐爛、危篤等症。

琥珀(五錢) 天麻(一錢) 真珠 冰片 硃砂 膽星 血竭 殭蠶(各二錢) 蟬蛻 細辛(各四錢) 川芎 羌活 防風(各六錢) 遠志(五錢) 茯神(八錢) 犀角(三錢五分) 菖蒲(六錢五分)鐵粉(三錢六分) 雄黃 牛黃(各五錢六分) 蛇含石(醋煅四錢六分) 白附子(五錢二分)半夏(四錢四分) 麝香 蘆薈 烏梢蛇(各五錢五分) 牙皂(一兩) 丟子霜(八兩) 青礞石(煅四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送下。如覺恍惚困倦,麻木委厥者,以豨薟、蒼耳、金銀藤煉膏服之。

大瓢李末藥方 二十一 治男婦癘風,癱瘓,口眼歪邪、面如蟲行、身痛如切,或皮肉淫癢難忍,久而手足反張。

當歸 防風 川芎 白芷 細辛 麻黃 荊芥 全蠍 天麻 藁本 雄黃 羌活 甘草(各五錢) 硃砂 人參 白花蛇 大茴香 兩頭尖(各三錢) 香蛇(七錢) 川烏 草烏 蒼朮(各四兩)

上為末,每服五六分,漸至一錢,臨臥以無灰酒調服,忌一切熱物、或有汗,麻木身癢,乃藥力至也。服此後,用鳳仙花梗煎湯洗浴,汗出為度。

人參固本丸 二十二 治手足攣痛,晝靜夜劇,歷節大風,腰腿痛,口眼喎邪。

白朮(四兩) 沒藥 沉香(各五錢) 天麻(一兩) 青皮(一兩) 人參(一兩) 白芷(一兩) 蒼耳子(二兩) 烏藥(三兩) 紫蘇(一兩五錢) 甘草(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用後方煎藥送下。

煎方 二十三

白朮 桂心 防風 人參 柴胡 甘草 川烏 當歸 芍藥 赤茯苓

薑棗煎服。

孫思邈真人煎方 二十四 治核桃紫雲等風。

防風 苦參 薄荷 芍藥 黃芩 連翹 山梔 知母 柴胡 大黃 麻黃 天麻 半夏 花粉 甘草 紫蘇 香附 白芷 當歸 羌活

加細茶一撮,煎服五六帖退斑,十服效臨,臥服忌見風。

孫思邈真人丸方 二十五 此方甚妥,尚可量症加藥。

牙皂 苦參 蒺藜 防風 當歸 荊芥穗 蔓荊子 牛蒡子 胡麻(各一兩) 黃柏(三兩) 白花蛇 丟子(各四兩) 麝香(二錢)

上為末,黃米飯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四十丸,日服三次,清茶送下,忌食鹽物止食淡鴨妙。

邋遢張真人靈寶千年大藥 二十六 治三十六種大風,後人稱平分家產方。

羌活 蒼朮 烏藥 風藤 防己 白芷 防風 大黃 五加皮 獨活 藁本 桔梗 草烏 柴胡 黃芩 明天麻 細辛 甘松 蔓荊子 白蒺藜 川續斷 芍藥 南星 大腹皮 皂角刺 薄荷(各三兩) 槐角 荊芥 升麻(各五兩) 紫萍 鬧羊花(各二斤) 麻黃(十斤) 天雄(一斤) 當歸(八兩) 苦參皮(二斤) 紅花 元參(各六兩) 仙靈脾 萆薢(各三兩) 草烏頭(四兩)

用陰陽水各一桶,春浸五日,夏三,秋七,冬九,煎去渣,煉成膏。

人參 白朮 沉香 川芎 木香 乳香 牛膝 紅花 磁石(醋煅七次) 沒藥 香蛇 血竭 松脂 姜蠶 檀香 安息香 雲母粉 降香 鵝管石 蓯蓉(各一兩)茯苓 雄黃砂仁 青礞石 萎蕤 胡麻(各二兩) 蟾酥 麝香(各五錢) 冰片(二錢) 花蛇(一條) 人牙(炙黃香五兩)

上為末,以前膏和丸,彈子大,硃砂為衣,金箔包裹。遠年病服十丸,近年病七丸,用麻姑酒磨服,汗出則病愈。方中若加桑螵蛸、原蠶蛾末各一兩五錢尤妙。

神效奪命還真丹 二十七 治三十六種風,如癘麻、嚲曳、大麻、啞風、癘風,立效。

全蠍 殭蠶 黃芩 陳皮 熟地 肉桂 生地 蔓荊子 地骨皮 黃連 甘菊 防風 茴香芍藥 知母 枳殼 柴胡 甘草 石膏 當歸 半夏(各一兩) 明天麻 木香 川芎 藁本 菟絲子 白朮 人參 獨活(各一兩五錢) 羌活(三兩) 桔梗 麻黃 薄荷(各二兩五錢) 細辛(五錢) 蛤蚧(一對酥炙) 茯苓(二兩)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細嚼。中風、癱瘓、大風、癘病,茶酒下。遍身筋骨痛及心氣痛不省人事,熱醋湯下。頭風、暗風,茶下。驚痛、口吐涎,溫酒下。婦人胎前產後,經水不調,香附湯下。冷風寒濕,氣頓抽掣,走注叫號,日夜不安,黑豆炒焦烹酒下。

又有一方加麝香牛黃冰片更妙。

車華玉髓 二十八 尹蓬頭真人傳,以丟子油為君,丟子生東夷島故以此名。

大風子(依法取油四兩) 沒藥 滴乳 血竭(各二錢) 牛黃(五錢) 麝香(五分) 阿膠(一錢) 琥珀 珍珠(各三錢) 雄黃(五錢) 地龍(火炙去土七錢) 冰片(三錢) 芒硝(八分)

上研末,隔湯化油,藥攪勻,每服一錢。內熱者柿餅湯下。內寒者花椒湯下。平常者溫酒下。其大風紫黑、痿痹、癱瘓、攣屈、喎邪、臭爛危篤者,不過一料全愈。須絕欲,戒性,避風,忌一切腥鮮鹽物,五辛諸毒,只宜食淡,方能見效。(紫雲風)去牛黃、芒硝、加血竭一錢,乳沒各四分。

(云顏成形不退腫起)以艾作小炷,四圍團團灸。每灸五七團,泄其氣即愈。(蛇皮風、魚鱗風)加白花蛇末一錢,冰片二分,有細瘡乖癘同治。(漏蹄、白癜風)加牛黃三分。(臭)加水飛雄黃末三分五釐。(冷麻風)加羌活、獨活、歸尾各五分。(瘦弱者)去芒硝,加人參五分,地骨皮、柴胡各一錢。(內熱者)加川芎、白芍、黃芩、山梔各二錢,歸尾一錢五分。

(爛瘡)用枯礬四兩,硫黃、信石煅,各一錢,花椒三兩,生礬五錢,蛇床二兩,共為末,用豬油調敷。

(手腿大爛不收斂)用黃蠟一兩,東丹五錢,膩粉二錢,乳香、沒藥車米各三錢,桐油調油紙攤貼。(爛瘡)用爐甘、石錢、龍骨三錢,乳香、沒藥、雄黃各五錢,研細乾摻。(風癬)用蛇床子、雄黃、砒等分為末,醋調青布包之,重重頻擦。(癢塊)用車米、硫黃各一錢,大風子一兩,樟、冰、雄黃各二錢為末,以生芝麻二合炒黑,研和如泥,以生布包擦塊上,四五日愈。爛者不用。其破者,皆屬脾經毒已從破處出,內服追毒,則自愈。(起泡者)用蛤粉、車米、石膏、乳、沒等分,研末敷之。(眉落者)用荊芥、防風、白芷、蟬殼、天麻、首烏、羌、獨活各五錢,丟子肉四兩,牛蒡子、大黃各六錢。(眼赤)加菊花五錢。(兩眼痛)去大風子二兩,加全蠍七錢,蜜丸桐子大,臨臥以方中止去大風子,將各藥銼劑煎之,送下五七十丸。(生眉)用牙皂炒,加麝香少許,雞蛋油調,生絹包,擦眉稜上,二十日可出。(黑斑)用牙皂、鹿角屑、白附子等分為末,薑汁調,惟塗久脫常妙。吳氏亦以此方得名,每油四兩,用乳沒六分,血竭二錢,芒硝八分,牛黃三分,服之雖效,總不如前方有奇功。如夏暑油不肯凍,不能成羔,以米仁炒熟研末,加入為丸服。余時以藥放酒盞內,每日在飯上燉化服,以助胃氣,服至十日,其毒必追至手足處發出。或腫或瘡,即將蓖麻子、巴豆、丟子打成膏貼之,其臭水倘出滋延,敗惡不可聞。以菖蒲草根炒末,罨上即乾癟。如臭水流盡則愈。急服補氣血藥三年方保全生。

神效追風丸 二十九 治癩、麻、疙瘩、熱風、干風一切危篤等症。

當歸 麻黃 羌活 白朮(各五錢) 荊芥(二兩五錢) 白芍 黃芩 殭蠶 川芎(各一兩) 人參(三兩) 蒺藜 胡麻 防風(各二兩) 沒藥 乳香(各二錢五分) 麝香(四分) 苦參皮(六兩) 大風子肉(兩)

上為末,黃米粉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早晚溫酒下。

搜風四七丹 三十 治紫雲、白癜、紫癜等風。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麻黃(各五錢) 黃芩 山梔 連翹 白朮 甘草 薄荷 桔梗 全蠍 蟬殼 羌活 獨活 胡麻 乾葛 升麻(各六錢) 荊芥(一兩) 人參(三錢五分) 牛膝滑石(各一兩五錢) 木香(七分五釐) 麝香(五分) 石膏(八錢) 大風子肉(半斤)

上為末,黃米粉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茶亦可。

神仙換骨丹 三十一 治鼓槌軟癱干風瘸癟麻木委困倦敗等症大黃。

白芷 槐花 川芎 防己(各一兩) 乳香 沒藥 木香 沉香(各三錢) 蒼朮(二兩) 細辛 苦參(各一兩五錢) 紫萍(三兩) 麝香(五分) 草烏(五錢炒,三錢生,三錢炒黑,共一兩一錢)

上為末,用去節麻黃半斤煎膏,加蜜丸,彈子大,約重二錢,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臨臥蔥酒磨,服,避風。又一方,去蒼、麝,加當歸、防風、花蛇、木鱉子。

大消風散 三十二 治雞爪、癢風、脫跟、魚鱗、鵝掌、糍糕、哉蠔、疹風等症。

防風 蒺藜 荊芥 苦參(各十二兩) 乳香 沒藥(各二兩) 麝香(五錢) 當歸 黃柏(各八兩) 黃芩 胡麻(各十兩) 丟子肉(一斤,煮一晝夜)

先以一料,去丟子、沒、麝、乳,均作十帖煎服。再用一全料,不見火為末,酒米糊丸,桐子大。辰、午、戌時各服三錢,溫酒下。(如面上病重)加白芷、風藤、蟬殼各四兩,升麻五錢。(口眼喎邪)加白殭蠶四兩。(四肢重)加羌、獨活各四兩。

如服此藥,須用細辛、蒼耳草、豨薟草、遍地香、馬鞭子草煎湯,不時洗浴,待汗透神爽方止,久則脫愈。

救苦回生丹 三十三 治歷節、半肢、紫雲、啞風、蠱風、干風,走注,遍身寒濕、麻痹、癱瘓等症,及中風不語,口眼喎邪。

乳香 沒藥 當歸 川芎(各一兩五錢) 五靈脂 檀香 松香 自然銅(醋煅) 威靈仙(各一兩) 虎骨(炙) 地龍 草烏(各五錢) 天麻(七錢) 全蠍(二錢) 麝香(三錢) 荊芥 白芷 苦參(各一兩二錢) 番木鱉(三十七個炙) 冰片(三分) 京墨(一塊) 黑豆(二合炒) 鬧羊花(五錢) 殭蠶(六錢)

上為末,糯米飯丸,如龍眼大,硃砂為衣,金箔飛裹。薄荷酒磨下。一丸,如昏迷則病愈。若婦人血暈經閉,胎衣不下,用炒焦黑豆淋酒服之,如神。

斑龍八帥丹 三十四 治螻蟈、蝦蟆、癱腫等症。

殭蠶(炒) 花蛇(炙) 香蛇(炙) 蜈蚣(炙) 蜂房(炙) 穿山甲(炙) 全蠍(炙) 蟬殼鹿角(煅)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三四分,酒下。或以此藥加在各方丸散中,服之無不立效。

奇效良丹 三十五 治雁來、漏蹄、冷風、壁泥、蛇皮一切大風,服之皆效。

胡麻 木瓜 山梔 黃芩 牛膝 蒼朮 五加皮 天麻 蒼耳子 風藤 羌活 獨活 細辛黃柏 蒺藜(各五兩) 苦參 當歸(各十兩) 麻黃 紫葳蕤 防己 殭蠶 草烏(各三兩)甘松蟬殼 紫萍(各四兩) 乳香 沒藥 香蛇(各二錢) 代赭 磁石(各二兩醋煅) 荊芥(八兩) 川芎(一兩五錢) 丟子(十二兩) 麝香(一錢五分)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酒下。

一粒金丹 三十六 又名赤龍丸又名一錠金。治遍身嚲曳、魚鱗、刺風、遠年寒濕,手足痿痛、走注叫喚者。

麝香(二錢五分) 乳香(六錢) 沒藥 當歸(各七錢) 地龍 白檀香(各二兩五錢) 木鱉子(五錢) 草烏 五靈脂(各二兩) 京墨 線膠(麩炒) 紫萍(各二兩五錢)

上為末,用去節麻黃二兩煎汁煮,為末,飯丸龍眼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酒下。至黑汁從足底出乃為驗,日進二服。

搜風順氣丸 三十七 治軟癱風、邪魅風、熱風、蠱風,並腰腿腹痛、氣悶冷熱、寒濕,腳膝少力,男婦怯弱。此能和三焦,潤五臟,厚腸胃。中風者服之大有功。

製大黃 麻仁 山萸 山藥 檳榔 菟絲子 枳殼 防風(各三兩) 牛膝(二兩) 郁李仁 獨活(各一兩) 車前子(二兩五錢)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或酒或茶下。壯精神,消百病。癱瘓腸風並效。

保真丸 三十八 治大麻、邪魅、半肢、軟癱等風,麻痿痠疼不能動止者。

人參 川芎 草烏 川烏 白芷 當歸 槐角 羌活 五加皮 獨活 紫背浮萍 防風荊芥 首烏 枳殼 連翹 風藤 烏藥 杜仲 桔梗 肉桂 乾薑 殭蠶 石楠藤 甘草 芍藥 升麻 虎骨 花蛇 防己(各一兩五錢) 乳香 沒藥 沉香(各五錢) 麻黃(二十斤去節)

上為末,用麻黃煎膏丸,每丸重五錢,酒磨,服一丸,神效,避風為妙。

二八濟陽丹 三十九 治軟癱、癘麻、血風、癢風、干風、冷麻、半肢、血痹、鵝掌、風血枯氣敗等症。

元參(半斤酒漿浸曬三次) 苦參(一斤薑汁酒漿各浸一夜曬炒末半斤) 犀角 當歸 蒺藜 熟地白芷(薑汁炒) 獨枝防風 全蠍(去足土炒) 牛蒡子 乳香 沒藥 石楠藤 紅花(各二兩) 甘草(五錢) 殭蠶(炒去絲足嘴一兩五錢)

此藥前二味各八兩,後十四味二十八兩,共十六味,故名二八丹。共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陳酒下,日進三次。

六神輔聖丸 四十 治疙、瘙、雁來、冷風、癢風、麻痹、痛風。

草烏(一斤白嫩者佳) 麻油(一斤) 甘草(半斤) 荊芥 羌活 紫蘇 風藤(各四兩)

用無灰酒煮一晝夜,另用一鍋煎滾汁浸之,方可擠去烏皮,如用冷酒浸,則烏皮擠不脫矣。將草烏擠淨搗爛為丸,每服二十丸,溫酒下。

四魔丹 四十一 治嚲曳、顛風、蠱風,癱瘓、委頓者神效。

敗龜板(煅白) 番木鱉(麻油煮三沉三浮) 鬧羊花(酒拌九蒸曬各二兩) 蒼耳子(一斤炒) 白蜜(一斤)

上為末,煉蜜和勻,入竹筒內,掛當風處。七日後初次服五分,三四日服六分,漸加至一錢,空心燒酒下。

火龍散 四十二 治脫跟、蛇皮、魚鱗、漏蹄、核桃,癱爛、麻木、委敗等症神效。

人牙(一兩五錢) 雄黃 辰砂 大黃(酒蒸) 代赭石(醋煅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三錢,臨臥用防風、荊芥煎湯洗浴,熱酒送下即睡,則皮內毒蟲迫出肌膚,然後用雄黃、硫黃、硃砂、代赭石、車米各等分,研末,香油調熏,擦遍身捷愈。

棗靈丹 四十三 治核桃、壁泥、哉蠔、白癜、鼓槌等風。

丟子(一斤半) 防風 荊芥 牛蒡子 苦參 首烏 風藤(各三兩) 桔梗 枳殼 川烏草烏 香附 大黃 黃芩 木賊草 白附子 角刺 兩頭尖 白芷 檳榔 烏藥 石膏 薄荷 滑石 山梔 芒硝 葶藶 木通 木香 沒藥 胡黃連 車前子 黃柏(各一兩) 甘草 蒺藜羌活 天麻 白朮 柴胡 菖蒲 藿香 蔓荊子 天花粉 殭蠶 厚朴 陳皮 藁本 威靈仙 遠志 麻黃 枸杞 甘菊 蟬殼 血竭 乳香(各二兩) 胡麻(四兩) 梧桐皮淚 黃連花蕊石 辛夷 麝香 青皮(各五錢) 牛黃(一錢) 冰片(五分)

上為末,棗肉丸綠豆大。每服五七十丸,春白,夏茶,秋鹽湯,冬酒下,忌油膩生冷。

小棗丹 四十四 治鵝掌風、刺風、疹風。

防風 殭蠶 首烏 全蠍 羌活 獨活 芍藥 生地 威靈仙 蔓荊子 牛蒡子 苦參胡麻 大黃 黃芩(各二兩) 枸杞子 薄荷 南星 天麻(各一兩) 荊芥 柳枝 山梔(各四兩) 炙甘草(五錢) 白朮(一斤) 丟子肉(一斤) 兩頭尖(一錢,要大者為佳)上為末,棗肉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薄荷湯下。

守中丸 四十五 治雁來、鼓槌、核桃、紫雲、水風,此係山西張守中所用故名之。

防風 荊芥 苦參 連翹(各二兩) 當歸 胡麻 牙皂 蔓荊子 蒺藜 牛蒡子(各三兩) 白芷 甘草 硃砂(各五錢) 羌活 獨活(各一兩五錢) 陳皮 黃芩 胡黃連 山梔 升麻 天麻(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三錢) 牛黃(一錢) 麝香(三分) 冰片(三分)

上為末,米糊丸。每服三錢,鹽湯下。

祖傳玉樞丹 四十六 治白癜、螻蟈、疹風。

苦參皮 荊芥穗 當歸 元參 蒼朮(各八兩) 烏藥 羌活 川胡麻 藁本 白芷 防風 白蒺藜 川芎 獨活 麻黃 蒼耳子 甘草(各四兩) 紅花 牛蒡子 天麻 殭蠶 風藤 薄荷(各三兩) 草烏 半夏 貝母 桔梗 大黃 葳蕤(各一兩) 麝香(二錢) 牛黃 木香 檀香沉香 乳香 沒藥 血竭(各一兩五錢) 琉璃灰(二兩爛者方加) 桑螵蛸(一兩) 銀柴胡不見火蠶蛻(各二兩) 元明粉 秋石 蘇木 夏枯草 虎骨 旱蓮草 犀角(各二兩) 仙靈脾(一兩五錢) 大風子肉(四兩)

上為末,陳米糊丸,桐子大,硃砂為衣。用後煎藥,送下百丸,早晚服。如怕服煎藥,以酒代之,在密室中,睡三四時,方可行動。

煎藥方 四十七 水煎送前丸藥。

黃芩 大黃 羌活 獨活 防風 防己 連翹 黃柏 桔梗 荊芥 當歸 山梔 木通白芷 甘草 半夏 紫蘇 薄荷 升麻 麻黃 川芎 烏藥

補舊湯 四十八 又名救苦湯。治糍、糕、壁、泥血痹、血風。

苦參皮(一錢五分) 牛蒡子 人參 首烏 山梔(各一錢) 殭蠶 白蘚皮 防風 連翹天麻蔓荊子 黃芩(各五分) 全蠍 黃連 甘草(各四分) 薄荷 羌活 獨活 荊芥(各三分)乾葛黃柏(各七分) 威靈仙 蒺藜(各八分) 仙靈脾(怯弱者加五分)

先用酒煎,十帖服。再用水煎,須儘量飲酒服。至百帖其眉須復生、腫塊漸退,手足痿頓者有力。須戒色省勞,避風忌口,方能有功。再以每味加十倍為末,再加乳香、沒藥、血竭、沉香各一兩,冰片、牛黃各一錢,麝香二錢,用米仁糊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百丸,酒下,三年身固絕根。臨服時,每服加威靈仙末三分,效速。

神釀丸 四十九 治歷節、痛風,筋骨走痛。

蒼朮(八兩) 草烏(三兩) 杏仁 川芎 白芷 半夏(各二兩)

上銼片,用姜二斤蔥一斤搗汁拌濕,以藥鋪入瓶內,封好埋土中,春三夏五秋七冬九日取出,曬乾,加猴薑、木香、牛膝、紅花各二兩,當歸、萆薢、茄根各四兩,共為末,老酒糊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酒下,日進三次,神效。又一方,有乳香、沒藥、麝香、地龍各五錢,尤奇。

神守散 五十 治蛇皮、魚鱗、邪魅、癢風、顛風,一切危重之症。

番木鱉用銅刀刮去粗皮,將麻油入瓦罐內煎滾,漸投下木鱉煎之,待三沉三浮發泡焦黃,取出曬乾,為末。每服一分,臨臥白湯下,避風,待汗乾方可起。服至百日,眉生指直,斑退腫消瘡斂。如病熱反增,乃內毒發出,甚妙。此方亦治痰火,服之則痰從兩脅滾下。又治癲癇,量人強弱服一方,藥末一兩,加甘草末五分更妙。如藥力凶,以黑豆湯解之,綠豆湯亦可(製法未佳,必須照《全生集》方盡善。此方可名獨勝散,各風以此為主方,量加白花蛇、地龍、麝香、蠶蛻、蟬衣、殭蠶、當歸等品尤妙)。

黃雄漆丸 五十一

嚴漆(一兩) 蟹黃(五錢)

拌勻,曬。漸去面上汗水,待盡,又加水飛雄黃、牙皂末各五錢,為丸,不可見日,曬則不幹,每服三分,溫酒下。

參翎丸 五十二

隔年純白鵝一隻,男用雄,女用雌,尋其毛不可失一根,炒為末,用苦參皮一斤,酒煮為末,黃米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服,病愈。

吳氏苦參丸 五十三 此方胡僧傳於車塘吳氏今以養生,一料共三十六斤,治三十六種風病,不知其由。

苦參(十斤) 草胡麻(九斤) 防風 荊芥 蒺藜(各五斤) 丟子(二斤,俱生)

用為末,酒水為丸。每服一二合,日進三次。似覺傷人臟腑,姑集之,以備參考。能治漏蹄、螻蟈、糍糕、脫跟、疙瘩等風。惟黑色痿爛並初起年少者,服之方好。若久病血衰氣弱老年,俱不宜服。

調榮丸 五十四 治大麻、癘麻、嚲曳、啞風、顛風諸癩。

川芎 蘇木 丹皮 蒲黃 乳香 沒藥 草烏 血竭 烏藥 菖蒲 黃芩(各一兩) 益母草 生地 敗龜板 熟地 夏枯草 枸杞 當歸(各四兩) 阿膠 苦參 蓯蓉(各二兩) 知母地骨皮 人參(各一兩五錢) 瑣陽(五錢) 牛膝 銀柴胡 藁本 升麻(各三兩) 桃仁 芍藥 柴胡 紅花(各一兩五錢)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卯午酉時各服百丸,乳酪湯下。

大定風丸 五十五 治痛風、麻痹、寒濕、走注、疼痛。

南星 白芍 木瓜 官桂 甘草 荊芥 川烏 殭蠶 白芷 牛膝 當歸 檳榔 天麻人參 首烏(各一兩五錢) 羌活 桔梗 獨活 白朮 防己 全蠍 木香 半夏 厚朴 杜仲黃芩(各二兩) 陳皮 枳實 麻黃(各三兩) 白附子 防風(各二兩五錢) 蒼朮(一斤) 川烏(一兩) 乳香 沒藥 沉香 血竭(各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酒下。

駐車丸 五十六 治歷節、痛痹、寒濕、腳氣、抽掣。

獨活 川烏 沙參 生地 蒺藜 白芷 木瓜 海桐皮(各五錢) 米仁 羌活 防風 細辛 甘草節 牛膝(各一兩)

上為末,用五加皮浸酒煎汁,為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酒下。

如意通聖散 五十七 又名麻黃赤芍湯。治白虎、歷節、痛風、寒濕、手足不能舉、渾身走注、抽掣叫號等症。

罌粟殼 丁香 麻黃 赤芍 防風 荊芥 當歸 川芎 羌活 獨活 白芷 甘草 黃芩 威靈仙 草烏(炒黃色) 桔梗 葛根(各二錢五分) 人乳香 沒藥末(各三分)

煎熱服,蓋被取汗。如病在肩背上,加白芷末二錢,如用乳、沒、芷末,待煎好沖服。

八將驅邪散 五十八 即八將追魂丹,又名三釐散。治大風、癱、爛、敗症。

麝香(三分) 穿山甲(炙一兩) 蜈蚣(炙去頭足三錢) 土狗(炙) 地龍(去土炙) 番木鱉(酥炙) 金鼎砒 雄黃(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釐,溫酒下。服七日,停七日,服退藥一月又服之。如人素弱,三服三日,就服退藥五日,服補藥三日,再服之。不然使人牙齒浮爛,昏潰疲敗,飲食不進,幾於無救矣。

退藥 五十九

乳香 沒藥 血竭 硃砂 當歸 元參 胡麻 桑寄生 牛黃 沉香(各等分)

為末,蜜丸服。

補藥 六十

桑螵蛸 晚蠶蛾 銀柴胡 仙靈脾 牛膝 防己 紅花 破故紙 柏子仁 天冬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下,日進二次。

陽起聖靈丹 六十一 治痛風不舉伏床者。

當歸 枳殼 川芎(各四錢) 虎骨酥(炙) 牛膝 木瓜 生地 桑寄生 補骨脂 天花粉 烏藥麻黃 陳皮 山藥 蒼朮 自然銅(各二錢) 赤芍 殭蠶 白芷 桔梗 黃芩 紅花 黃耆 甘草 陽起石 龍泉香(各三錢) 防風 荊芥 連翹 風藤(各一兩)

上為末,用不見水,鵝掌二雙,酒煮焙乾,又用狗蹄四隻燒灰,用鵝血煮酒各半碗,不見水,狗血一碗,加面少許,為丸,桐子大,用蔥酒送下,七八十丸,早晚服,一月全愈。

鐵魔丹 六十二 治諸般風症。

大風子(一斤用麻黃鬧羊花各四兩酒煮一晝夜) 苦參皮(酒拌九蒸曬一斤) 荊芥穗(淨末一斤) 白蒺藜(微炒一斤) 狗蝨 胡麻(微炒,淨末一斤) (春)加柴胡 草麻 升麻 川芎 藁本(各四兩) (夏)加桔梗 黃芩 半夏 銀柴胡(各四兩) (秋)加石膏甘草 元參 當歸(各四兩) (冬)加知母 生地 五加皮(各四兩) (心經)加茯苓硃砂 遠志 山萸 蒲黃 當歸(各四兩) (肝經)加荊芥 白芷 風藤 羌活 白芍 甘草 地黃(各四兩) (脾經)加荊芥 白朮 陳皮 蒼朮 獨活 乳香 沒藥 血竭(各四兩)(肺經)加天麻 桔梗 半夏 貝母 柴胡 沙參 巴戟 胡麻(各四兩) (腎經)加黃柏知母 茯苓 當歸 升麻 草烏 甘草(各四兩) (胃經)加枳殼 藿香 蒼朮 半夏厚朴 柴胡 益智 草果 白豆蔻(各四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溫酒下,日進三次。

保命丹 六十三

苦參皮 荊芥穗 羌活 蒺藜 胡麻 明天麻 風藤 元參 獨活 連翹 白芷 厚朴紫萍 牛膝(各四兩) 蒼朮 烏藥 藁本 麻黃 甘草 紅花 蒼耳子 川芎 升麻 薄荷 半夏 牛蒡子 木瓜 殭蠶 桔梗 大黃 蒲黃 巴戟 防風 萆薢 蟬殼 牙皂 全蠍 續斷 蔓荊子(各三兩) 石斛(二兩) 甘松 猴姜 菖蒲 草烏 貝母 木香 檀香 沉香 銀柴胡 柏子仁 硃砂 乳香 沒藥 遠志 元明粉 血竭 雄黃(各一兩) 麝香(錢半) 牛黃(一錢) 秋石(一兩五錢) 黃芽(二兩) (手足攣痛) 加葳蕤(半斤) 香蛇(一條) (陽痿) 加仙靈脾(六兩) (身浮腫) 加白花蛇(一條) 紫萍(八兩) (黑斑) 加廣陵香地骨皮 血見愁(各四兩) (眼赤爛) 加珠粉 知母 胡黃連(各四兩) (破音) 加木通(十二兩) 訶子(六兩)

上為末,用甘草膏和陳米糊丸,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酒下,日進三次。

搜風無價丸 六十四 治諸癩風。

全蠍(四兩) 苦參(三兩五錢) 防風 當歸 川芎(各三兩) 蟬殼 荊芥 羌活(各二兩五錢) 柴胡 獨活 牙皂(各二兩) 丟子(十兩)

上不見火為末,早赤米糊丸,桐子大,上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茶酒俱可下。

八仙丹 六十五 治新久一切大風。

巨勝子 麻黃 苦參 荊芥 防風 獨活(各十二兩) 大風子肉(八兩) 蒺藜(四兩)

上曬為末,赤米糊丸,桐子大,上硃砂為衣。每服七十丸,茶下。

射老丸 六十六 治癩風變形敗體一切惡症。

蟬殼 當歸 柴胡 荊芥(各二兩五錢) 苦參(三兩) 防風(三兩) 全蠍(四兩) 川芎(一兩五錢) 獨活(一兩六錢) 羌活(二兩)

上曬為末,每藥末,一兩加大風子肉一兩六錢為末赤米糊丸,桐子大,西洋珠為衣,每服八十丸,白湯下,日進三次。三日後其腿下黑紫塊上汙皮漸好,十日後即服利藥一次,每月利三次。

利藥方 六十七

江霜(一錢) 牙皂末(三錢)

飯丸,葡子大,每服二丸,白湯下。

小還丹 六十八 治癩風、眼爛、昏花、眉發、脫落、鼻梁崩倒、肌膚瘡癬、穢破臭惡、癱爛勢危不救者可用。

皂角刺(三斤,酒拌,經大火蒸半日,取出曬乾) 白鵝毛(一隻,微火炒) 苦參(酒浸一日夜,打去皮,半斤)

上為末,用大黃煎酒,打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服至旬日,眉發生,肌膚潤,眼目明,一料全愈。

六和定風散 六十九 治癱瘓、風寒、濕痹、歷節、白虎等風。

蒼朮(四兩) 草烏(二兩) 杏仁(一兩一錢去尖皮) 當歸 牛膝(各四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

以生薑、胡蔥搗自然汁各一碗浸蒼朮,待蒼朮泛白曬乾,又加去節麻黃末一兩,每服三四分,酒下。重者五六分,其病根從元府汗中,泄盡愈。

轆轤丹 七十 治大風惡癩手、足筋攣、屈曲癱瘸者。

細辛 川芎 黃耆 防風 金毛狗脊 菖蒲 獨活 丹皮 牛膝 米仁(各一兩) 山藥蒼耳實 當歸 巴戟 秦艽(各一兩五錢) 藁本 漏蘆 牛蒡 天麻 虎骨(各一兩) 葳蕤(三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下,以粗藥末加柴胡,煎湯浴。

長春丸 七十一 治風癱困頓者。

苦參 獨活 荊芥 豨薟 紫萍 蒼朮 風藤(各六兩) 木通(三兩) 草烏(二兩) 大風子(一斤) 巨勝子(十二兩) 仙靈脾(四兩俱不見火)

上為末,水滴丸,每服五十丸,茶下。

固命丹 七十二 又名飛步丹。治風癩既愈之後氣血虧敗,過服克伐藥,未免神枯陽痿,憔瘁昏倦,腰腿腳痠軟,四肢不暢,服此可使如舊。無病人五十以外者,若常服延齡卻病,行步如飛,妙難盡述。

人參 熟地(各四兩) 枸杞 麥冬(各六兩) 白茯苓 當歸(各一斤) 仙靈脾(取葉一斤,去毛,酒拌蒸)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湯、酒俱可下。如陽痿不起,加真陽起石、原蠶蛾各四兩,甚妙。

五子芥風丸 七十三 治大風症。

胡麻子 蒺藜子 車前子 澄茄子 大風子 荊芥 防風(各二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或茶或酒下。

順氣散 七十四 治風癘之人元氣枯滯,鬱悶不寧,常服之清爽。

陳皮 桔梗 白芷 甘草 枳殼 川芎(各二兩) 殭蠶 麻黃 乾薑 烏藥(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薑棗湯下。

二九還元丹 七十五 治風癘危篤惡症。

胡麻 苦參 荊芥(各八兩) 防風 羌活 升麻 獨活(各二兩) 風藤 木通 當歸 黃柏 白芷(各四兩) 柴胡(三兩) 殭蠶(一兩五錢) 蟬殼 川芎(各一兩) 蒺藜(二兩五錢) 大風子(十二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硃砂、麝香為衣,每服五十丸,溫酒下,日進三次,避風,戒色。

二聖丸 七十六 治癘風痿爛。

大粉草 大柴胡(各等分)

為末,每服三錢,或酒或湯下,日進三次,服至百日,自然病愈。

戒止丸 七十七 治穢爛黑腫,臭惡癘風。

荊芥 白芷 防風(各十二兩) 苦參(一斤) 丟子(八兩) 蒺藜 胡麻 牛蒡子(各十兩) 當歸 紅花 川芎(各四兩) 鬧羊花(四兩酒蒸曬二次)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早晚茶下,腹中響動不安,兩三時即定。

參靈丸 七十八 治大風、腫爛、癱瘓、抽掣、困頓,大有奇功。

苦參(一兩) 荊芥 防風 牛膝 威靈仙(各四兩) 蒺藜 胡麻(各一兩) 丟子(八兩)鬧羊花(五錢)

上為末,黃米糊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白湯下,日進三次。

烏龍丸 七十九 治癩風。遍身瘡癬瘍疥,腫爛臭惡。服此消風散熱,利膈化痰。又治肺氣不和,能推陳致新,去腸垢,滌臟腑穢毒有大功。肥皂角刮去皮筋子,水浸捶爛,絞去渣,取汁入瓦器,煎膏,用黑醜末,共搗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如氣虛者,服二三十丸。無病之人氣若實,服一兩利,用三五次不傷正氣,身體輕健,肌膚光澤,永無風痰疥癬。

洞虛丹 八十 治惡風、麻木、走注、抽痛者。

藁本 天麻 川芎 細辛(各一兩五錢) 牛膝 羌活(各三兩) 大風子(四兩) 蟬殼 胡麻 防風獨活 殭蠶 荊芥 蘇木 風藤 石膏 蒺藜 山梔 芍藥 菖蒲 石蠶 黃芩 連翹 草烏 紫萍 升麻 紅花 麻黃 白芷 石斛 當歸 威靈仙(各二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用羊躑蠍草根一斤四兩打碎,以酒二十斤煮,去渣,每以一杯送下,一月病愈,忌食鹽物。

清平丸 八十一 治大風、中風、跌蹼、打傷,喎瘓等症。有歌為證。

天生靈草無根斡。

不在山間不在岸。

始因飛絮逐風飄。

泛梗青青浮水面。

神仙一味去沉疴。

採時須是七月半。

癩麻疼痛立時消。

寒熱瘡痍及癱瘓。

任從癲癩暴中風。

些小微風都不算。

黑淋酒化服三丸。

鐵漢頭上也出汗。

七月上旬採河中紫背浮萍,曬乾為末,每斤加草烏、葳蕤、風藤、麻黃各二兩、麝香二錢。

共為末,蜜丸,彈子大。以草烏煎,酒磨,服一丸。重者以烏頭煎,酒磨下。輕者以黑豆炒香,烹,酒磨,服。

豨薟丸 八十二 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節痠疼,腰膝無力,癩風痿爛,濕痰中風,口眼喎邪,手足屈曲癱瘓等症。

於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等日採豨薟草葉,拭去毛沙土,曝乾,以老酒拌蜜酒層層和灑,以柳木甑蒸透,曬乾,共九次,加乳香、沒藥、沉檀、降木、真麝等香,當歸、血竭各等分,共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無灰酒下,神效。

胡麻丸 八十三 治大風、大癘、中風,乃風科之妙方。

胡麻(一斤) 苦參皮(五斤酒浸七日) 荊芥穗(四斤) 豨薟草(葉淨三斤) 蒼耳草(葉淨三斤) 紫背浮萍(二斤蒸透曬乾)

先將豨、蒼二味蜜拌,蒸一伏時,曬乾,後共為末,酒糊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百丸,茶酒俱可下,日進三次。

獨聖散 八十四 治鼓槌風、手指攣瘸、足趾腫爛脫落、腿肘曲折腫痛難忍。

蓖麻子肉(二兩碎者不用) 黃連(二兩)

同貯瓶內,加水浸之,春五夏三秋七冬九日取出,每晨朝東南方,以瓶中水一鍾吞蓖麻一粒,漸加至四五粒,若微泄無妨,如手指足趾節間腫疼,諸病即愈,戒食動風辛辣毒物。

跨鶴丹 八十五 治雞爪風。

五加皮 海桐皮 川烏 川芎 赤芍(各五錢) 乾薑 肉桂(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用水二盞,將青錢一個入青油浸三日,同煎服。

靈芽芷珠 八十六 治爛風痿頓,臭惡疙瘩。

人蛆以水養淨,再以濃茶養三日夜,炙香為末,每兩加麝香一錢,酒糊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熱酒磨下,眩瞑周時自醒,病若脫去,重者五七丸全愈。

雄漆丸 八十七 治爛風瘡穢臭惡者。

透明雄黃(水飛淨八兩) 淮熟地(八兩) 乾漆灰(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酒下,服藥一料全愈。

蓬萊棗 八十八 治癱瘓痿爛,臭惡困頓者。

北紅棗(一斤,取肥大不破者) 五臺草(取自然汁十碗,一名貓耳眼,又名濃灌草) 透骨草(即馬鞭草) 左纏藤(即金銀花) 夏枯草 透天龍(即茜草) 土風藤(即九龍草) 蒲公英(各取汁一碗) 黃花根(一兩)

上各草於二月中旬收採,加白酒漿二碗,入砂鍋內文火慢煎,汁盡用千年葉、川椒煎湯,洗去棗上泥,陰乾。如病人手指攣瘸屈倒,五年者服二斤,十年者服四斤,二十年者不治。服時要在靜處避風,端坐養神。先吃一個,三日外增三枚,五日外增五枚,常服之,仍以扁柏川椒湯洗手,外用沉香、麝香末為衣更妙。其煮過棗汁,為瘡疽圍藥極好。或以金銀花藤蒸曬為末,和丸,外科服之甚妙,風科服之亦好。

聖散子 八十九 治諸風痿困攣曲,臭惡危爛者。

鬧羊花根(老酒拌九蒸曬) 缸岸即坑垽,要多年露天者,醋煅三四次,(各一兩) 人牙(炙黃) 雄黃(水飛,各八錢) 牛黃(一錢二分) 蟾酥(三錢) 硃砂(五錢) 麝香(一錢)

上為末,每服四分,沙糖調溫酒下。

花龍丸 九十 又名混元丹。治風濕,腰背以下腿股癱瘓,寸步不能,日夜抽掣,伏床不起。

蒼朮(四兩) 黃柏(酒,浸炒) 靈殼(酥炙) 朱膝 當歸 蓖麻 防己 茄根皮(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姜鹽湯下。

白龍丸 九十一 又名輔龍丹。治風濕,腰跨以上肩背大痛,肘膊僵軟,匙筋難舉,傴僂脊高。

乳香 沒藥 川烏 草烏 地龍 南星(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每服四十丸,或酒或荊芥湯下,服至四兩除根,外以石楠葉煎湯洗沃。

香身湯 九十二 治大風。腥臭穢人不能近者。

白芷 香附 當歸 桂心 檳榔 益智 甘松(各三兩) 檀香(二兩) 麝香 韶腦(各五錢) 木香 沉香 松子(各一兩五錢) 香蛇(二兩)

上為末,甘草膏丸,桐子大,臨臥含化五丸,大能祛症。

大衍丸 九十三 治諸風。癱痿變形,脹腫困敗者。

羌活 當歸 白芷 防風 粉草 連翹 熟地 牛蒡子 殭蠶(各二兩) 蒺藜(六兩) 元參(半斤酒拌曬) 苦參皮(一斤酒浸九蒸曬)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滾湯下,日進三次外用

甘草 黃柏 荊芥 苦參 槐頭 椿頭 防風 大風子殼

蔥煎洗浴。

仙花膏 九十四 治大風惡症神效。

鬧羊花(八兩酒蒸九次) 蒼耳子(八兩炒) 敗龜板(煅白如霜二兩) 番木鱉(醋炙二兩)

上為末,用蜜一斤熬去水氣,調之。入竹筒內掛當風處。病人初起酒服五分,弱者服一二分,不飲者沙糖調下。

水制黃香丸 九十五 又名黃龍丸,治諸風危困,無藥可治,將斃者。舶上硫黃

,黑色者曰雌。黃色者曰雄。各半打碎,滴花傾入釅醋內,取出裡面之油。取淨者一斤,用竹筒一個削去青,入硫在內。以蠟封口,投入無水糞坑中。浸一年取起。放長流水中四十九日。明亮松香溶化加燒酒煮六七沸,傾入冷水內抽扯去,內苦黃味,再煮再抽,一連七次,拔淨,細白無腳,方用三兩茅朮米(泔浸刮去粗皮,用白淨者一斤) 紫檀香 茅香(俱不見火) 白膠香 川烏(泡去皮) 川芎(各四兩) 惡實頭(末) 草烏炮(去皮) 明天麻(各三兩) 一方加地龍二兩名黃龍丸。

上為末,陳皮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滾湯下。如皮膚髮熱,加番木鱉五錢,以麻油煮熟,忌豬肉,房事。

治鵝掌風雁來風方 九十六

銀杏肉打爛,搓擦如干,撲去渣,不可水洗,再加冰片、麝香各三分,研勻。桐油調塗上,以艾火熏之。

又方

用真平胃散、桐油調塗,於炭火上熏之。頻塗頻熏。

又方

用烏骨白雞,勿使犯雌,另蓄一處。收其糞曬乾,加入蛇床子末,煎湯入瓶內,熏之。待溫即洗。 一方加雄黃皮硝尤妙。

又方

用蒼朮、艾煎湯,瓶內熏之,俟溫洗之。

又方

水銀(三錢) 鉛(二錢化開)投入水銀為末,用硫黃三錢研細,將茄蒂蘸擦。一法以滴滷洗,二三次則愈。

白癜風方 九十七

用麻油半斤生柿柁兩個打爛和勻入鍋內熬黑去渣點在患處自變好肉。

三分散 九十八 治諸惡風、痿困、癱爛危篤者。

鬧羊花(酒拌九蒸曬) 用生漆每兩加樟冰(二錢) 雄黃(二錢) 攪勻隔湯燉化,拌蒸曬乾。又以茜草根搗汁,拌蒸曬乾為末,每兩加雄黃(三錢) 麝香(五分) 蟾酥(二錢) 研勻,每服三分,沙糖調,溫酒下。半日不可見風。

四物湯 九十九

川芎 當歸 白芍 大生地

人參敗毒散 一百

人參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荊芥 防風 桔梗 川芎 枳殼 茯苓 生甘草 生薑 大棗

補中益氣湯 一百另一

升麻 柴胡 人參 綿黃耆 當歸 茯苓 白朮 炙草 姜 棗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