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肺汤【附6方】

  • 方证详情
  • 产品评论
  • 产品参数

温肺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卷四。主治肺虚,久客寒饮,发则喘咳,不能坐卧,呕吐痰沫,不思饮食。同名异方载于《圣济总录》《鸡峰》《杨氏家藏方》《普济方》《兰室秘藏》《直指》等,详见附方。

组成:白芍药六两,五味子(去梗,炒)、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半夏(煮熟,焙)、陈皮(去白)、杏仁、甘草(炒)各三两,细辛(去芦,洗)二两。

用法用量:上锉粗散。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以绢滤取汁。食后服。两服滓再煎一服。

主治:肺虚,久客寒饮,发则喘咳,不能坐卧,呕吐痰沫,不思饮食。


附方1:温肺汤

组成: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桂(去粗皮)、麻黄(去根节)、糯米、甘草(炙,锉)

用法:上为粗末,分作五服。每服用水三盏,煎取一盏,滤去滓。用鸡子白一枚和药温服

功用:温肺气,止喘嗽。

主治:寒冷伤肺,喘咳声嘶者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附方2:温肺汤

组成:麻黄(不去节)、杏仁、五味子、甘草、桂心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①《鸡峰》:寒壅相交,痰实咳嗽,咽肿疼痛,鼻塞头昏,肢体烦痛,胸膈痞闷。②《百一》:肺寒咳嗽,声重多涕

出处:《鸡峰》卷十一


附方3:温肺汤

组成: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皮)、白术、杏仁(汤浸,去皮尖,蛤粉炒)、陈橘皮(去白)、甘草(炙)、五味子

用法:上哎咀。每服二钱,用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放温。乳食后服

主治:小儿当风脱着,挟寒伤冷,内外合邪,客于肺脏,痰嗽气急,睡卧不安

出处:《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附方4:温肺汤

组成: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尖)、甘草(生用)、桂枝(微炒,去皮)、温姜(炮)、五味子、细辛(去叶)

用法:上哎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五片,葱白五寸,煎七分,热服

主治:冒寒咳嗽,清涕自流

出处:《普济方》卷一五九引《余居士选奇方》


附方5:温肺汤

组成:丁香、防风、炙甘草、葛根、羌活、升麻、黄耆、麻黄(不去节)

用法:上为粗末,水二盏,葱白三根,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服

主治:主鼻不闻香臭,眼多眵泪

出处:《兰室秘藏》卷上


附方6:温肺汤

组成:干姜、辣桂、甘草(炙)、半夏(制)、陈皮、北五味子、杏仁(去皮尖)、细辛、阿胶(炒)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二钱半,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主治:肺虚感冷,咳嗽,呕吐痰沫

出处:《直指》卷八

功能主治
肺虚,久客寒饮,发则喘咳,不能坐卧,呕吐痰沫,不思饮食。同名异方载于《圣济总录》《鸡峰》《杨氏家藏方》《普济方》《兰室秘藏》《直指》等,详见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