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汤,中医方剂名。同名异方载于《万病回春》《济阳纲目》《玉案》《慈幼新书》《审视瑶函》等。方药组成、功能主治详见附方。
附方1:《万病回春》·清胃汤
组成:山栀(炒)、连翘(去心)、牡丹皮、条芩各一钱,石膏二匙,生地黄(酒洗)、黄连(炒)各八分,升麻、白芍(煅)、桔梗各七分,藿香五分,甘草二分。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服。
主治:阳明大肠与胃二经之火,致牙床肿痛,牙齿动摇,黑烂脱落。
附方2:《济阳纲目》·清胃汤
组成:黄连(用吴莱萸同炒,去吴茱萸不用)、陈皮各三钱,茯苓、苍术、黄芩各一钱,甘草五分
用法:上锉。水煎,食前服。
主治:胃热吐酸。
出处:《济阳纲目》卷十五
附方3:《玉案》·清胃汤
组成:石膏(煅熟)三钱,白芷、升麻各一钱,干葛、黄柏各二钱,甘草五分
用法:水煎,食后服。
主治:胃中积热或平昔喜酒致齿痛者。
出处:《玉案》卷三
附方4:《慈幼新书》·清胃汤
组成:当归、生地、丹皮、升麻、甘草、连翘、黄连
用法:水煎服。
主治:齿龈肿痛。
出处:《慈幼新书》卷二
附方5:《审视瑶函》·清胃汤
组成:山栀仁(炒黑)、枳壳、苏子各六分,石膏(煅)、川黄连(炒)、陈皮、连翘、归尾、荆芥穗、黄芩、防风各八分,甘草(生)三分
用法:上锉一剂。以白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热服。
主治:脾生痰核,眼胞红硬。
出处:《审视瑶函》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