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丸,中医方剂名,成方药。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为补益剂。具有壮水之主,培左肾之元阴之功效。主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原;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痠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之证。
歌诀: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组成:大怀熟八两(24g)、山药(炒)四两(12g)、枸杞四两(12g)、山茱萸肉四两(12g)、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精滑者不用)(9g)、菟丝子(制)四两(12g)、鹿胶(敲碎,炒珠)四两(12g)、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12g)。
用法用量: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
功用:壮水之主,培左肾之元阴。主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原;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痠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之证。
方义: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肾益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鹿龟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其中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意在“阳中求阴";菟丝子性平补肾。以上为补肾药组。佐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活血,既补肾又兼补肝脾。
配伍特点:补阴为主,补阳为运。
运用:本方临床主要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老年性痴呆、慢性肾炎、腰肌劳损、不孕症等辨证属真阴亏损者。
加减化裁:如真阴失守,虚火上炎者,宜用纯阴至静之剂,于本方去枸杞、鹿胶,加女贞子三两,麦冬三两;如火烁肺金,干枯多嗽者,加百合三两;如夜热骨蒸,加地骨皮三两;如小水不利、不清,加茯苓三两,如大便燥结,去菟丝,加肉苁蓉三两;如气虚者加人参三四两;如血虚微滞,加当归四两;如腰膝痠痛,加杜仲三两(盐水炒用);如脏平无火而肾气不充者,加破故纸三两(去心),莲肉、胡桃肉各四两,龟胶不必用。
使用注意:本方多阴柔滋腻之品,易滞脾碍胃,故脾虚便溏者慎用;长期服用,宜配醒脾助运之品。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的区别:六味地黄丸以补肾阴为主,适用于阴虚内热证;左归丸纯甘壮水,纯补无泻,适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损之证。“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
重要文献摘要:1、《何氏虚劳心传》:以纯补犹嫌不足,若加苓、泽渗利,未免减去补力,奏功为难,故群队补阴药中更加龟、鹿二胶,取其为血气之属,补之效捷尔。
2、《方剂学》:方中重用熟地滋肾以填真阴;枸杞益精明目;山茱萸涩精敛汗;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胶偏于补阳,龟胶偏于滋肾,两胶合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有补阴中包涵“阳中求阴”之义。菟丝子配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滋益脾肾。共收滋肾填阴,育阴潜阳之效。
附方1:左归饮,中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壮水,养阴补肾之功效。主治真阴不足,腰酸且痛,遗精盗汗,咽燥口渴。
歌诀:左归萸地药苓从,杞草齐成壮水功;若要为丸除苓草,更加龟鹿二胶从;菟丝牛膝均采用,精血能充效无穷;虚火上炎阴失守,去除鹿胶益门冬。
组成: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山药、枸杞各二钱,炙甘草一钱,茯苓一钱半,山茱萸一二钱(畏酸者少用之)。
用法用量:水二钟,煎七分,空腹服。
功用:壮水,养阴补肾。
主治:真阴不足,腰酸且痛,遗精盗汗,咽燥口渴。
方义:本方导源于六味地黄丸,为纯甘壮水之剂。主治真阴不足所致之症。真阴不足,故见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红,脉细数。治宜补益肾阴。故方中重用熟地为主,甘温滋肾以填真阴;辅以山茱萸,枸杞子养肝肾,合主药以加强滋肾阴而养肝血之效;佐以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山药益阴健脾滋肾,合而有滋肾养肝益脾之功。
运用:本方有补益肾阴作用,用于真阴不足之证。临床上以腰酸遗泄,咽干,舌尖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二钱;血滞者,加丹皮二钱;心热而躁者,加玄参二钱;脾热易饥者,加芍药二钱;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钱;血热妄动者,加生地二三钱;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二钱;上实下虚者,加牛膝二钱以导之;血虚而燥者,加当归二钱。
使用注意:1、脾胃虚寒、大便溏稀者不宜服。
2、肾阳不足所引起的阳痿、早泄者不宜服。
附方2:左归饮
组成:熟地、山药、枸杞、甘草、茯苓、枣皮、麦冬、当归、白芍、丹皮
用法:水煎服
主治:金被火刑,虚劳咳嗽
出处:《会约》卷九
功用:壮水济火
附方3:加味左归饮
组成:熟地、山茱萸、怀山药、茯苓、枸杞、肉苁蓉、细辛、炙草、川芎
用法:水三杯,煎八分,温服
主治:肾虚头痛,及眩晕目痛
出处:《医学从众录》卷四
附方4:加减左归饮
组成:熟地、萸肉、枸杞、茯苓、广陈皮、山药、半夏、三七、炙甘草、郁金
用法:水煎服
主治:瘰疬由内伤咳嗽日久而来者,名伤肺疬
出处:《疬科全书》
附方5:加减左归饮
组成:大熟地、龟板胶、山萸肉、云茯苓、菟丝子、鹿角胶、怀山药
主治:真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腿腰癀痛
出处:《马培之医案》
重要文献摘要:1、《成方切用》:按六味乃虚中挟湿热而滞者宜之。若纯虚者,无取泽泻之泄,丹皮之凉,也宜以此甘纯之剂平补之。
2、《血证论》:《难经》谓左肾属水,右肾属火,景岳此方,取其滋水,故名左归,方取枣皮酸以入肝,使子不盗母之气;枸杞赤以入心,使火不为水之仇;使熟地一味,滋肾之水阴;使茯苓一味,利肾之水质;有形之水质不去,无形之水阴亦不生也。然肾水实仰给于胃,故用甘草、山药,从中宫以输水于肾。景岳方多驳杂,此亦未可厚非。
3、《方剂学》:方中重用熟地为主,甘温滋肾以填真阴;辅以山茱萸、枸杞子养肝血,合主药以加强滋肾阴而养月于血之效;佐以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山药益阴健脾滋肾。合而有滋肾养肝益脾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