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功散【附3方】

  • 方证详情
  • 产品评论
  • 产品参数

异功散,中医方剂名;别名五味异功散、钱氏异功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功用益气补中,理气健脾。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减少、胸脘痞闷、食入作胀、大便溏薄、神疲气短、身体羸瘦、或面部浮肿者。


附方1:《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异功散

组成:人参(切,去顶) 茯苓(去皮) 白术 陈皮(锉) 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温服。

功用:健脾理气。

主治:脾胃虚弱,中焦气滞,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现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


附方2:《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吴氏集验方》·异功散

组成:黄柏皮3钱(以蜜涂,火炙5次),白矾1钱(飞过),鹰爪黄连1钱半,脑子半钱,麝香1字,荆芥穗半钱,甘草半钱(蜜炙3次)。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先以荆芥、黄连、黄柏皮、白矾、百药煎、川椒木、葱各少许,以水10碗,煎至7碗,用盆盛之,盖盆面小窍,就疮口熏之,水温洗疮净,以净软绢片拭干,以前药干撒于疮口。

主治:痔漏下疳,连(月刄)疮,面上伽摩罗疮,脑疽,恶毒脓血不止,腥臭,生虫疮。



附方3:

《小儿药证直诀》异功散

组成药物:人参(去芦)、炙甘草、茯苓、白术、陈皮各等份。

用量用法:上药制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100毫升,饭前温服。亦可取饮片直接用水煎服。

功用:补气健脾,行气化滞。主治脾胃气虚兼有气滞的病证,见面色苍白,四肢无力,胸脘胀闷不舒,饮食减少,肠鸣泄泻,或兼有嗳气、呕吐等表现。现常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

现代研究:本方具有与四君子汤相似的药理作用,同样能调节胃肠运动,既可松弛肠管,又能拮抗肠痉挛。也具有抗胃肠溃疡的作用。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代谢等作用。

进补应用:本方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陈皮,意在行气化滞,醒脾助运,有补而不滞的优点。

适合于脾虚气滞,稍服补药即感腹胀食少而“虚不受补”的人。尤其常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

加减应用:小儿厌食 用本方加味: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陈皮5克,甘草5克,焦山楂6克,炒谷芽6克,神曲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连服半个月。

小儿疳积 用本方水煎服,每日1剂,或配合针刺法,则疗效更好。

小儿腹泻 用本方加味: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陈皮5克,木香5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宜少量多次饮服。

小儿尿自症 用本方加味: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甘草5克,木防己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此外,本方对小儿低热、遗尿、咳喘、嗜睡、胃痛等症均有效。

功能主治
益气补中,理气健脾。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减少、胸脘痞闷、食入作胀、大便溏薄、神疲气短、身体羸瘦、或面部浮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