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鸡子黄汤

  • 方证详情
  • 产品评论
  • 产品参数

  百合鸡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清滋心肺,益阴养血之功效。主治百合病之心肺虚热证以血虚为主,症见心悸,干咳,失眠,盗汗,两颧红而失泽,或神魂颠倒,神志失聪,啼笑无常,舌红,少苔,脉虚数或细数。

  歌诀:1、百合鸡子治心肺,魂魄颠倒如鬼灵,颧红失眠与干咳,清心润肺养血定。

  2、不应议吐吐伤中,必仗阴精上奉功,百合七枚洗去沫,鸡黄后入搅浑融。

  组成:百合七枚(擘),鸡子黄一枚。

  用法: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功用:清滋心肺,益阴养血。

  主治:百合病心肺虚热证以血虚为主,症见心悸,干咳,失眠,盗汗,两颧红而失泽,或神魂颠倒,神志失聪,啼笑无常,舌红,少苔,脉虚数或细数。

  方义:百合滋心肺之阴以清热,使虚热随阴津恢复而消散。鸡子黄清虚热而养血滋阴,尤以养血为见长,与百合相用,滋阴之中能养血,养血之中能清热,清热之中能生津。共奏清滋心肺、益阴养血之功用。

  临床运用:现在常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植物神经紊乱,大叶性肺炎恢复期,高热性疾病脱水等病症而见上述证者。

  加减化裁:治疗百合病,吐后不能食者,加玉竹、石斛、桑白皮、粳米养胃;若惊悸不宁,加龙骨、牡蛎、炒枣仁、柏子仁以安神;若手足触动,肢体震颤,加龟板、阿胶滋阴熄风;对急性病余热未尽,或久病之后阴津不足,肺胃阴虚的,可合用生脉散。

  使用注意:1、本方原为百合病误吐损伤肺胃之津,而出现肺胃阴虚火旺之症而设,也可以用于热性病或久病之后阴津不足而舌红少苔乏津,脉象虚数或细数者。

  2、鸡子黄入汤中稍煎即可服用,则变其纯凉之性,有养血生血滋阴之用。

  3、现在还常见于药膳中,对于百合病,神经衰弱,某些热病后期虚弱证属于心肺阴虚,虚火内扰见上述症状的,以及阴虚体质,睡眠不佳者保健服用。

  化裁方鉴别:百合鸡子汤与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都是以百合为主药。但相比较,其功用重在滋阴荣血,对失眠、盗汗者尤宜。此三方治疗阴虚有热各有侧重,各有所宜。

  重要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原文:“百合病吐之后者,后方(百合鸡子汤)主之”

  《千金•卷十》作“治百合病已经吐之后,更发者,百合鸡子汤方”;

  《外台•卷二》“又吐之已更发者,百合鸡子汤主之方。”

  《古方选录》:“君以百合,甘凉清肺,佐以鸡子黄救厥阴之阴,安胃气,救厥阴即所以奠阳明,救肺之母气,亦阳病救阴之法也。”

  《金匮方歌括》:“吐后伤中者,病在阴也。阴伤,雇佣鸡子黄养心胃之阴,百合滋肺气下润其燥,胃为肺母,胃安则肺气和而令行,此亦用阴和阳,无犯攻阳之戎。”

功能主治
清滋心肺,益阴养血。用于百合病心肺虚热证以血虚为主,症见心悸,干咳,失眠,盗汗,两颧红而失泽,或神魂颠倒,神志失聪,啼笑无常,舌红,少苔,脉虚数或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