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肝散,中药方剂名,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附方。功用:治劳杀虫,养阴,除热,宁嗽,止血。主治虚劳,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喘、咯血,夜盲,痔疮下血。
方歌:金匮效方獭肝散,专祛冷劳体瘦寒;食少潮热经不调,力扫阴邪镇肝胆。
组成:獭肝1具。
功用:治劳杀虫,养阴,除热,宁嗽,止血。
主治:虚劳,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喘、咯血,夜盲,痔疮下血。
用法:将獭肝炙干,研末。冲服。每服6~9g。
用方指征:劳病诸不足症状,体征。
传统方义:獭肝甘温,治虚劳而专杀瘵虫。
现代新识:①獭肝治虚劳,是后世甘温治劳法之祖。
②獭肝:味甘咸性平,功能养阴,除热宁嗽。常用治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喘,咯血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