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某,女,28岁。2000年8月8日初诊。患者月经先后无定期2年,近2个月来,月经错乱,上次月经净后半月复转,此次月经落后10天而行,适值行经第1天,经量少,色紫暗,夹血块,经行不畅,伴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嗳气纳呆,舌苔薄白脉弦滑辨证:肝脾不和。
治法:疏肝解郁、培土益血。
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味。
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0g,香附10g,柴胡6g,郁金15g,生山楂15g。5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二诊:9月6日。月经来潮,量增多,色暗红,有小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明显减轻,纳增,舌苔薄白脉弦滑。守上方加茺蔚子10g。依法调理3个月经周期,月经转准,诸恙悉除。49按:患者经行不畅伴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等肝气郁滞,嗳气纳呆为脾虚肝乘,属肝脾不和之证,治以当归芍药散加减,调和肝脾,和血利水,增柴胡、香附、郁金以行气解郁,故月经复常。
按:月经先后无定期是指月经周期或前或后1~2周者,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经乱。类似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月经不规则。以月经周期或长或短但经期正常为辨证要点。主要机制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其分型有肾虚、脾虚和肝郁。治疗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原则,或疏肝解郁,或调补脾肾,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