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汤加味治疗妊娠眩晕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初诊:2006年5月6日。朱某,35岁,因继发不孕3年就诊。经过2个月治疗之后,末次月经3月23日来潮,尿妊娠试验阳性,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710。56mIU/ml,孕酮74。4nmol/L。头晕如坐舟车6天,口淡恶心,倦怠,大便软,纳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治法:健脾渗湿。

方剂:泽泻汤加味。

泽泻15g   炒白术10g   薏苡仁20g   茯苓10g   防风10g   党参12g   神曲10g,5剂。

二诊:2006年5月11日。头晕已除,B超检查提示宫内活胎,孕6周多。恶心呕吐,口淡多涎,嗜寐。舌淡红,苔薄腻,脉细软。

治法:温胃健脾,降逆止呕。

方剂:桂枝甘草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

桂枝6g   炙甘草6g   半夏12g   生姜6片   茯苓12g   党参12g,5剂。

按语:泽泻汤是治疗“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的方剂,“冒眩”者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眩掉目瞑”。该方疗效非凡,仅含两味药物,后人使用十分普遍。林礼丰说:“泽泻气味甘寒,生於水中得水阴之气以下走,然犹恐气下而复上,故用白术之甘温崇土制水者以堵之,犹治水者筑堤防也。”由此可见,该方是健脾利水以治疗眩晕的方剂。本案为早孕之后发生的眩晕,属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掉眩”,且伴有恶阻,倦怠,大便软等症状,此症状与《灵枢•海论》的“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者迥然不同,属于脾虚湿阻饮停,清阳不升者,用泽泻汤健脾利湿,加薏苡仁、茯苓、党参、神曲健脾益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防风者提升清阳,使清阳出于上窍,泽泻者渗湿,使浊阴出于下窍,清浊分明,眩晕自止。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