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某,女,23岁。
初诊∶1956年10月28日。
主诉及病史;身孕8月有余,经常头痛头昏,来院前适劳动回家,猝然全身抽搐,神志昏迷,始则半小时抽搐一次,继之抽搐更频。入院经妇产科诊断为产前子痫,经西医处理后,未见好转,乃请中医会诊。
诊查∶患者面浮足肿,颧面潮红,呼吸气粗痰鸣,神志昏迷,牙关紧闭,抽搐频繁,小便自遗,脉象弦数有力,舌苔薄黄尖红。血压;170/110mmHg,小便常规(导尿);蛋白(++),管型(+),白血球(+),红血球(+),上皮细胞(+)。
辨证∶孕后气血养胎,肝失所养,木火偏旺,木主风。火主热,风火相煽,夹痰浊上扰,神明无以自主。
治法∶亟当平肝熄风,豁痰开窍。
处方∶羚羊角尖1。5g(冲)生石决45g(先煎)明天麻4。5g天竺黄6g竹沥半夏6g净橘络4。5g煅龙齿15g(先煎)陈胆南星4。5g双钩藤12g(后下)川贝母9g九节菖蒲2。4g香白薇9g1剂水煎分次鼻饲。
药后2小时,抽搐次数渐减,4小时后,即停止抽搐,神志清醒。越日产下一女,母女俱安。产后因尿蛋白未除,血压偏高,即改用八珍汤加减,一星期后,血压小便正常。
按语:子痫一证,与肝有密切关系。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筋主藏血,全赖阴血濡养,若妇人素体阴血亏虚。妊娠后血聚养胎则阴血更伤,肝失血养,化火动风。夹痰上扰神明,遂致诸症蜂起,故本例治疗紧紧抓住平肝熄风、豁痰开窍这个治则,方中半夏、胆南星二味,古代文献有碍胎元的记载,但遵"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论,大胆应用,颇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