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2006年11月21日。周某,29岁,10月26日因过期流产行药物流产术,一周后恶露不绝,又行清宫术,至今恶露不绝,量少,咖啡色。B超检查:宫腔内见一15mm×7mm×15mm絮状回声,边界不清。彩色多普勒检查,无明显血流信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活血行瘀,清热。方药:王不留行散加减。王不留行10g 桑白皮10g,甘草6g,川椒3g,黄芩10g,干姜5g,厚朴10g,蒴藋20g,益母草30g,贯众20g,4剂。二诊:2006年11月27日。服药当天,恶露即净,至今未再出血,带下不多,腰倦,阴痒。舌脉如上。治法:益肾清湿热。方药: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椿根皮15g,萆薢12g,白鲜皮12g,5剂。三诊:2006年12月7日。阴道出血未再出现,B超复查,宫腔内絮状回声已经消失,子宫内膜厚度3mm。
按语:王不留行散是《金匮要略》用于治疗“金疮”的方剂。方中王不留行活血止痛,蒴藋行血消瘀,该药知之能用者不多,《青岛中草药手册》称其“治产后恶露不尽”,甘草益胃解毒,芍药、黄芩、桑白皮清热,川椒、干姜、厚朴温经行气,以助活血。根据王不留行散的组成,以及原文有“产后亦可服”一语,推断仲师取该方温经活血,行气清热之功,来治疗产后诸疾的。如此配伍,功盖生化汤。该案恶露量少不绝,咖啡色,B超见宫内积血,血瘀夹热之象昭然,以王不留行散去芍药之酸收,加益母草、贯众活血化瘀,清理湿热,其效如鼓应桴。(《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