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丸加味治疗阴痒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患者闫某,36岁,已婚,工人。1992年8月15日就诊诉,经期外阴奇痒,经后其症自渐减轻。下次经潮其症再度加重,以致心烦少寐,坐卧不安,伴胸闷易怒,乳房胀痛,口苦咽干,带多色带,已4个月;2个月前经净后曾去某医院就治,查白带滴虫(+),查尿糖(-)、血糖(-),故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给予口服甲硝唑,每次0.2g,1日3次,7天;阴道上药滴维净,每日1片,10天如此治疗2个周期,用药后好转,停药即又反复。4个月来,月经提前10~12天,经期延长7~9天,经量较以往多,色泽鲜红,时有灼热感。此诊经期始过,外阴痒略减轻,余症如前,舌质红、荅黄腻、脉,弦数有力。妇检:外阴潮红,肿胀,有新、旧不等的溃疡面,阴道充血,宫颈轻度糜烂,带黄、味腥秽,此证属肝经郁热,湿热蕴结,治疗以清肝利湿、解毒渗湿止痒,给予龙胆泻肝丸加苦参15g,1日3剂服3次;同时服用甲硝唑,1次0.2g,1日3次;谷维素1次20mg,1日3次;安定1次10mg,1日2次洁尔阴外洗。用药7天阴痒、胸闷烦躁明显减轻,黄带亦少,腻显退,脉弦略数;继减量服用龙胆泻肝丸,1日2次,1次1袋6g;服用甲硝唑7天;谷维素服10天。上述症状基本消失,下次月经按期来潮,经期5天,经后未见反复。再服甲硝唑1个疗程,连续3次复查白带(-),至今未复发。

按:阴痒是一个症状,西医称为外阴瘙痒症,多见于外阴及阴道多种疾病;中医学认为阴痒的发病原因多与湿热有关,认为湿热生虫,虫蚀阴中所致。张景岳《影岳全书•妇人规》曰:妇人阴痒者必有阴虫,微则痒,甚则痛,或为脓水淋漓,多由湿热所化名曰厦。而临床上确以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引起阴痒较为常见,以上2例均为滴虫性阴道炎,因而治疗宜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龙胆泻肝丸为清肝经湿热之方,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苦寒清热郁泻肝火,车前子、木通清利湿热,地黄、当归养肝血而护阴,柴胡条达肝气,甘草和中解毒并协调诸药,全方祛邪而不伤正;西药甲硝唑、滴维净为高效灭杀滴虫药,洁尔阴洗液中的苦参、蛇床子为清热燥湿止痒,P.P液坐浴熏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杀菌消毒,配以谷维素、安定调节神经功能,更能增强祛湿止痒除烦作用,中西医合治,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