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女,42岁,初诊日期:1992年3月10日,生育1胎,自然流产1次。产后因将息失宜,过事操劳,渐觉有物下坠阴道,躺卧则舒,时愈时发,产后3个月方始就医,来院门诊。患者自觉小腹下坠,腰酸乏力,小溲频数,带下绵绵,心荡气促。苔薄腻、质偏红,脉细软。妇科检查:子宫颈及部分阴道前壁翻脱于阴道口之外,推之则复。
诊断:中医,阴挺(中气下陷型);西医:子宫Ⅱ度脱垂,阴道前壁膨出。
处方:黄芪、甘草各15g,人参、白术各9g,当归身6g,陈皮、升麻、柴胡各6~9g。
用水300ml,煎至150ml,去渣,空腹时稍热服。
用上方连续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阴道前壁膨出消失,子宫Ⅱ度脱垂转为Ⅰ度脱垂,患者自觉轻松。立冬季再用膏方调理。
按:本方是治疗中气不足、气虚发热及中气下陷之代表方。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二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