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某,女,49岁。广东番禺,农民,于960年8月25日,初诊。
诉述近3年来劳动增强,缺乏休养和调补,身体渐差。夜睡不安,有时醒来烦热汗出,头痛,小腹挛痛,小便频数,或夜间遗尿休息几天即好转,如仍持续劳动,则觉小便口有物垂出,疼痛不安。月经凡二三月一来,量少色鲜红。在卫生院诊治,内服外敷,治效不显。每年此时恒发疟疾。其脉沉细难触,手足较常人为冷,盖常年如此。舌质淡润、无苔,面色萎黄。断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英生姜汤证。
处方全当归12g,木通、细辛、桂枝、吴茱萸、积壳、白芍、炙甘草各9g,生姜18g,红枣25枚,赤石脂30g一半包煎,一半研末分二次冲服,水煎,加白酒半两,冲服。
8月30日二诊:药后睡安,汗止,少腹不痛,尿不频数,下身下垂刺痛好转。手足依然冰冷。照原方续服3剂,各症均愈,惟手足仍冷。第二个月中旬来月经,又服3剂。以后每月服3剂。至年底患者来告,谓此后未复发,月经亦未再行大便其舌苔薄黄,舌尖抖动,口舒,鼻华及左腮仍红。续与上方一剂。
三诊四诊,各服原方一剂,神志日趋清楚,行动日渐安静,知饥索食,两便正常,舌尖抖动减轻,鼻面赤色渐退。前后共服5剂,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内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本例患者年将五旬,冲任气血渐衰。每年定时恒发疟疾。其脉沉细难触,手足较常人为冷,诊为血虚寒厥之证,故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养血温经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