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是指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以实证为多见,但也有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者。
[病机]
(1)寒邪犯胃:脘腹受寒,或过食生冷,寒邪易中胃脘,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得疏展,致胃脘疼痛。
(2)饮食停滞: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食积不化,停滞胃脘,以致气机阻滞而引起胃脘疼痛。
(3)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发生胃脘疼痛。
(4)肝胃郁热: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复加火邪犯胃,致胃痛。
(5)瘀血停滞:气滞日久,致使血脉凝涩,血行不畅,瘀血内结,不通则痛。
(6)脾胃虚寒: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脾胃受伤,脾阳不足,寒邪内生,脉络失于温养,导致虚寒胃痛。
(7)胃阴不足:恣食辛辣,或调摄失宜,或胃病日久,郁热伤阴,胃络失于需养,致使脉络拘急而作痛。
[辨证择方]
(1)寒邪犯胃:胃脘疼痛暴作,温熨脘部则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舌苔白,脉弦紧。治宜温中散寒止痛,方用附子理中汤和良附丸。
(2)饮食停滞:胃脘胀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行气止痛,方用保和丸加枳实、槟榔,便秘者加大黄。
(3)肝气犯胃: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不畅而痛作,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木香、延胡索、香櫞、佛手。嗳气频作者加沉香、旋覆花。
(4)肝胃郁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嘈杂泛酸,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疏肝泄热,和胃止痛,方用化肝煎和左金丸。
(5)瘀血停滞:胃脘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失笑散和丹参饮。
(6)脾胃虚寒:胃脘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泛酸者,加吴茱萸、乌贼骨、煅瓦楞;泛吐清水较多者,加半夏陈皮、茯苓;疼痛较重者加高良美、香附。
(7)胃阴不足:胃痛隐隐,口燥咽干,或口渴,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方用一贯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