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3天。1999年4月20日初诊。
患儿足月难产,2.4千克,出生时有重度窒息史(生后5分钟Apgar评分5分),在产房内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出生后12小时内嗜睡、反应迟钝、频繁惊厥。脑CT检查:双侧大脑半球普遍密度减低。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度)。西医用支持、对症疗法处理7天,仍有惊厥,家属要求中药治疗。查体:患儿面白无华,肌肤欠温。哭声低微,神萎少动,吮乳量少,时吐乳汁,唇、甲青紫,肢体肌张力降低,上肢及下肢呈同步屈曲性抽动,舌暗红苔少,指纹暗滞。中医诊断:胎怯,慢惊风。病机为脾肾阳虚,瘀滞经络,虚风内动。治以温补脾肾,佐以化瘀息风。方以固真汤加味:人参1克(先煎),炒白术1克,黄芪3克,熟附子1克(先煎),龙骨3克,牡蛎3克,地龙2克,丹参2克。水煎,每日1剂。放入奶瓶中,每6小时喂15毫升。2周后,抽搐停止,精神较前好转。后以自拟补肾健脾益智方加味:鹿茸0.1克(冲服),炙何首乌2克,茯苓2克,远志1克,石菖蒲2克,地龙2克,丹参2克,神曲2克。每日1剂。调治2个月,复査头颅CT正常,停止治疗。2岁时随访,体格、智力均正常。
按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癎、视听障碍和痉挛等。本例西医学据其临床表现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度,属中医学胎怯慢惊风的范畴。《小儿病源方论•卷一》:小儿因胎禀怯弱,面皖白,腹中虚响,呕吐乳奶或便青粪,或头囟开。若失治者,后必为慢惊风而难愈也。本例以《证治准绳》固真汤加减,温补脾肾,化瘀息风,使慢惊风抽搐停止,又以补肾健脾益智方加减调治使之痊愈。至今未见有中医药辨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报道,本案为今后建立新的有效统一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医治疗方案提供了基础。(《苗晋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