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中健脾消食法治疗初生婴儿母乳性黄疸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王某,女,33天。

1993年3月15日就诊。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出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并逐渐加重,10天后稍有减轻,后一直持续至今。在接种乙肝疫苗时发现黄疸较深而前来就诊。患儿一般情况尚可,吃奶正常,大便色黄偏稀,每日3~4次,夹不消化奶瓣。查体:生长发育与同龄人相仿,精神活泼,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刚及,质软。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L,肝功检查:血清总胆红素232.6pmol/L,余无异常。临床诊断为母乳性黄疸。治以健脾消食退黄。

处方:茵陈12克,茯苓6克,焦白术6克,丹参6克,麦芽9克,谷芽9克。每日1剂。母乳喂养照常。

3日后黄疸明显消退。再3剂而愈。后复查血清胆红素正常。

按语:母乳性黄疸属祖国医学胎黄胎疸范畴,传统以清热利湿退黄人手。医者于长期实践中体会到,此症与胎儿禀赋有关。此类患儿常因先天禀赋不足,脾阳、脾气虚弱,不耐母乳,乳食伤脾致运化失常,如万全所言儿之初生,脾薄而弱,乳食易伤。乳食伤脾,脾虚湿困,郁而化热,湿热蕴积脾胃,气机不畅,熏蒸肝胆,使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肌肤、面目而致黄疸,故用健脾消食退黄法治疗。方中焦白术、茯苓二药合用,以健脾和胃渗湿,助脾运化;谷芽、麦芽健脾消食,尤擅于消乳积;茵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为退黄要药,现代药理研究,其有降低血中胆红素等功能;丹参活血化瘀护肝。上药配伍,共奏健脾助运,利湿退黄之功。疗效佳。(《陕西中医•吴桂中健脾消食法治疗初生婴儿母乳性黄疸58例》)。

阅读2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