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锡波治疗丹痧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吕某,男,10岁。

初诊:平素体质虚弱,又感风寒,迁延20余日方始恢复,未及5日又患痢疾,服药多日逐渐痊愈。但仍食欲缺乏,体弱不欲下床。同年9月咽痛,遍身丹痧,心烦不眠。在传染病医院确诊为猩红热。脉虚软,舌红光亮。证属温毒内陷,阴虚邪盛。治宜养阴泄热,解毒透痧。

处方:鲜生地黄24克,重楼24克,金银花18克,知母15克,板蓝根15克,连翘15克,牡丹皮12克,墨旱草12克,射干10克,前胡10克,甘草6克,桔梗6克,蝉蜕3克。

另:外用锡类散,加研冰片0.12克,牛黄0:12克,熊胆0.12克,吹咽部,每日3次。

二诊:2剂后,身热渐退,体温降至38℃,遍身丹痧,心烦稍宁,咽痛减轻,仍不能进食,大便通利,小便黄浊,精神疲倦,不能入睡。脉较前更软,舌光亮如故。是元气损伤过甚,阴津不能滋生,以致虚烦不能入睡,宜于前方加补气安神之剂。

处方:龟甲24克,生地黄15克,玉竹15克,朱茯神15克,生山药12克,鲜石斛12克,金银花12克,麦冬12克,板蓝根10克,人参6克,甘草6克,羚羊角粉1.5克(代,冲服),琥珀1.2克,朱砂1克,牛黄0.15克(同研冲服)。

另:外吹锡类散。

连服3剂,精神好转,夜能人睡,能进粥,咽痛大减。脉象较前有力,略见滑象,舌质转淡。以原方减其剂量,调理1周而愈。

按语:患者素体弱,又重病缠绵,致阴气大虚,元气耗散,机体抗病力降低而感染本病。今身发壮热,咽喉肿痛,是温毒踞于肺胃。邪在肺胃,脉应浮数洪滑,舌应黄燥有苔,方称脉、症相符,合于喉痧一般发展之规律。今病初起而喉痧之症具备,而脉虚数无力,舌质红降无苔,是气阴大虚,热毒壅盛之险象,当阴虚邪盛之际,若不急予扶正托邪,外邪最易内陷,酿成昏惑谵妄之险证。故本病之治法,固当着重祛邪,而益阴扶正,防止内陷,尤为当务之急。咽喉全部溃烂,阴液太亏,如不及时补救,迫神昏气促,烦躁不宁,则挽救不及。(《中医临床传薪集——邢锡波学术经验集粹》)。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