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5岁。
1964年2月就诊。患腮腺炎,已四五日,发热恶寒,两腮赤肿疼痛,曾用臭灵丹叶捣烂外敷,另服六神丸,效果不显,反觉服六神丸后腹中冷痛不适。症见寒热未退,两腮仍肿痛,腹内亦痛,不思饮食,精神疲惫,脉弦细,舌苔薄白,根部稍显黄腻。辨证为风寒外袭,邪遏太阳少阳,经气受阻,脉络不通。治法应疏解太阳少阳,兼以通络消肿。拟用桂枝、柴胡合方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6克,黄芩6克,明党参9克,山楂枝9克,白芍6克,法半夏6克,生姜3片,大枣3枚,板蓝根9克,甘草6克。
服1剂,发热退,恶寒减轻,两腮肿痛消退大半,腹痛已止,已思饮食,脉细缓,舌根部黄腻苔已退。继上方去黄芩,加穿山甲6克,败酱草6克。连服2剂而愈。按语:痄腮属温毒范畴,西医称为流行性腮腺炎。发颐多当热病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以致余毒壅滞而成,多见面颊一侧结肿如核,可延及耳之前后,病久溃脓。咽肿,常见于西医所称的下颌骨髓炎、齿脓肿等病。痄腮按常规治法,一般多用普济消毒饮加减,但此例属风寒外袭,邪遏太阳、少阳,经气受阻,脉络不通,故用仲景小柴胡汤合楂数汤方增损与之。(《现代名中医类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