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清燥汤加减治疗小儿暑温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侯某,13岁。

初诊:暑温兼泄泻,每日泄泻十余次,已逾两旬,而心中仍觉发热懒食,周身酸软无力,时或怔忡,小便赤涩发热。其脉左部微弱,右部重按颇实,搏近六至。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半,滑石一两,生白芍六钱,山茱萸四钱,生麦芽三钱,甘草三钱。

二诊:服一剂止泻,小便通畅。惟心中犹觉发热,又有怔忡之时。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生怀地黄一两,山茱萸八钱,生白芍六钱,生麦芽二钱,甘草二钱。

按语:本案以滋阴清燥汤加减治之而愈。(《张锡纯医学全书•医案讲习录》)。

注:小儿暑温,即流行性乙型脑炎,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致病,以蚊虫为传播媒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7、8、9三个月。《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本病属中医学暑温范畴。10岁以下小儿容易发生,尤以2~6岁儿童发病率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暑为阳邪,其发病具有急(发病急骤)、速(病情传变迅速)、危(可突然出现危重征象)、残(往往留有肢体残废等后遗症)的病变特点,被列为法定传染病。

本病病因为暑温时邪。暑为阳邪,伤人最速,且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在急性期,按照温病卫气营血规律发展变化,但因传变迅速,往往不遵从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一般规律,多表现为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其主要病变脏腑,急性期在肺、胃、心、肝,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在脾、肝、肾。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