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1946年12月3日晚初诊:患急性肺炎。患儿体系肥壮,近日无热而喘,喉间痰鸣,面唇色青,目时上视,不哭,不吮乳,指纹青紫。急投三子二陈汤加减。
处方:白芥子1.5克,紫苏子3克,莱菔子5克,法半夏3克,橘红3克,制天南星3克,前胡10克,旋覆花5克,青礞石5克,石菖蒲3克,远志3克。水煎,分3次服。
12月4日二诊:痰喘渐平,目不上视。
处方:守上方减青礞石为3克,加白前5克,薤白5克。水煎,分3次服。
12月5日三诊:得大便量甚多,痰沫状;喘息基本平定,吮乳恢复正常,目光有神,哭声洪亮。
处方:白芥子1.5克,紫苏子3克,莱菔子5克,法半夏3克,前胡10克,旋覆花5克。连服数剂而愈。
按语:本例属阴邪壅肺之证。由于阴邪壅肺,内闭心神,风痰上涌,故呈现无热而喘。儿童体肥壮,是属实证,而非虚证。故用三子二陈汤加石菖蒲、远志、天南星、前胡、旋覆花等温开心肺之闭,去风痰而降逆气,获得速效。本证如属表寒闭肺的,宜用麻黄汤等温开法以宜肺气;如属寒饮袭肺的,宜用小青龙汤等温开法以化寒饮;若太阴肺为阴邪所壅而少阴心阳受伤(或素虚),宜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等以温开肺气,振奋心阳;如其少阴心阳虚甚,则应投以四逆汤等峻温回阳,才有可能转危为安。(《临床中医家•万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