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某,女,12岁。
1993年4月11日初诊:患者因鼻塞、流浊涕、发热、咳嗽、咳吐黄痰10天,经螺旋霉素及退热治疗后,热略降而余症如初,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无力、不思饮食,而来我院就诊。检查所见:体温37.8℃,鼻腔略红肿,咽部充血,两肺无啰音,X线胸透未见异常,心率124次/分,心律失常,频发早搏,每分钟10余次,未闻及明显杂音。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查心肌酶谱异常。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舌苔黄腻,脉滑数时兼促脉。证属痰热内阻,肺鼻蕴塞,心神不宁。治宜清热化痰,通鼻肃肺,佐以护心调脉。方选清气化痰丸加减。
处方:瓜蒌子12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茯苓12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胆南星9克,制半夏9克,葶苈子6克,蝉蜕9克,苦参15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焦麦芽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7剂后,体温36.2℃,咳吐黄痰减少,心率110次/分,舌苔轻薄黄。效则守方,前方继进7剂,鼻塞、咳嗽、咳痰若失,心悸、胸闷较前减轻。心率100次/分,偶有早搏。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早搏。
三诊:此痰热已清,鼻窍肺气宜通,现早搏仍存,治当扶正以祛邪,宁心调脉定悸。
处方: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山豆根5克,黄芪15克,清阿胶10克(烊),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焦麦芽10克,栀子3克,生姜2片,大枣5枚。每日水煎1剂,连进70余剂,诸恙若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复查正常。继服刘弼研制的调肺养心冲剂巩固疗效,随访1年半,屡罹感冒而未复发。(《刘弼臣从肺脾诊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验•肺炎喘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