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3岁,2019年12月11日就诊。其母代诉:昨晚饮食不节,睡前突发呕吐不适,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糜。今晨起呕吐不欲饮食,食入即吐,伴腹泻3次,大便夹有不消化的食物,酸腐臭秽,并伴里急后重,偶有干咳不适,舌红、苔黄。
方药:黄芩15g,炒白芍10g,炙甘草6g,大枣6枚,姜半夏10g,生姜5片。2服,水煎服,取汁300ml,分2次温服。
傍晚,其母微信告知,中午喝完1次药,下午睡了一下午,没吐没拉,醒后精神状态不错。
心得体会:《伤寒论》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此案乃邪热内迫阳明所致,病无太阳之证,而偏于少阳,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之。黄芩汤为治里热下利之祖方,方用黄芩苦寒,清泄里热,治肠澼下利;芍药酸寒坚阴,而止下利;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调补正气;加生姜、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