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治小儿夜啼医案

来源:子阳医馆

患儿张某,女,9个月,2013年10月22日初诊。

主诉:夜间哭闹10余日

现病史:患儿近10天来,夜间哭闹,时哭时醒,纳呆便溏,经社区医院给予镇静安神等药治疗不效而来诊。诊见:患儿面黄体瘦,神怯不安,睡眠俯卧易惊,纳少,腹稍胀,大便色青日2次,时肠鸣。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青。查血常规、脑电图未见异常。

诊断:夜啼。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辨证:脾虚中寒,凝滞气机。

治法:温中健脾,理气止痛。

方药:理中汤加减。

处方:人参3g,炒白术6g,炮姜3g,肉桂2g,酒白芍6g,砂仁3g,陈皮3g,炙甘草3g

中药配方煎颗粒,3剂,日1剂,分2次水冲服。同时予丁桂儿脐贴贴脐。

二诊(2013年10月26日):哭闹明显减轻,大便成形,饮食增加,效不更方,守方再进3剂而安。

按:夜啼是小儿临床常见症,常因饥饿、惊恐、尿湿、大便、过冷、过热等引起啼哭,因此,夜啼首先当排除上述因素后辨其因何而啼。其主要病因是脾寒、心热、惊恐为多见,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故寒、热、惊是小儿夜啼的主要病因病机。《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有啼而不哭知腹痛,哭而不啼将作惊,可资参考。此患儿为脾虚中寒,气滞腹痛而啼,给予理中汤加温中之肉桂,和中缓急之白芍,理气止痛之陈皮、砂仁,寒散、痛止而夜卧自安。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