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溏

来源:子阳医馆

 大便不实,泻下稀薄如酱,或如鸭类,称为“溏泄”,亦称“骛泄”。

    [病机]

    (1)脾胃虚弱: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能化为精微,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

    (2)肝气乘脾:情志失调,抑郁恼怒,肝失条达,横逆乘脾,脾失健运,而成腹痛便泄。

    (3)食滞肠胃:饮食不节,宿食内停肠胃,传化失常,遂成便泄。

    [辨证择方]

    (1)脾胃虚弱:大便时溏时泻,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作胀,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胃,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若兼见腹中冷痛,手足不温,为脾阳不振,阴寒内盛,宜用附子理中丸加味。如脾虚挟有湿热,大便泻下黄褐者,酌加黄连、厚朴,或以炮姜炭与大黄炭同用。

    (2)肝气乘牌:平时多有胸胁胀闷,暧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腹痛腹泻,泻前常有肠鸣,泻后腹痛不减,舌淡红,脉弦。治宜抑肝扶牌,方用痛泻要方。若久泻不止,酌加酸收之品如木瓜、乌梅以柔肝。脾虚食少神疲,加党参、山药、炒薏苡仁。

    (3)食滞肠胃:脘腹胀痛,嗳腐酸臭,不思饮食,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混有不消化之食物残渣,泻后痛减,舌苔垢腻,脉弦。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如食滞较重,脘腹胀痛,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用枳实导滞以推荡积滞。此外,大便溏而色黑,如柏油状,多由胃络受伤,血从内溢,随大便而下,参阅“便血”条。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