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是指肾盂、肾实质的炎症,属于上尿路感染的一种类型,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常伴有下尿路炎症。根据临床病程及症状,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期,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大多轻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不会遗留后遗症。
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病程及症状分类
1、急性肾盂肾炎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育岭女性最多见。单侧或双侧肾脏受累,表现为局限或广泛的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黏膜下可有细小脓肿,于一个或几个肾乳头可见大小不一、尖端指向肾乳头、基底伸向肾皮质的楔形炎症病灶。
2、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多数由急性肾盂肾炎未能及时治疗转化而来,其双侧肾脏变常不一致,肾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有肾盂、肾盏粘连、变形,肾乳头瘢痕形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表现。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尿路感染。
好发人群
好发于女性,尤其以育龄期女性最为多见,老年女性也较为常见。成年男性极少患病,但若自身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功能异常等高危因素,患病率会增加,随着年龄增长,65岁以后男性患病率与女性相近。
病因
总述
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为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当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时,通过上行、血行等途径感染的致病菌就会引起炎症反应。尿路梗阻、机体免疫力低下、妊娠等都可能使本病发生风险增加。
基本病因
1、病原微生物
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柠檬酸杆菌属等。5%~15%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如肠球菌等。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性尿路感染增多,耐药甚至耐多药现象呈增加趋势。
2、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是指病原菌经尿道上行至肾孟引起的感染。正常情况下阴道前庭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肠道菌群,但并不致病。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
(2)血行感染:是指病原菌通过血运到达肾脏引起的感染。此种感染途径少见,多发生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白念珠菌属等。
(3)直接感染: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发生感染时,病原菌偶可直接侵入到泌尿系统导致感染。
(4)淋巴道感染:盆腔和下腹部的器官感染时,病原菌可从淋巴道感染泌尿系统,但罕见。
危险因素
1、尿路梗阻
任何妨碍尿液自由流出的因素,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狭窄、肿瘤等均可导致尿液积聚,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易发生肾盂肾炎。
2、膀胱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壁内段及膀胱开口处的黏膜形成阻止尿液从膀胱输尿管口反流至输尿管的屏障,当其功能或结构异常时可使尿液从膀胱逆流到肾盂,导致细菌在局部定植,容易发生感染。
3、机体免疫力低下
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长期卧床、严重的慢性病和艾滋病等。更容易感染细菌,发生肾盂肾炎的风险增加。
4、妊娠
妊娠期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暂时性膀胱-输尿管活瓣关闭不全及妊娠后期子宫增大致尿液引流不畅等,导致肾盂肾炎发生风险增加。
5、性别
女性尿道较短(约4cm)而宽,距离肛门较近,开口于阴唇下方,容易发生肾盂肾炎。
6、性生活
性生活时可将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压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
7、医源性因素
导尿或留置导尿管、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影等可致尿路黏膜损伤,如将细菌带入泌尿道,易引发尿路感染。
8、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如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移植肾、多囊肾等,也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9、遗传因素
宿主的基因影响尿路感染的易感性。反复发作尿感的妇女中,有尿感家族史的显著增多。
10、其他
(1)避孕药可破坏阴道正常微生物环境而增加细菌尿的发生。
(2)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路梗阻是中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诱发因素
包茎、包皮过长是男性尿路感染的诱发因素。
症状
总述
肾盂肾炎有急、慢性之分,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可见寒战、发热、头痛、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等症状。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的肾盂肾炎可出现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1、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症状:高热、寒战,体温多在38℃以上,多为弛张热,也可出现间歇热或稽留热。常伴头痛、全身酸痛等。
(2)泌尿系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
(3)腰痛: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或酸痛。
2、慢性肾盂肾炎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可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半数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
并发症
1、肾乳头坏死
肾乳头坏死是因肾内髓区缺血和(或)严重感染导致的肾实质毁损性并发症,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患者可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腰痛、血尿;如有尿路梗阻可出现少尿、无尿;如出现尿毒症,甚至可引起昏迷、休克等。
2、肾周围脓肿
肾盂肾炎感染经过血液播散至肾周间隙形成脓肿。患者早期症状较轻微,通常超过5天才可能有发热、腹部肿块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导致肺炎、瘘管和膈下脓肿等并发症。
3、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盂肾炎导致肾脏的结构与功能进展性破坏发生肾衰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尿蛋白、浮肿、高血压、肾功能损伤的。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尿常规、尿液细菌学检查、白细胞酯酶实验、血常规、血生化、B超、X线、CT、肾盂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体格检查可发现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体格检查应重点观察患者有无水肿等情况,以初步了解肾脏损害程度。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能够了解尿液中血细胞、蛋白、PH等变化,为肾盂肾炎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尿中发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盂肾炎。
2、尿液细菌学检查
(1)涂片细菌检查:未离心新鲜中段尿沉渣涂片,若平均每个高倍视野下可见1个以上细菌,提示尿路感乘。本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出率达80%~90%,可初步确定是杆菌或球菌、是革兰阴性还是革兰阳性细菌。
(2)细菌培养:尿细菌培养对诊断尿路感染有重要价值,能够明确致病菌,确定敏感抗生素治疗。
3、白细胞酯酶实验
中性粒细胞可产生白细胞酯酶,该试验检测尿中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包括已经被破坏的中性粒细胞。
4、血常规
医生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急性肾盂肾炎时血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可增快。
5、血生化
有助于了解有无肝肾功能损伤。慢性肾孟肾炎肾功能受损时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X线、CT、肾盂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尿路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尿路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有助于明确病因、了解病情进展。急性期不宜做肾盂造影,可做超声检查。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或急性尿路感染治疗7~10天无效的女性,应行影像学检查。男性病人无论首发还是复发,在排除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肥大之后,均应行尿路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尿路解剖和功能上的异常。
诊断
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肾盂肾炎的症状及体征,如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发热、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等,并结合尿常规、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相鉴别。
鉴别诊断
1、 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女性,尤其在新婚期和绝经期之后更容易发病。患者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有时还会伴有血尿、发热等症状。与急性肾盂肾炎相似,体格检查及尿常规等辅助检查可鉴别二者。
2、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多为双侧肾脏受累,且肾小球功能受损较肾小管功能受损突出,并常有较明确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病史;而慢性肾盂肾炎常有尿路刺激征,尿细菌学检查阳性,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双肾不对称性缩小。
治疗
治疗原则
首次发生的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80%为大肠埃希菌,在留取尿细菌检查标本后应立即开始治理,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72小时无效者应根据药敏结果更改抗生素。慢性肾盂肾炎治疗的关键是积极寻找并去除易感因素,急性发作时治疗同急性肾盂肾炎。
一般治疗
1、急性期应多饮水,勤排尿,以降低髓质渗透压,提高机体吞噬细胞的功能,并冲洗掉膀胱内的细菌。
2、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应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
1、病情较轻
(1)喹诺酮类:常用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神经精神系统损害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老年人更易发生,应慎用。
(2)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
(3)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等。
2、严重感染全身症状明显
常用药物包括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必要时需联合应用。
相关药品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
手术治疗
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肾盂肾炎患者可进行采用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肾盂肾炎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是否有导致发病的易感因素。此外与是否及时、有效地治疗有关。若无明显的易感因素,急性期易被治愈,慢性期也可获得较好疗效而不易复发;反之,如有明显的易感因素,急性期则难以治愈,慢性期疗效更差,且常复发,影响肾功能而预后不良。
危害性
本病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的可发生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治愈性
多数轻症患者经积极治疗能够实现治愈,恢复正常。
治愈率
多数轻症患者可治愈,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
总述
肾盂肾炎患者应重视日常护理,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注意做好会阴等相关部位的局部卫生,以免加重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正确用药。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从事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如听轻音乐、欣赏花草、读小说、看电视、聊天等,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
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良反应。
2、用药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皮疹、幻觉、抽搐、惊厥等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生活管理
1、急性发作期应注意卧床休息,以使废物的产生减少,进而减轻肾脏的负担。
2、女性患者要注意经期、婚后及孕期卫生,保持会阴清洁。
3、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病情监测
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监测自身病症变化情况,如尿液状态、体温、腰痛程度等。如果出现持续性的高热状态,并伴有腰部剧烈疼痛,则考虑患者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时就医。
饮食
饮食调理
肾盂肾炎患者应重视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能保证足够的营养,包括热量、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尿液排泄。
2、宜多吃一些清淡利尿食物,如梨、西瓜、香蕉、冬瓜、黄瓜等。
饮食禁忌
1、出现严重水肿时,应控制盐的摄入。
2、不宜食用“发物”,如带鱼、螃蟹等。
3、避免食用羊肉、狗肉、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肾盂肾炎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保持会阴部卫生、多饮水、性交后立即排尿等均能够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会阴部清洁,以减少尿道口的细菌群。
2、坚持多饮水、勤排尿,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
3、性交后立即排尿,清洗会阴。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突发寒战、高热;
2、伴头痛、全身酸痛;
3、伴尿频、尿急、尿痛;
4、伴腰痛;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低热、尿频;
2、伴腰部酸痛;
3、伴夜尿增多;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一般首诊科室为肾内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着便于穿脱的衣服,方便检查。
3、可能会进行血生化等检查,应提前做好空腹准备。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3、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4、以前有类似的症状吗?
5、您有泌尿系统疾病吗?
6、您平时的生活习惯怎么样?饮食、卫生等如何?
7、近期是否发生过感染?
8、您还有其他疾病吗?
9、您有没有治疗过?治疗过程是怎么样的?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可能是什么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需要住院吗?
5、药物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治疗效果怎么样?会复发吗?会影响生育吗?
9、我日常要注意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大概需要复查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