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是由于机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常表现为口周、眼部、生殖器等部位的群集性小水疱,有自限性,经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但在个别特殊情况下(如疱疹性角膜炎、新生儿疱疹)不积极治疗可遗留眼部残疾甚至死亡。
临床分类
1、根据HSV感染部位分类
可分为皮肤黏膜型和系统型。
2、根据感染情况分类
(1)初发型:指第一次出现临床症状,皮损范围相对广泛,自觉症状明显,病程稍长。
(2)复发型:皮损范围较局限,症状较轻,病程较短。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有传染性。
传染源
患者或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1、HSV-Ⅰ型通过接吻或其他生活密切接触感染。
2、HSV-Ⅱ型通过密切性接触传播,偶可经母婴传播。
好发人群
HSV-Ⅰ型多发于5岁以下的幼儿,HSV-Ⅱ型多发于性活跃人群。此外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患有淋巴瘤、特应性皮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也易发病。
病因
总述
单纯疱疹的主要病因是由于机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而引起的,可通过生活密切接触感染,皮损主要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常见诱发单纯疱疹或体内潜伏病毒发作的因素如发热、受凉、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免疫力低下、月经期等。
基本病因
HSV可通过生活密切接触感染,根据病毒蛋白抗原性不同分为HSV-Ⅰ和HSV-Ⅱ,多存在于感染者的疱液、口鼻和生殖器分泌物中,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加热30分钟、紫外线照射5分钟或乙醚等脂溶剂均可使其灭活。
诱发因素
在一定条件下如发热、受凉、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女性处于月经期,均可诱发单纯疱疹。
症状
总述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于全身多部位,主要症状是局限性群集性小水疱,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皮疹处多灼热瘙痒。破溃后可出现糜烂、溃疡等表现。少数临床愈合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典型症状
1、皮肤黏膜型
(1)口唇疱疹:是临床最常见的一型,绝大多数为复发感染。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绝大多数为复发感染。初起局部灼热瘙痒及潮红,而后局部出现密集成群针头大小水疱,破溃后糜烂、渗液,逐渐干燥结痂,愈后局部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2)颜面疱疹:可发生在颊部、眼睑、耳垂等处,表现同口唇疱疹,但通常皮损面积较大,可固定于同一部位。
(3)疱疹性龈口炎:较常见,多见于1~5岁儿童,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浅溃疡。疼痛明显,可伴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4)接种性疱疹:皮损限于接触部位,表现为群集性水疱。发生于手指者表现为位置较深的疼痛性水疱,称疱疹性瘭疽。发生于对抗性运动(如摔跤)时皮肤接触感染引起的水疱,称为格斗性疱疹。
(5)疱疹性角膜结膜炎:角膜可形成树枝状或深在圆板状溃疡,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并致失明,伴有结膜充血和水肿、眼睑水疱、耳前淋巴结肿大,易复发。
(6)生殖器疱疹:以复发感染为主。通常皮损范围较为局限,水疱较小,局部症状较轻,男性好发于包皮、龟头、阴茎和冠状沟,偶可发生于尿道。女性好发于大小阴唇、阴阜、阴蒂或宫颈。患处常先有烧灼、刺痛或隐痛感,而后出现红斑集簇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糜烂或浅表溃疡。
2、系统型
(1)新生儿单纯疱疹:以早产儿和缺乏获得性母体HSVIgG抗体的新生儿为主。一般出生后4~6天发病,表现为喂养困难、高热、肝脾肿大和黄疸,皮肤、口腔黏膜、结膜可出现水疱、糜烂,严重者可伴有意识障碍。
(2)播散性单纯疱疹:又称系统性单纯疱疹,多伴有高热,甚至惊厥,发生病毒血症后引起广泛内脏受损,可以伴有或不伴有皮肤黏膜损害。皮肤黏膜表现为广泛性水疱,水疱顶端有脐窝状凹陷。
并发症
1、继发细菌感染可致败血症。
2、病毒血症可引起脑炎、肝炎、肺炎等。
检查
预计检查
当皮肤黏膜交界处出现群集性小水疱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咨询。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会建议行实验室检查如疱液涂片检查、疱液病毒培养、免疫荧光检查、血清抗体测定、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组织病理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皮损的性质、形状、分布进行仔细观察,以便明确病情。
实验室检查
1、疱液涂片检查
取新鲜水疱疱底的疱液作涂片染色,可见许多棘刺松解、气球样细胞以及嗜伊红性核内包涵体。或可直接用电子显微镜寻找疱液中的病毒颗粒。
2、疱液病毒培养
是确诊本病最可靠的方法。新鲜疱液的培养阳性率达80%。
3、免疫荧光检查
刮取疱底部疱液置于玻璃片上,用兔抗球蛋白染色,可见阳性荧光。此方法虽然敏感性较高且迅速,但只适用于早期。
4、血清抗体测定
对原发性单纯疱疹的患者,测定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效价对诊断有帮助,在血清中发现IgM型抗体更有诊断价值。
5、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
医生用钻孔或手术方法取皮损放入离心管中,PCR检测可扩增到病毒特异性DNA片段。用病毒的共同引物亦可从皮肤及石蜡组织标本中迅速、简单、敏感和特异的检测出皮肤和黏膜中的病毒。
病理检查
必要时医生会取小部分病损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用来明确诊断。可发现皮肤表层细胞水肿、气球样变性、网状变性和凝固性坏死,棘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导致表皮内水疱形成,可见细胞核内病毒包涵体。表皮和真皮上部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层轻度水肿。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如单纯疱疹患者的接触史、既往感染史,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疱液涂片检查、疱液病毒培养、免疫荧光检查、血清抗体测定、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组织病理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还会注意与带状疱疹、脓疱、固定性药疹、梅毒、软下疳等疾病相鉴别。
鉴别诊断
1、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多数群集性水疱,基底炎症明显,多沿一侧皮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常伴有神经痛。病程2周,一般不复发。
2、脓疱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皮损为散在性脓疱,周围有红晕,表面覆有脓痂,涂片或培养可查见细菌。
3、固定性药疹
各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皮肤黏膜反应,病前有服药史;皮损为水肿性紫红色班,表面可出现大疱,复发多出现在固定部位,常见于口周、口唇和外阴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愈后留有色素沉着。
4、梅毒
生殖器疱疹需要与一期梅毒的硬下疳相鉴别,硬下疳为单个质硬的溃疡,无疼痛感,无复发史,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5、软下疳
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表现为为生殖器部位多个质软的溃疡,有疼痛,与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溃疡相似,但溃疡较深,边缘不整齐,表面分泌物多,常伴有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炎,直接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治疗
治疗原则
单纯疱疹在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目标是减轻或消除症状、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预防传播、减少复发。
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以收敛、防治继发感染和抗病毒为主。可外用1%~2%甲紫溶液、0.5%新霉素软膏、5%无环鸟苷霜、1%喷昔洛韦软膏、3%膦甲酸钠软膏等,禁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
2、系统性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治疗,对无并发症的患者口服即可,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包括皮肤播散型、免疫功能低下者严重感染等情况需要静脉滴注给药。
3、耐药株的治疗
对阿昔洛韦耐药菌株所致的感染可静脉应用膦甲酸钠,或外用西多福韦。
相关药品
新霉素、无环鸟苷、喷昔洛韦、膦甲酸钠、伐昔洛韦、泛昔洛韦、西多福韦
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单纯疱疹病损有自限性,患者的全身症状大多较为轻微,一般预后良好,但在个别特殊情况下(如疱疹性角膜炎、新生儿疱疹)不积极治疗可遗留眼部残疾甚至死亡。
危害性
1、发生在眼部可引起疱疹性角膜炎,若不积极治疗可引起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疱疹性脑炎、可遗留较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2、新生儿感染后,由于缺乏抵抗力,可能会发生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全身播散性疱疹感染。如昏睡、黄疸、发绀、肝脾肿大、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意识障碍等,病死率高达50%以上。
自愈性
有自限性,多数可以自愈。
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治愈。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复发性
易复发,HSV-Ⅱ复发率比HSV-Ⅰ高,口唇疱疹复发率为30%~50%,生殖器疱疹可高达95%。
后遗症
疱疹性角膜炎可致失明,疱疹性脑炎、新生儿感染者可遗留较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日常
总述
单纯疱疹有传染性,患者在临床治愈之前不要密切接触他人。平时注意皮损处的护理,保持干净,禁止抓挠、触摸。合理休息,适当运动,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恢复。
用药护理
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生活管理
1、保持皮损清洁、干燥,禁止抓挠和触摸皮损。
2、衣着宜棉质、柔软、宽松,以减少衣物对皮损的摩擦。
3、如有水疱应待其干燥、结痂后自然脱落,不宜强行剥脱、撕破,以免引起感染,延缓皮损愈合的时间。
4、进行适当的室内外活动。增加机体抵抗力。
5、在临床治愈前,不能和别人密切接触,防止传染。
6、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防止过度劳累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复诊须知
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
饮食调理
单纯疱疹患者的饮食无特殊要求,保证营养均衡、丰富即可,但要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饮食建议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如肉类、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等。
饮食禁忌
1、少食煎烤、油炸食品。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戒烟、酒。
预防
预防措施
单纯疱疹可通过以下手段预防:
1、避免高危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
2、不要和单纯疱疹感染的患者有密切的身体接触。
3、尽量不与他人混用衣服、毛巾、床上用品等。
4、妊娠后期发生的原发感染,需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对新生儿传播。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皮肤黏膜交界处出现局限性群集性小水疱。
2、皮损两周内没有缓解的迹象。
3、感染波及了眼睛,并出现疼痛、怕光等刺激症状。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一般建议去皮肤科就诊,因其有一定的传染性,亦可去传染科咨询。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3、如果有身体上的皮损,就诊建议穿轻便些的衣服,方便医生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症状?出现疱疹多久了?在哪些部位?
2、从出现疱疹以来,其是否增大,形态是否有所改变?
3、您是否伴有发烧、疼痛等不适?还有其它症状吗?
4、您是否和出现类似症状的人接触过?家里人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5、以前有单纯疱疹患病史吗?
6、是否存在糖尿病、肾脏病、肿瘤、艾滋病等降低免疫力的疾病?
7、近期有无外伤、过劳、精神刺激、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服用史?
8、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就诊?目前有在用什么药物?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疱疹?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疱疹会传染给别人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医保报销吗?
4、我应该怎么治疗?有副作用吗?
5、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6、我接受治疗后多久会好?会复发吗?
7、平时需要注意什么?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方式?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