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

来源: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口腔溃疡(canker sore,oral ulcer)也称为口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指各种因素导致舌、颊、唇、牙龈、软腭等口腔黏膜上形成的小而浅的缺损或溃烂。大多数口腔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为白色或黄色,边缘为红色。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有灼烧感,影响进食、说话。大多数口腔溃疡会在一两周内自行消失。


临床分类

1、复发性口腔溃疡


也叫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经常性口腔溃疡,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口腔溃疡可分为轻型口腔溃疡、疱疹样口腔溃疡及重型口腔溃疡。


2、创伤性口腔溃疡


由各物理、化学伤害或冷热刺激等造成的口腔黏膜损害。


3、疾病伴发的口腔溃疡


多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白塞病、赖特尔综合征、肿瘤等伴发的溃疡,是疾病主要表现或继发性损害,在溃疡出现前后,可能出现原发疾病的全身表现。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目前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我国2012年发布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疗指南(试行)》显示,10%~25%的人群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在特定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甚至可以达到50%。


好发人群

1、好发年龄为10~30岁。


2、女性患病率一般高于男性。


3、有家族史的人发病概率大。


好发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

总述

口腔溃疡的病因复杂,至今仍不很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感染、内分泌变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食物过敏、压力过大等。此外,口腔溃疡也可能是一些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


基本病因

1、感染


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病毒寄生在细胞内,由细胞所产生的病毒抗原所致的免疫反应可引起宿主组织的病理变化而形成溃疡,但口腔溃疡与疱疹病毒感染无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溃疡相关,幽门螺杆菌同时也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细菌。


2、内分泌变化


有些女性患者发病与月经周期有关。有研究发现,口腔黏膜上皮存在性激素受体,因此性激素紊乱可造成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


3、口腔黏膜损伤


(1)机械性损伤:食物中的鱼骨、砂石等硬物,牙刷,牙齿表面沉积的牙结石等,都可能损伤口腔黏膜。


(2)化学性灼伤:在使用阿司匹林等镇痛口含片治疗牙痛,以及使用硝酸银、碘酊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都可能引起局部口腔黏膜损伤。


(3)温度刺激:因水温过高、食物过烫引起的黏膜灼伤,或者在口腔内进行低温治疗(如液氮)时因操作不当引起的黏膜冻伤。


4、精神因素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往往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不佳等情况下发病。


5、遗传因素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遗传标志物和遗传物质的研究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有遗传倾向。


6、饮食因素


部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食入刺激性食物有关,如辛辣或酸性食物。或对食入的食物等发生过敏反应。


7、营养缺乏


食物中缺乏锌、铁、硒等元素,或维生素B1、B2、B12及叶酸等摄入不足,均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有关。


8、免疫因素


研究均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密切的关系,应用糖皮质激素、左旋咪唑等调整免疫的药物进行治疗可达到一定效果。


9、患有某些疾病


患有乳糜泻、炎症性肠病、白塞病、艾滋病等疾病引起机体过敏、炎症、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而导致口腔溃疡。


10、其他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黏膜有刺激作用,使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牙膏和漱口水可能与口腔溃疡发病相关。


症状

总述

大多数口腔溃疡呈圆或椭圆形,溃疡表面微凹,被覆一层淡黄色假膜,周围有明显的红晕,好发于如唇、舌、颊、软腭等部位的黏膜。溃疡产生疼痛,一般为烧灼痛,冷、热、酸、甜等刺激都使疼痛加重,严重可影响进食和说话。


典型症状

1、轻型口腔溃疡(常见类型)


(1)溃疡形态:圆或椭圆形,散在分布。病变初起时黏膜充血发红、水肿,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小点,局部有灼热不适感。接着病变很快发展成溃疡,溃疡表浅,溃疡表面微凹,被覆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有明显的红晕。


(2)溃疡大小:直径在5~10mm。


(3)溃疡数目:通常只有1~5个,一般不超过10个。


(4)好发部位:可出现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但黏膜更好发,如唇、舌、颊、软腭等部位的黏膜。而附着龈、硬腭等黏膜却很少发病。


(5)症状:有比较剧烈的烧灼痛,冷、热、酸、甜等刺激都使疼痛加重。此种状况约维持4~5天即开始转向愈合期。一般并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6)病程:一般溃疡约7~14天左右愈合。


2、重型口腔溃疡(是最严重的一型,较少见,也称腺周型口疮)


(1)溃疡形态:溃疡开始时,其表现和轻型相似,但溃疡很快扩大,损伤加深直达黏膜下层的腺体或黏膜腺周围组织,故溃疡基底微硬或呈结节状。大溃疡未愈合以前往往在患者口腔内可以同时伴有数个小溃疡。溃疡边缘不齐、高低不平,四周有炎症反应,表面覆盖灰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组织。


(2)溃疡大小:溃疡面积较大,一般直径大于1cm。


(3)溃疡数目:大溃疡的数目通常为1~数个。


(4)好发部位:早期溃疡多位于口腔前部,但在屡次复发以后,病损有向口腔后部移行的趋势。较常见的部位是颊黏膜、软腭、舌腭弓、悬雍垂等部位,但下唇内侧接触上颌尖牙的部位亦常见大溃疡,可能与局部创伤有关。溃疡发生在悬雍垂时,因组织破坏缺损而可变形,这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5)症状:自觉症状明显,有剧烈疼痛。因愈合的时间长,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上病损部位多在咽部,故可影响吞咽、进食、说话等功能,常伴全身不适。


(6)病程:病程较长,一般数周至1~2个月溃疡才能愈合。个别患者可达数月,预后可遗留瘢痕。


3、疱疹样口腔溃疡(不常见)


(1)溃疡形态:溃疡面积小,边缘不规则,可能合并成一个大溃疡。口腔黏膜有较广泛的充血发红及炎症反应。


(2)溃疡大小:直径<5mm。


(3)溃疡数目:通常超过10个,可达十几个或几十个,通常集群出现。


(4)好发部位:与轻型相似。


(5)症状:疼痛较轻型溃疡明显,唾液增加,可伴有头痛、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如有继发感染则局部淋巴结可肿大。


(6)病程:一般溃疡约10~14天左右愈合。


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乏力、烦躁、头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

口臭、慢性咽炎、便秘、淋巴结肿大等。


检查

预计检查

一般诊断口腔溃疡不需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即可识别。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有其他疾病,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口腔临床检查主要为视诊,观察溃疡的形状、大小、颜色,判断口腔溃疡的类型和程度。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当怀疑存在感染、血液性疾病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常规血液检查。


2、免疫功能检查


判断是否是因为免疫功能减退或免疫性疾病引发的口腔溃疡。


病理检查

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可辅助排除癌性、结核性溃疡等。


诊断

诊断原则

由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因此诊断主要以病史特点及临床特征(黄、红、凹、痛)为依据。为明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问诊,内容包括:口腔溃疡发病的状况(是否反复发作,间歇期长短,发作溃疡的部位、个数、大小、愈合时间、愈后有无瘢痕等);有无皮肤病损、外阴病损、眼部病损;有无其他相关全身疾病。然后医生会对口腔进行视诊等检查并初步判断溃疡类型及程度。


鉴别诊断

1、疱疹性口炎


有发热等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有自限性,一般7~14天可愈,无瘢痕。以6岁以下的儿童较多见。


2、手足口病


初期可有低热、流涕、厌食、肚子疼等全身症状。口腔可见散在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明显。有自限性,病程在7~10天。具有传染性。一般发生在学龄前儿童。


3、鹅口疮


表现为黏膜充血,上面覆盖着白色的凝乳状斑点或斑块,不容易剥离。如果强行把白色的斑块揭掉,基底很容易出血,出现鲜红色的糜烂面。好发于长期患病、年老体弱、免疫缺陷人群。


4、其他


有的口腔溃疡患者,可能伴随眼部、外阴等部位的皮损,常由白塞病等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在诊断时要排除。重型口腔溃疡还应与口腔癌性溃疡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和目标是消除致病诱因,增进机体健康,减轻局部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延长溃疡的复发间歇期等。


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感染,消炎、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


药物治疗

1、局部外用药


(1)止痛药物:可选用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凝胶或喷剂。仅限在疼痛难忍时使用,以防成瘾。


(2)含漱剂:包括0.05%氯己定含漱液或复方氯己定液、0.1%依沙吖啶液、0.1%西吡氯铵液或1%聚维酮碘液等,有消炎作用。


(3)含片:西地碘片、地喹氯铵或西吡氯铵含片,具有广谱杀菌收敛作用。


(4)散剂:常用养阴生肌散、冰硼散、口腔溃疡散等。除药物本身的清热生肌作用外,这些不溶解的细微粉末用于溃疡面还能吸附溃疡表面的渗出液,起到吸附剂的作用,可减少外界的刺激,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5)促进愈合药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将其涂于溃疡面。


(6)其他局部药物:康复新液,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作用,外用有治疗溃疡的效果。还可用抗生素、激素、止痛药、中药或其他有消炎抗菌作用的药膜贴于溃疡面,除有药物作用外并能保护溃疡面。


2、口服药物


(1)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可以维持上皮正常的代谢功能,促进病损愈合。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等多是辅酶的组成部分,在身体的代谢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可以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一般可服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


(2)抗生素类药:当复发性溃疡患者有继发感染时可全身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药等广谱抗生素。应根据药敏试验严格选用药物,不要滥用。


(3)免疫制剂:包括左旋咪唑、沙利度胺、转移因子、胸腺素等。此类药物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雌激素:妇女发病与月经周期有关者可考虑试用雌激素,雌激素可促进肌层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


(5)补充微量元素:有人发现有些患者血清锌含量降低,补锌后病情好转。包括硫酸锌糖浆、葡萄糖醛锌、甘草锌等制剂。


相关药品

利多卡因、苯佐卡因、0.05%氯己定含漱液、复方氯己定液、0.1%依沙吖啶液、0.1%西吡氯铵液、1%聚维酮碘液、西地碘片、地喹氯铵、西吡氯铵含片、养阴生肌散、冰硼散、口腔溃疡散、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康复新液、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左旋咪唑、沙利度胺、胸腺素、硫酸锌糖浆、葡萄糖醛锌、甘草锌


其他治疗

1、理疗


用激光、可见光或微波治疗仪照射溃疡,有减少渗出、促进愈合的作用。


2、局部封闭


对长期不愈或疼痛明显的溃疡,如重型溃疡,可作黏膜下封闭注射。常用地塞米松加等量利多卡因或曲安奈德,注射于溃疡基底下方的结缔组织内,有止痛促愈合作用。但不宜长期使用。


治疗周期

口腔溃疡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0-15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口腔溃疡虽然会引起疼痛等不适,但通常对身体无害,并且大多数会在一两个星期内自行愈合。


危害性

1、口腔溃疡严重时,疼痛明显,影响患者进食、说话和日常生活。


2、口腔溃疡多为良性,一般不会癌变,如果在同一位置反复出现溃疡,可能提示发生癌变。


3、一般轻型患者不会遗留瘢痕,个别重型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可遗留瘢痕。


自愈性

1、轻型口腔溃疡一般1~2周自愈。


2、重型口腔溃疡患者病程较长,一般数周至1~2个月溃疡才能愈合。个别患者可达数月,预后可遗留瘢痕。


治愈性

该病可治愈。


治愈率

绝大多数人可通过治疗恢复正常。


根治性

目前不能完全根治,应注重预防。


复发性

1、复发性溃疡愈合后往往在一段间歇期后又复发。间歇期长短不定,可自数天至数月。


2、严重的病例,溃疡可此起彼伏,几乎没有间歇期。


日常

总述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调整,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心理护理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往往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不佳等情况下发病。故学会放松,学习并使用减压技巧,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的睡眠,对减少口腔溃疡的复发有帮助。


用药护理

按医嘱用药、勿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勿自行使用其他药物,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1、糖皮质激素


该药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多种作用,长期应用有不良反应。如有胃溃疡、糖尿病、活动期肺结核等的患者应禁用或局部慎用。


2、沙利度胺(反应停)


药物副作用最严重的是可致畸胎,故孕妇及年轻人禁用。其他有口干、头昏、倦怠、恶心、腹痛、循环障碍及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


3、左旋咪唑


因左旋咪唑可使白细胞减少,故白细胞计数低者禁用。左旋眯唑的副作用为在部分患者中有轻度肠胃道反应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有头痛、头晕、鼻出血、皮疹、白细胞减少等,极个别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4、雌激素


副作用可使上皮增生、角化,血清甘油三酯及磷脂升高,引起水钠潴留及血栓形成等,故慎用。


生活管理

1、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


2、保持口腔和牙齿的清洁,每次饭后30分钟或者睡前用软牙刷刷牙,餐后去掉义齿。


3、选用合适的漱口液,或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漱口液。漱口液必须在口腔内含漱5分钟,每天3~4次。


4、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5、积极锻炼身体。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喝水。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和含锌的食物,有利于溃疡愈合。


3、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含锌食物,如番茄、橙子、茄子、胡萝卜、牡蛎、动物肝脏、花生、核桃等。


4、女性雌激素的降低会引发口腔溃疡,所以女性更要注重日常保养,少吃生冷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食用大豆、洋葱等天然含有雌激素的食物,维持雌激素的正常分泌水平。


饮食禁忌

1、避免进食坚硬、尖锐食物,如坚果、薯片等。


2、忌食辛辣、香燥、温热、动火食物,如葱、姜、韭、蒜、辣椒、胡椒、牛羊肉等食物。


3、忌烟、酒、咖啡及刺激性饮料。


4、避免过多食用酸、咸、辣或烤炸的食物。


5、不嚼口香糖。


6、避免任何敏感或过敏的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口腔溃疡很难根治,但以下方法有助于减少和预防发作。


1、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过多引起溃疡的食物,如辛辣刺激食物、酸性水果等。


2、保护口腔黏膜,避免进食尖锐、坚硬、发烫的食物,以防损伤性溃疡。


3、科学刷牙,用刷毛柔软的牙刷刷牙,减少口腔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或漱口水。


4、保持心态平和,平时注意减压,释放焦虑。


5、及时拔除残根残冠,修整过高过尖的牙齿外形及不良修复体。


6、积极治疗相关系统性疾病。


就医指南

家庭处理

1、过去出现过溃疡,再次出现可使用药剂师曾经推荐的保护性软膏。


2、使用刷毛柔软的牙刷刷牙。


3、避免使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牙膏。


4、控制饮食,避免进食坚硬、辛辣、过咸、过酸或过烫的食物和饮料。


5、避免吸烟、饮酒等。


6、若溃疡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咨询。


门诊指征

1、口腔溃疡持续3个星期、持续不愈甚至有加重趋势;


2、反复出现口腔溃疡;


3、出现多个溃疡或较大溃疡;


4、明显红肿、疼痛,影响进食等;


5、局部明显红肿热痛,疑似感染;


6、出现其他严重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口腔科,对于专科口腔医院,科室划分较细,可以选择口腔黏膜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口腔的清洁,吃完东西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方便医生观察口腔情况。


3、不要吃辛辣食物,防止刺激糜烂面。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安排家属或朋友陪同就医。


6、可以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口腔溃疡的?


2、您感到疼痛了吗?有加重的倾向吗?


3、您过去有得过口腔溃疡吗?


4、您的口腔溃疡经常发作吗?


5、您是否注意到似乎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触发了它们?


6、过去是否有过相应的治疗?如果是这样,哪种治疗最有效?


7、您近期进行过口腔牙齿的相应治疗操作吗?


8、您最近是否经历过重大的压力或重大的生活变化?


9、您平时饮食习惯如何?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


10、您现在有其它疾病吗?正在服用哪些药?


11、您平时生活有规律吗,是否经常熬夜?


12、您吸烟吗?喜欢喝酒吗?


13、您有口腔溃疡的家族史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口腔溃疡?会不断发展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多长时间我会痊愈?会复发吗?


4、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我同时该怎么应对它们?


5、平时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如果需要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